☉李照達
共產黨人歷來倡導同志之間推心置腹、掏心見膽、心心相印,相互間既講感情又講原則,既講友誼又講規矩。這種真誠團結、真心互助的同志關系,情真意切、純潔無瑕,映射著每名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與境界覺悟。
揆諸當下,在一些班子和干部隊伍中,有一種現象值得警惕,那就是表面和氣、暗中較勁的假團結:見面互相微笑點頭,看似友好客氣,但私下較勁設防,甚至使絆子、搞小動作;會上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不發表意見,看似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會后嘀嘀咕咕、指指點點,甚至罵罵咧咧。這種表面和氣、暗中較勁的假團結,對單位工作、對黨的事業傷害很大,對個人發展進步也沒有任何好處。
習主席指出:“我們所追求的團結,是建立在黨性原則基礎上,同志們掏心見膽、并肩奮斗的真團結。”現實中不難發現,但凡黨性強、作風正的人,最容易掏心見膽、肝膽相照;但凡黨性不強、作風不正的人,最喜歡耍小手腕、搞小動作,這樣把團結和諧的同志關系搞得變了味,變得烏煙瘴氣。
聶榮臻元帥曾說:“如果我們軍隊內部不團結,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就不能打勝仗,就什么事也搞不成。”實踐反復證明,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大局,團結出凝聚力、戰斗力、生產力,這是我們黨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懂得團結、學會團結,只有學會了團結,才能更好地凝聚各方力量,把工作任務順利向前推進。
毛澤東指出,“有了問題就開會,擺到桌面上來討論,規定它幾條,問題就解決了”。真團結需要敞開心扉、打開心結、放開胸懷,像親兄弟一樣真誠相待,要“真和諧”不要“假客氣”。同志之間思想上有些隔閡,如果藏著掖著,不能開誠布公地講出來,而是在背后挑刺兒、找茬兒,“當面不說,背后亂說”,這樣最容易讓問題和分歧發酵,意見越積越多,矛盾愈來愈深,使小問題、小分歧變成大問題、大分歧。
陳毅元帥有詩云:“難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如果是為了共同的革命事業,為了共同的成長進步,又有什么不能擺上臺面的呢?陳云同志說:“有錢難買反對自己意見的人,有了反對意見,可以促進自己思考問題。”一個有堅強黨性的黨員干部,就應當襟懷坦白、光明磊落,只要出于公心、努力交心,就沒有解不開的疙瘩、沒有統一不了的意見、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懂團結是真聰明,會團結是真本領,善團結是大智慧。俗話說:互相補臺,好戲連臺;互相拆臺,一起倒臺。在一個團結的環境里,遇事你幫我、我幫你,大家擰成一股繩,“團結得像一個人”,同心同力同向而行,就容易把工作做好,也容易出成績。而假團結是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相互使反勁,內耗不斷,這樣對事業發展、對個人成長的危害都很大。
我們黨歷來提倡“團結—批評—團結”方針,就是要“從團結的愿望出發,經過批評或者斗爭,使矛盾得到解決,從而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在團結問題上,“一把手”更應帶好頭,起好表率作用。那些所謂的“孤家寡人”、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的“超人”,是不能長久的。領導干部要帶頭建立清清爽爽的工作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堅持思想上真誠交流、工作上相互信任,為了共同的理想、事業而奮斗,這樣就能形成“掏心見膽、并肩戰斗”的真團結,我們的事業就能無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