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丹 肖盼



激光,被人們稱為“最準的尺”“最亮的光”“最快的刀”。從光源到工件,從單純的光束到萬能的工具,激光,能帶來無限可能。
從實驗室里的一束光出發,懷著對激光的滿腔熱血,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工科技”)在國內率先開展激光工業化應用,在行業內創造了60多項“中國第一”,核心技術及產品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從一家年營業額不足8000萬元的校辦企業,跨入“百億企業”行列。
作為“中國激光第一股”,華工科技在推動企業改革發展、創新開放中,將黨的建設工作與企業經營工作有機結合,提煉“光立方”黨建工作法,探索出一條有高度、有特色、可借鑒的融合發展之路。
筑牢黨建基石,堅定信仰之光
2021年,華工科技完成校企分離改制工作,黨組織關系成整建制轉移至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明確了公司黨委下設2個黨總支、12個黨支部的組織架構。
面對企業的重大變革和黨組織關系的變化,華工科技黨委確立了建設“黨建一流、經營一流”雙一流科技企業的黨建目標,提出“初心為楫,光智未來”的黨建使命。
從誕生之日起,華工科技就自帶“激光”體質。結合激光“最準的尺”“最亮的光”“最快的刀”三大特性,公司黨委提煉出具有特色的“光立方”黨建工作法,即:以組織為基石,以制度為綱目,打造“最準的尺”;以黨員為先鋒,以人才為引擎,打造“最亮的光”;以創新為核心,以開放為支點,打造“最快的刀”。
如何確保黨建理念在實際工作中落地生根?制度保障是基礎。華工科技黨委制定了《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嚴格支部組織生活制度規范》《黨員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制度實施細則》等一系列制度規范,將落實情況列入黨委班子成員、各支部書記的年度述職考核中,為黨建工作的高質高效開展構建健全的制度保障體系。
針對下屬各黨組織,公司黨委編制下發了《黨支部工作手冊》《黨員手冊》《黨務工作手冊》等系列文本,對黨組織生活開展等基礎工作作出明確要求,提升了黨組織工作效率和標準化水平。
為了夯實公司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在落實黨建進章程方面,華工科技完成了公司章程修訂工作,明確了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堅決貫徹“先黨內,后提交”的原則,公司法人治理“三會”變“四會”(黨委會、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會議),同時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把黨的建設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
“人要有信仰、要有方向,這次參觀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任何時候都要堅定不移地跟黨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立足崗位、創造價值。”近日,華工科技子公司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入黨積極分子倪雨迪在參觀完華工科技政治生活館后,進一步強化了對黨的認同。
華工科技政治生活館以“初心為楫,光智未來”為主題,全方位展示了華工科技黨委基本情況、黨建目標及使命、特色“光立方”黨建工作法、明星黨員先進事跡、黨建文化活動等內容。展館集黨員教育、黨群活動、宣傳展示等多功能于一體,自今年1月5日開館后,多次開展創意主題黨日活動,成為展示東湖高新區高科技企業昂揚狀態的重要窗口。
“公司對于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推進,充分說明了堅定信仰的重要性。我通過參加黨員教育活動后認識到,現在和革命戰爭年代,黨員們都在為突破封鎖、自立自強而努力,先輩們是在尋找適合中國發展的路,我們當下做的則是把科技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在內心深處越來越認可黨的工作,越來越為自己是一名黨員感到驕傲!”華工科技正源黨總支學習委員、武漢華工正源光子技術有限公司光模塊業務采購部采購總監丁芳深有體會地說。
探尋融合之道,匯聚實干之光
2022年9月15日,華工科技黨委舉辦了第二屆“黨史知多少”評選表彰大會,經過前期三個多月的全司宣傳動員、廣泛征集、支部自評推薦,會上評審小組對34個入圍建議案和12個黨史微課進行評分,最終優中選優評出“十佳建議案”、3個優秀黨史微課,并公布黨史知識競賽“線上闖關賽”結果,現場舉行了隆重而熱烈的頒獎儀式。
作為“黨史知多少”活動后續,在黨的二十大召開前,華工科技本部直屬黨支部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劇本殺”活動。大家通過沉浸式角色扮演,重溫抗日戰爭時期山西朔縣大屠殺這段歷史,從悲壯的歷史故事中緬懷革命先烈,激發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黨史知多少”系列活動是華工科技黨委2021年以來全新打造的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除了黨史知識競賽、黨史圖片展、黨史演講比賽、黨史故事微課等子活動外,華工科技黨委還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建議案征集結合起來,引導黨員帶頭參與企業治理,為公司發展建言獻策。
“這些活動很年輕、很‘潮,尤其是建議案征集很有現實意義,讓大家去學習黨史,并運用黨史中的方法,來解決現實中面臨的問題。今年,我結合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歷程,提出要‘本土化學用企業管理理論、方法,以適應各公司實際情況。”華工科技高理直屬黨支部宣傳委員、孝感高理電子有限公司行政副總監任茜茜說。
建議案的征集和評選極大激發了黨員、員工參與經營管理的熱情和智慧,兩屆活動共收集有效建議案637份,評選產生了23個公司級優秀建議案,并獲公司采納和獎勵,公司黨委指定責任部門督導落實。
在支部主題黨日上,各黨支部也注重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要求黨員結合崗位問題談建議促解決。
“支部黨員們大部分在一線、前線,他們提的問題很有針對性,今年我們通過這個方法解決了一些關于產品包裝、產品外觀、技術改進的問題,做到了黨建工作與公司發展的融合。”華工科技激光第二黨支部書記、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總監任擁軍說。
華工科技黨委舉辦的一系列創新黨建活動,潛移默化地增強了黨員對黨史的理解,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自覺踐行黨員使命和責任。
今年3月,上海遭遇疫情,華工科技二級子公司上海華工艾馬爾新材料有限公司的22人,成為了“逆行者”,他們帶著鋪蓋卷來到工廠力保生產,6名黨員還成立了“黨員突擊隊”。
高強度連軸轉的日子里,沒有人叫苦叫累。沒有床,就打地鋪;沒有浴室,就燒水用盆子洗澡。牟靖文、楊志方、曹華、鄒李華等黨員骨干加班加點改進工藝,帶領上海艾馬爾團隊排除萬難。在上海“封城”的80天里,團隊僅休息兩天,在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按期完成10多個產品43000余件注塑件的交付,并增加了4個新產品的訂單。
在華工科技,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從攻堅技術難題、建言公司經營,到投身抗疫前線、開展志愿服務、參與公益活動等,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就有黨員沖鋒在前,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走好新長征路,燃亮奮進之光
“跟隨不如超越,融資不如融智。”在華工科技企業展廳,寫著這樣一句話。科技創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近年來,公司始終堅持黨管人才,不斷加強核心人才隊伍建設。
“在華工科技,只要想干、能干,就有平臺。”華工科技黨委委員、副總裁張勤介紹,公司十分重視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啟動“獵鷹計劃”“五年千人計劃”“特招行動”等工程,先后引進了近千名行業人才,打造了11個國家級才智平臺。
公司在“青苗班”“菁英班”“高管充電坊”的建設中,增加黨史、國史主題課程,選配青年黨員任輔導員,公司黨委委員任班主任。目前公司及一二級子公司經營班子中黨員占比57%,夯實了黨的領導核心地位。
“近幾年,公司員工對黨的認識更深刻,對黨的向往更強烈,入黨積極分子、新發展黨員不斷增加,參加各類黨建活動積極性顯著提升。”華工科技黨委委員、正源黨總支書記胡長飛說,“大家思想統一,凝聚力就提升了,責任心更強,工作作風、工作方法都在積極改變。”
多年來,華工科技黨委牢記“光智未來”的初心,認真貫徹黨中央“堅持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的要求,始終堅守在高科技制造領域。目前,華工科技形成了以激光加工技術為重要支撐的智能制造裝備業務,以信息通信技術為重要支撐的光聯接、無線聯接業務,以敏感電子技術為重要支撐的傳感器業務格局,是“代表國家競爭力”參與全球競爭的一支勁旅。公司破解多項“卡脖子”技術難題,改變了我國產業鏈在光芯片、光電關鍵器件的被動局面,孵化了多家填補國內空白的科創上市企業和準上市企業,為光電子信息產業的補鏈延鏈強鏈貢獻重要力量。
2020年,華工科技實現逆勢增長,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均增長超過10%;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01.67億元,同比增長65.7%,凈利潤同比增長近40%。在黨委帶領下,全體員工迸發出超強力量,公司綜合實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022年6月2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華工科技核心子公司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考察,員工們倍感激動、深受鼓舞。
7月28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公司一個月暨公司成立23周年之際,華工科技組織召開“光榮之路”創新誓師大會。
華工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馬新強在大會上表示:“真正屬于高科技制造業工程師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不是時代的過客,而是時代的建設者,甚至可能是先驅者,走好科技自立自強的新長征路,這是一條無比光榮的道路,也是我們與時代的雙向奔赴。”
“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勇于擔當時代使命,以千方百計干成事的進取精神,不畏千辛萬苦的攀登精神,千錘百煉的工匠精神探索科技創新,攻克產業瓶頸,為打造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企業,助力國家科技自立自強而不懈奮斗!”大會上,公司研發骨干代表上臺,集體宣誓,并在承諾墻上簽字。
多年從事高分子材料研究開發的牟靖文,參加此次誓師大會后深有感觸:“這次大會也是一場黨性教育活動,我們受到了精神上和信念上的洗禮。創新之路很痛苦也很寂寞,長時間看不到成績,得不到理解、支持。但就像《長津湖》臺詞所說的,‘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我們下一代就要打。我們要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創新的動力,奮起直追,所有的困難都會是將來勝利的墊腳石!”
10月16日,華工科技黨委在政治生活館組織班子成員、各級黨組織書記、創新人才代表集中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實況直播,認真聽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
開幕會后,馬新強表示深感振奮,更覺使命在肩。他說:“華工科技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沿著報告確定的目標和方向,進一步對接國家制造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戰略,系統布局創新鏈、人才鏈,產出更多‘從0到1的創新成果,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勇擔科技自立自強使命,引導黨員群眾把思想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