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可 劉海生 昭東 王盼盼
(上接第一版)美國保守派人士對布林肯的演講更不滿意。《華爾街日報》稱,華盛頓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史劍道表示:“對于美國國務卿而言,這是一篇很好的演講,因為該職務的特點就是發表言論。”“但這篇演講凸顯出拜登政府更喜歡空談而不是行動,這樣的作為已使得美國在對抗中國方面多年來都是原地踏步。”
“(美國)必須表明一些善意”
布林肯在演講中稱不尋求與中國沖突和新冷戰,不阻止中國發展,木阻止中國發揮大國作用,愿同中國和平共處。“我們對此拭目以待。”汪文斌27日說。
信強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我們當然希望布林肯的話能為美國的對華政策具體實踐帶來積極影響,注入建設性能量,但由于美國依然將中國視為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加之其屢屢表現出的言行不一,因此未來美國可能會繼續說一套做一套,用各種惡性競爭手段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遏制中國的發展。
至于布林肯所稱的“重塑中國周邊環境”,信強認為, 每個國家都是基于自身利益做出外交決策,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就是最大的吸引力和能量之源。美國想依靠一套套說辭“重塑中國周邊環境”是不可能如愿的,事實上也沒有這種能力。
一些美國學者似乎也對政府的合縱策略沒有信心。“政治”網站稱,美日印澳“四邊機制”是一個非正式的地緣戰略集團,“印太經濟框架”缺乏貿易激勵措施。“看看中國外長王毅在太平洋地區的旅行——北京正在發展的伙伴關系和美國存在很大差異,這些伙伴關系是經久不衰的、正式的戰略性協議,”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克雷格?辛格爾頓稱,“沒有簽署協議的峰會不是戰略,本屆政府似乎并不理解這一點。”
“政治”網站的報道還提到,布林肯演講的背景是,美國正推動新一次的中美領導人溝通,一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近日表示在“努力推動北京在危機溝通、降低風險和戰略穩定方面與我們合作”。“(美國政府)必須表明一些善意——現在中方認為,無論他們做什么,我們都不會將自己的立場從更具敵意的競爭調整為更友好的競爭。”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學者、前助理國務卿幫辦謝淑麗說。▲
環球時報202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