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北京道達天際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2月1日,英國國防部發布新版《國防太空戰略》。該戰略是在英國政府于2021年9月發布的《國家太空戰略》框架和2021年3月發布的《安全、防務、發展和外交政策綜合評估(2021)》總體目標指導下制定,是《國家太空戰略》在國防太空領域的深化和延伸。
《國防太空戰略》體現了其“在太空領域和利用太空,保護及捍衛國家利益,使英國成為太空領域‘有意義的行動者’,確保太空行動自由”的戰略意圖;闡釋了國防部在太空領域聚焦“保護和防御、太空軍事以及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的三大戰略主題;明確了未來10年,包括衛星通信,太空感知,天基情報監視和偵察(ISR),指揮控制,空間控制,定位、導航與授時(PNT),以及發射等在內的七大國防太空優先事項;規劃了太空軍事能力發展管理及協調機制等。本文就該戰略文件進行詳細解讀,以期為國際太空戰略研究提供些許支撐。

太空威脅示意圖
2021年9月,英國政府發布《國家太空戰略》,與此同時,英國國防部也在集中力量分析國防太空領域安全形勢。新版《國防太空戰略》中,英國國防部將其在國防領域發展太空戰略的背景歸納為自身安全需求、太空威脅、環境危害、國際聯盟需要,以及商業技術與經濟驅動等五大方面。
從英國自身需求角度出發,制定《國防太空戰略》是軍事安全的需要,更是支持國家總體太空戰略的需要。《國家太空戰略》中明確指出,“進入太空對國家至關重要,太空不但在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更是確保以軍事行動維護國家安全的有效途徑。”國防部認為,太空作為第五作戰域,包括衛星、地面系統以及連接地面和太空的信息層等各個領域,英國必須全面了解太空領域態勢,以及保護、防御和整合相關能力,提高所有太空系統的透明度、可預測性和安全性,確保武裝部隊在必要時能夠“在太空”和“利用太空”參與競爭。
同時,英方認為,國防部在太空領域的努力,能夠幫助英國實現國家總體太空戰略目標,發展和提升本國太空經濟,促進其價值觀的體現,也能夠利用太空,保護和捍衛國家利益。
太空威脅也是國防部制定《國防太空戰略》的重要因素。英方認為,太空領域的國家競爭已呈現出持續化及激烈化態勢,太空大國可能利用非動能效應、電子戰以及動能效應等手段,干擾或削弱英國進入太空的能力,威脅英國國家安全和戰略穩定。同時,英方認為,各主要國家電子戰、網絡戰及定向能武器(DEW)、反衛星(ASAT)武器等的不斷發展與應用,對英國太空系統及其他軍事行動均構成巨大威脅。特別是天基情報、監視和偵察的性質日益呈現對抗性,網絡威脅或拒止、干擾、欺騙衛星數據等活動,都對英國開展軍事行動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因此,國防部需要制定相關戰略,以提高英國國家主權復原力和競爭力。
加強與盟國及伙伴國家在太空行動、能力和政策方面的長期互利聯盟,也是此次制定《國防太空戰略》的重要考量。英方認為,充分利用英國海外領土廣泛的優勢,與盟國及伙伴國家在太空領域合作發展,可強化其全球存在,促進全球英國價值觀影響,從而實現戰略穩定和維持軍事優勢。同時,英國可利用其在情報分析、數據共享、太空外交、前沿科技等方面的優勢,成為聯盟內關鍵盟友,以鞏固其在軍事太空領域重要地位。
商業技術的發展和太空經濟的增長,也是新版《國防太空戰略》制定的重要驅動力。英國航天工業的主要收入來自商業集團,一方面,商業航天成為太空經濟的重要支撐;另一方面,商業太空行為的多樣化為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機會。英方認為,國防部作為高增長、高技能部門,有機會重新定義太空工業采購流程,最大限度地參與商業合作,從而快速改進和發展新興技術,保持戰略優勢。同時,國防對整個英國太空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升級也將有很大貢獻。例如:未來10年,英國國防部投資將超過50億英鎊,用于“天網”衛星系統,增強其在全球范圍內海量數據傳輸能力。
英方認為,日益惡化的太空環境,加大了太空系統安全的風險隱患。例如:越來越多的失效衛星、太空碎片等將進一步增加衛星碰撞的風險;太空天氣的重大變化直接影響地球磁場,也可能降低衛星有效性,甚至對地面系統造成不良影響等。因此,需要加固太空系統能力,以應對復雜的太空環境。
正如英國空軍元帥、空軍參謀長邁克·威格斯頓爵士所稱,“英國國防部將通過本戰略保護和促進英國在太空領域的利益,并在伙伴國家和組織的聯盟中發揮主導作用”。新版《國防太空戰略》與其《國家太空戰略》目標和愿景一脈相承,并且特別強調國防部如何“在太空”和“利用太空”保護及捍衛英國國家利益,使英國成為太空領域“有意義的行動者”,與盟國和伙伴合作,確保英國太空行動自由。
這一戰略的核心任務是促進、整合及運維各種太空能力,使各領域之間,國防部與政府部門、國際伙伴以及商業、科研等部門之間太空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從而最大化達成國家太空戰略目標,提升英國在防止太空沖突、阻止沖突升級中的保障和復原能力。
由此可見,這一戰略并非國防部內部獨立實施,還將涉及多個領域及國家。為此,國防部在新版戰略中提出如下四項貫穿各領域、多國家的基本原則。
新戰略中提出,英國國防部需加強與“五眼聯盟”,特別是美國等盟友國家的雙邊和多邊關系,以保護英國的太空利益,提升穩定及復原力,以及阻止沖突蔓延至太空的能力。同時,國防部還將支持其他政府部門,建立全球伙伴關系。
國防部在延續現有軍事、民事做法實施太空能力研究和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與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BEIS)等其他部門的密切合作,確保能夠支持國家太空委員會相關議程在各政府部門間協調運作。
將太空技術納入國防創新倡議中,推動國防領域太空技術創新。一方面,確保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仍是推動太空創新以應對全球挑戰的關鍵伙伴;另一方面,在與私營技術公司和開發人員建立密切合作關系的同時,加強與學術界的科技合作。
根據英國《國家太空戰略》和《安全、防務、發展和外交政策綜合評估(2021)》中提出的方法,國防部將根據所需的所有權和控制水平,強化自主、協作、共享的技術產權服務,確保國防太空活動在有保證的技術能力框架下進行。
新版《國防太空戰略》中明確指出,英國國防部將通過三大重點戰略方向,實現其國防太空目標,包括保護與防御、加強軍事行動,以及提升技能和凝聚力等。
英方認為,英國在應對太空威脅中所能起到的國際作用,不僅局限于太空能力,還應包括其國際聯盟、商業伙伴以及該國在領域內的運作方式。因此,在“保護與防御”這一戰略主題中,國防部計劃通過發展太空能力,提供有效的軍事成果,以保護和捍衛其在太空和利用太空的國家利益;查明和確定太空系統威脅;以相稱和協調的方式應對敵對活動。具體措施包括:
國防部計劃與盟友和伙伴合作,發展太空數據收集、處理、利用以及傳輸等情報、信息技術,加強持續太空感知能力,準確發現、識別、預測威脅,并對其進行分析、歸因,輔助快速決策,以實現本國軍事目標。例如:強化英國皇家空軍菲林代爾斯(Fylingdales)基地情報提供能力;與英國航天局(UKSA)合作,將英國太空作戰中心(SpOC)與國防部人員進行整合,以促進國家太空行動中心與盟友和伙伴以及整個政府相關部門的充分整合,強化太空領域情報共享能力。
以國際準則為行為標準,以保護主權和維護本國及盟國太空系統安全為目的,與其他領域協調、整合,增強包括在軌基礎設施、地面空間基礎設施、電磁頻譜,以及網絡在內的多種基礎設施防護力。
國防部認為,應進一步提升英國在“奧林匹克衛士行動”(OOD)中的參與度,以在美國的帶領下,合作優化太空感知能力,實現積極太空防御。例如:建立太空司令部,領導太空作戰指揮與控制、導彈預警與太空感知,必要時與北約進行合作探索。此外,英國國防部還將繼續支持外交、聯邦和發展辦公室等其他政府部門加強太空外交,意欲利用現有聯盟和伙伴關系建立國際太空領域的行為準則。
英國國防部認為,太空領域將是其實現2025年綜合作戰概念愿景—從聯合作戰轉向真正的多域一體化作戰的基本組成部分,國防部必須在太空領域加強軍事行動,特別是整合情報產品以及在國防部核心業務中使用太空技術,以獲得信息優勢,提升作戰效能。因此,在“加強軍事行動”這一戰略主題中,國防部計劃將太空納入國防業務的所有相關方面;提供對軍事行動至關重要的有彈性、有保障的太空服務;加強多領域集成,優化體系結構。具體措施包括:
國防部計劃支持由本國主導的相關科學研究以及新興太空服務技術,與其他領域協調發展,利用政府和國防部門優勢,使太空控制、導彈預警及其他太空綜合行動成為具有現代化能力的平臺。
新版《國防太空戰略》指出,英方將探索和發展以國防為主導的彈性全球導航概念,以及授時手段。這意味著英國防部將繼續加強與“五眼聯盟”合作,以增強導航戰及定位、導航與授時能力防護與復原力。
國防部計劃加強對其“天網”衛星通信能力的利用,在支持本國政府及軍隊活動的基礎上,與法國、意大利、美國等國共同向北約提供衛星通信物資。此外,英國防部還計劃通過整合盟國能力以及商業通信衛星能力,不斷強化衛星通信的軍事功能。
英方認為,有必要大力發展多傳感器天基ISR能力,并探索提升指揮、控制和協調太空系統等能力,以實現與盟友和伙伴同步任務分配、訪問和分析數據及信息。
英國《國家太空戰略》明確指出,熟練的人才力量對太空企業及部門至關重要,這也是實現國防太空愿景的根本。在“提升技能和凝聚力”戰略主題中,英國國防部計劃制定明確的太空政策;發展一支熟練且持久的人才隊伍;凝聚太空高技術人才。具體措施包括:
正如英國《國家太空戰略》所示,建立太空司令部,由該司令部制定可持續的太空計劃,并實施太空作戰管理。其優先事項包括:支持防御任務、海外行動以及特遣行動;領導太空能力發展;培養國防太空隊伍等。太空司令部可利用太空部門適應性,確保快速交付前沿太空力量,并對太空行動實施指揮與控制。
除國防學院、空天作戰學院培訓外,英國防部計劃擴寬太空人才培養途徑,與其他政府部門合作,對包括預備役在內的人員進行太空軍事和商業培訓,特別是利用國際交流等方式,改進國防太空人員教育和培訓模式,擴大培訓范圍。
國防部將推進人才吸引計劃,旨在招募具有較高專業技術水平的專家級人才,以提升國防太空隊伍專業能力。這些專家或將來自預備役及常規部隊,專業將包括量子技術、衛星系統以及服務采購等各方面新興技術。
國防部計劃為太空從業人員提供結構化的職業道路,并以統一的職業管理方法進行管理。例如,英國防部將與商業部門發展創新伙伴關系,吸收英國太空作戰中心商業一體化部門的商業工作人員以及進一步加強與國家太空局聯合伙伴關系,以最大限度發揮專業潛力。在國防太空人員職業化方面,國防部將根據培訓需求分析結果,通過與其他政府部門整合等方式,尋求合作培訓和教育機會,國防太空人才的增長。
為了實現既定國防和國家太空目標,強化國防部對國家太空戰略的支持度,新版《國防太空戰略》闡釋了國防太空能力發展管理方法和主要做法。
在管理方法方面,新版《國防太空戰略》提出,提高太空意識,以了解“在太空、從太空及利用太空”對綜合部隊產生的影響和潛在風險;提供國防數字網絡關鍵要素,對信息進行實時處理、分析、融合,向作戰人員提供高質量情報;提供多光譜在內的一系列新型傳感器,以感知、跟蹤地球潛在威脅目標;通過確保技術產權和數據使用權的獲取,不斷改進和創新國防部在太空領域的信息優勢,實現操作自由等。
英方還擬定及運用了一系列主要做法,以支持上述管理方法的順利實施。例如,進行重點評估,以科學和技術為主導,進行分析評估,為國防部隊建立健全太空作戰能力提供高效益解決方案。該項評估(《國安、防務、發展和外交政策綜合評估(2021)》)由英國內閣辦公室正式發布,方案中,“天網”與英國太空行動中心等現有太空力量將得到持續發展,并為《國家太空戰略》及《國防太空戰略》中闡明太空能力建設提供依據。
未來10年,英國還計劃投資14億英鎊支持其在太空領域的國家利益,新增經費絕大部分將用來建設全球低軌星座,用于為軍事行動提供情報、監視能力。
此外,根據英國國防部《2020年科學和技術戰略》,國防部計劃利用國家在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專家團隊優勢,為太空威脅提供專家咨詢及技術指導。同時,重視國防研發與民用技術開發合作,擴大在太空科技領域的戰略優勢。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英國防部計劃建立太空聯合組織,由英國太空司令部牽頭籌建及運維管理,廣泛融合政府部門及民商機構太空力量,以靈活的方式支持新技術開發,太空聯合組織將成為英國太空能力管理核心。
新版《國防太空戰略》明確了七個優先發展事項,重點發展衛星通信,太空感知,ISR,指揮控制,空間控制,定位、導航與授時及發射等國防太空能力。
將重點構建安全且具彈性的全球衛星通信系統,以增強民用及國防信息交互能力。未來10年,在投資約50億英鎊用于“天網”衛星系統建設基礎上,國防部計劃額外增加6000萬英鎊用于“天網”及其他衛星通信能力建設,以增強英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快速、安全的海量數據傳輸等作戰支援能力。
將加強太空目標探測、識別、跟蹤及特征描述、歸因等能力,以增強威脅感知力。未來10年,英方計劃增加約8500萬英鎊用于國防SDA方案,擴大現有雙重用途傳感器和數據網絡,增加主權傳感器;擴大和促進現有盟國及商業衛星數據源,確保國防SDA與民用太空監視系統協同作用。
將結合地球觀測(EO)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包括監測信號特征、光譜數據等在內的太空ISR能力,使之可用于民用及國防領域。未來10年,英方計劃投資約9.7億英鎊,開發靈活且具彈性的在軌傳感器,并將國防部數字網絡擴展至包括合成孔徑雷達星座在內的太空領域。4年內,將實施一系列在軌和陸基演示,為構建天基ISR星座奠定基礎。其中,國防部計劃于2025年整合“五眼聯盟”相關力量,進行天基ISR綜合系統展示,以及先進傳感器交付。同時,英國計劃根據英國-歐盟貿易與合作協定相關條款發展“哥白尼地球觀測”計劃,以同步提升太空情報、監視和偵察能力。
將構建有利于太空活動的組織架構和運維流程。未來10年,英方計劃投資約1.35億英鎊,用于完善太空組織架構,培養專家團隊與專業人才隊伍,以及促進國防、政府、工業界、盟國伙伴等交流合作。例如,將現有太空司令部發展成為聯合司令部;繼續加強與國家太空行動中心、國家航天局的合作,推進建立太空聯合組織,以支持國防、民用太空需求及太空作戰。
將重點構建威懾及防干擾的太空控制力。未來10年,英方計劃將投資約1.45億英鎊,用于研究和制定有效的太空控制系統及相應流程機制。
將重點發展安全且具彈性的PNT系統。英方計劃根據《綜合評估》既定意圖及經費預算情況,廣泛支持跨政府合作,發展安全且具彈性的PNT系統服務能力,增強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社會經濟等復原力。
重點支持商業發射能力開發。目前,英國國防部尚未計劃建設獨立發射系統,但將繼續支持國家航天局各項發射活動,并與盟國和伙伴保持密切合作,確保其具備及時進入太空的能力。
新版《國防太空戰略》闡述了英國太空系統戰略關系及協調機制。國家太空委員會(由總理主持的內閣委員會)負責為跨政府太空活動確定方向,制定國家太空戰略;國防部、BEIS及其他政府部門共同協調相關太空戰略和政策;英國太空司令部、戰略司令部、空軍司令部及航天局負責太空能力管理、力量建設及太空作戰等。按照戰略要求,國防太空責任將與其國防業務模式保持一致,直接太空活動將由國防部負責;國防太空力量構建及行動由太空司令部指揮官負責;英國戰略司令部將繼續支持衛星通信、PNT和ISR能力發展,空軍司令部為太空保護和防御能力提供支持。
英國太空系統的運行機制主要包括:國防部太空局設立4星級國防太空執行委員會,明確戰略方向,并在部長級以下層級,實施監督、協調及確立優先次序;將成立國防方案保障小組,由國家安全顧問主持,促進國防太空方案的有序實施;設立雙星級太空聯絡小組,為協調太空事項提供平臺。

英國太空系統戰略關系圖
英國相繼出臺《國家太空戰略》與《國防太空戰略》,體現了其致力于確保本國在太空領域行動自由,保護和捍衛國家利益的關鍵決心及重要戰略意圖。從此次發布的《國防太空戰略》可以看出,英國已初步建成以國家太空委員會為頂層核心的戰略結構,并在謀求建立太空聯合組織的基礎上,不斷整合國內外太空資源,完善跨部門、跨領域、跨國家的合作機制,旨在使英國成為“有意義的太空行動者”,提升其在聯盟中的地位。
未來10年,英國將擴大國防太空領域投資預算,聚焦太空保護和防御、太空軍事以及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在現有太空系統基礎上,優先建設和發展包括衛星通信、太空感知、ISR、指揮控制、空間控制、定位/導航/授時及發射等七大國防太空能力。屆時,英國太空能力,特別是國防太空能力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加之其所持“五眼聯盟”及北約成員國等優勢,英國太空能力發展態勢必將受到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