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朝 高月
他叫張赫,中共黨員,現為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總裝一車間汽車維修工,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突出貢獻技師、能工巧匠、長安汽車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干勁十足的“調試大拿”
1996年張赫汽車維修專業技校畢業,入職河北長安,成為了總裝一車間的一名汽車裝配工,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個誰都能干的活兒”,技術含量不高。工作中,他從不叫苦喊累,而是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鉆研,對崗位不挑剔,各項工作都是沖在前頭。后來因為人員調整,他轉崗從事汽車調試與維修,這是他的科班專業,本以為駕輕就熟,卻遇到了攔路虎,新的工作崗位技術含量高,這讓他充分認識到自己技能的不足。在這種情況下,他沒有安于現狀、沒有氣餒、沒有認輸,而是腳踏實地積極學習充電。
工作之余,除了找老師傅請教,還自學各種汽車電器維修教材。慢慢地當生產中遇到各種難題的時候,大家都會想到他,工友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找張赫想想辦法”,足以說明大家對他的信賴。而他從來也不會讓領導和同事們失望,每當大家找到他時,他都會做熱心解答,并且和大家一起商討解決方案,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直到把問題消滅為止。有時下班了,他還會自己琢磨,對他來說每一次困難都是考驗。
因為勤奮好學工作突出,在當時的調試班組大家給他起了個綽號叫“調試專家”,直到今天還有老員工這樣叫他。
握有絕招的“汽車醫生”
多年的業務鉆研及經驗積累,張赫在汽車生產一線自創了兩項汽車問題診斷絕招,攻克了數百個技術難題,成為一名給汽車看病的“醫生”。
診斷絕招之一:“望、聞、聽、感”診斷法,攻克技術難題。望,他“火眼金睛”,眼睛像掃描儀一樣,能夠將一輛有問題的汽車,從外觀到內飾,再到底盤,眼睛一掃,通過全面檢查,問題就暴露無遺,使問題及時快速解決;聞,他有著極強的嗅覺敏感性,能夠通過氣味來判斷問題汽車零部件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汽車故障手到擒來;聽,他發明了一種汽車“聽診器”,能夠通過車輛行駛或部件運行時發出的異響判斷車輛的故障點,找到問題對癥下藥;感,他能夠利用身體對問題車輛運行中產生的溫度和振動來感知,并判斷出車輛存在的問題。兩年來,通過“望、聞、聽、感”這一絕招,有效攻克業內技術難題42大項,節創價值1200萬元。
診斷絕招之二:自創“張赫調整法”,提升一次交驗合格率。“張赫調整法”是河北長安以他本人姓名命名的“新長安之星車型中門調整法”。這一方法,是張赫在新長安之星微客量產上市過程中摸索積累的寶貴經驗。在該車型試生產時,他積極解決該車型中門間隙大等調整問題。按照“將汽車中門先調平,再調正,最后調間隙”的思路,將中門的調整方法固化為18個操作步驟,并細化到每一個動作的力度大小,明確了調整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編制形成“張赫調整法”工藝操作流程。此調整法推廣后,操作人員由5組10人減少至3組6人,提升了勞動效率。新長安之星車型一次交驗合格率由72%達到100%,提升了產品質量。
能手變高手的領軍人
為發揮勞模示范引領作用,2016年,河北長安以他本人為牽頭人,命名成立了張赫勞模創新工作室。在他帶領下,創新工作室在技術攻關、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課題認領、最佳實踐、精準培訓的工作運行機制。2019年張赫被授予河北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技能帶頭人,2020年又被授予河北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
幾年來,張赫帶領創新工作室團隊,創新技術攻關,牽頭解決生產線影響質量、效率的老大難問題9項,其中《解決歐諾車型制動器靠盤異響問題》《解決歐諾S后排椅安全帶扣損傷問題》分別榮獲2018、2019年度河北省優勝質量科技成果獎,《降低歐諾S車型側窗玻璃間隙不均C/1000》獲2021年度河北省質量管理成果一等獎。創新工作室自主發明制作各類工裝21個,在提升質量、提高效率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其中“汽車異響聽診器”被長安汽車列入獵豹計劃案例進行推廣,被譽為“一把神器在手,汽車異響全走”。通過一個個痛點、難點問題的解決,提升了產品質量,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出工匠力量。
張赫還在傳承工匠精神、培育工匠隊伍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他通過“以賽代訓”方式,建立了“新手變熟手、熟手變能手、能手變高手”的培訓模式。“新手變熟手”,即通過規范總裝生產線九大工藝操作及考評標準,培訓新員工做到基本技能100%合格方可上崗,從而實現新員工“上手快、無安全隱患、無質量隱患”的目的;“熟手變能手”,即通過持續開展崗位技能擂臺比武活動,營造比、學、趕、幫、超的工作氛圍,為一線培養技術過硬,跨區域作業能力強的多能工團隊;“能手變高手”,即利用好各級技能競賽平臺、拓展員工職業發展通道等方式,對高技能員工實施定向培養,為企業打造工匠人才。幾年來,張赫的4名徒弟均在省部級技能大賽上獲獎。
“競賽專業戶”的技術扶貧
在張赫心中,“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是愛崗敬業的具體表現,而如何證明自己是否真正“精一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參加技能大賽,與同行們在賽場上較量、交流、提升。
2009年,河北長安舉辦首屆員工崗位技術技能大賽,張赫報名參加了汽車裝調工項目。為了備戰比賽,取得好成績,張赫除了完成每天的工作,還會在中午和下午下班后在室外練習汽車裝調,練速度、練質量。當時正值盛夏,一個中午下來,他從頭到腳都被汗水濕透。通過不懈地艱苦努力與拼搏,張赫榮獲了這次技能大賽汽車裝調工項目第一名,此后連續三年衛冕。他還在長安汽車集團的技能大賽上兩次獲得三等獎,在集團評優評審中被評審專家戲稱為“比賽專業戶”。
榮譽面前張赫并未止步,而是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2019、2020年連續兩年榮獲河北省新能源汽車維修項目技能大賽二等獎,而最讓張赫感到自豪的,是在國家一類大賽——2019中國技能大賽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維修工項目中獲得三等獎。從參加河北長安技能大賽到國家級一類技能大賽,張赫硬是憑著這股“干勁、鉆勁、拼勁、闖勁”,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工匠精神的內涵。2020年,張赫被認證為兵裝集團行業汽車裝調工職業資格鑒定高級考評員,實現了由運動員向裁判員、教練員的轉變。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張赫所在的總裝一車間黨支部了解到,革命老區阜平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夢翔汽車培訓基地實作講師資源缺乏,學生不能得到有汽車實操經驗的講師的現場指導。車間黨支部把解決這一問題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張赫主動向車間黨支部請求入校助教,并與職教中心培訓基地聯系,確定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主要內容的幫扶方案。
經過前期充分準備,2021年11月,張赫赴職教中心培訓基地,為汽車維修學徒班的37名同學進行了為期兩周的整車拆裝實訓指導。他運用“造車育人”培養模式,按照“講、教、練、評”四字培訓法開展培訓,兩周的實訓指導,不但全部按計劃完成實訓項目,達成了學校要求的認識汽車、了解汽車、建立學習汽車專業的興趣,“造車育人”的培訓模式也得到了學校師生的充分肯定。
“我現在是總裝車間的一名質檢員,年收入六萬多元。去年靠著自己攢的錢還在定州付首付買了房。”阜平縣年輕人許潮,從阜平縣職教中心汽修專業畢業后,來到位于定州市的河北長安實習、就業。像許潮一樣,不少貧困學子通過職業教育學到了技術并順利就業。截至目前,阜平夢翔汽車培訓基地累計招錄學生4790人,已就業人數2523人。畢業生年收入可達4萬元至5萬元,實現了“培養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
這是新華社2022年4月18日《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大山里傳出“天籟之音”》專題報道中的一段內容。張赫以實際行動展現了河北長安人承擔社會責任的良好形象,更通過自己精湛技能的傳授助力鄉村振興的不斷深入。
(作者單位: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