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雯

作為我國首批組建的國家級勘察設計院,鐵四院一直與新中國共同成長,彰顯國企擔當。
近年來,鐵四院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讓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心骨”和有力保障,堅持“一業為主、多元協同、創新驅動、品質卓越”發展戰略,構建“1+N”產業布局,實現企業發展與踐行國家戰略同頻共振。
勇當交通建設排頭兵
世界首座公鐵同層多塔斜拉橋——珠機城際金海特大橋主跨鋼梁成功合龍;國內距離最長、斷面最大、設計速度最高的新“萬里長江第一隧”——海太長江隧道正式開工;時速350公里的中國首條跨海高鐵——福廈高鐵進入開通倒計時……近期,由鐵四院牽頭設計打造的重點工程捷報頻傳。
黨的十八大以來,鐵四院堅持戰略引領,結合不同階段的特點找準改革發力點和突破點,實現連續跨越。“中國路”“中國隧”“中國橋”“中國站”已成為精彩的中國品牌。
鐵四院全面對接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要求,明確“打造世界一流的交通工程領域綜合型科技集團”戰略目標,在做強做優“設計+”全產業鏈基礎上,跨業態向勘察設計的前端和后端進行延伸。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以技術轉讓、股權合作等方式與地方優勢互補,將經營承攬向前端關鍵環節延伸,加快項目經營向渠道經營轉變,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同時,扎根“兩軌”市場,堅持多元化發展戰略,規劃設計咨詢主業領先地位持續鞏固,工程總承包、資本運營、房地產、知識產權運營、新興領域等多元業務格局全面開花結果。其經營足跡已遍及五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品質設計連通世界,讓中國標準閃耀“一帶一路”。
“企業發展過程如同趕考,近年來,我們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調結構、促轉型,業務結構持續優化,企業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踐行了國企擔當。”鐵四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蔣興錕說。
“十三五”以來,鐵四院實現企業經濟規模、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三個翻番”,合同額從100億元到突破300億元,成功獲得中國鐵建唯一一家“領軍企業”獎,連續6年在全國勘察設計企業百強排名中名列第一,鞏固了中國交通建設“排頭兵”地位。
勵精圖治成就筑路“國家隊”
被譽為筑路“國家隊”,鐵四院當之無愧。
一直以來,鐵四院積極投身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創建并確立了高速鐵路、城際及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磁浮及新型交通、長大橋梁、水下隧道、現代鐵路客站、綜合交通規劃、地下空間及TOD開發、全過程咨詢及工程總承包等“十大核心品牌”。
作為我國“八縱八橫”主骨架的骨干設計力量,鐵四院設計建成了50多條高速鐵路,共計13000余公里,超過全國投入運營高鐵的三分之一;設計建成10余條城際鐵路,為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武漢都市圈等區域,規劃形成了發達的城際鐵路網。
作為“智慧城軌”的引領者,鐵四院累計在30余個城市承擔了100余條城市軌道交通總體總包設計項目,占全國已運營軌道交通線路的20%以上;是國內最早掌握中低速磁浮線路成套設計建造技術的設計院之一,設計建成全國首條智軌示范線和商業運營線。
鐵四院攻克跨大江大河、跨海以及超大型高架站橋等復雜橋梁建設難題,設計了百余座200米以上大跨鐵路橋梁,數十座400米以上大跨公路市政橋梁;是國內水下隧道設計份額最大的單位,其中14米及以上超大直徑盾構隧道業績占全國50%以上,部分水下隧道技術成果國際領先。
秉承“建樞紐就是建城市”的理念,鐵四院倡導站城融合的“中國鐵路客站4.0版”已經藍圖落地,代表了現代鐵路站房設計建造的國際最高水平;在國內首創了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合一”多層次軌道網一體化規劃關鍵技術,在區域綜合立體交通網等方面有著全國領先的規劃理念和豐富的設計經驗。
鐵四院圍繞地下空間規劃設計、開發建造等技術方向,打造了多個TOD綜合體,推動軌道交通和城鎮化可持續發展;全院擁有20余項甲級資質和對外承包工程經營權,能夠提供綜合性、跨階段、一體化的工程建設全過程咨詢服務,綜合實力位居鐵路行業領先地位。
智能交通的“中國方案”
今年10月,由鐵四院歷經3年研發的《基于北斗導航系統的鐵路及航運領域應用技術研究》基本完成,不僅實現了厘米級的高精度勘測,還利用北斗導航、激光雷達、傾斜攝影、無人機等技術,實現了足不出戶就能確定線路方案。這項成果解決了我國鐵路勘測設計、施工等依賴GPS的問題,基本實現北斗全替代,為中國高鐵智能化勘測提供了“中國方案”。
“十三五”以來,鐵四院承擔國家和省部級課題83項,榮獲國家和省部級獎項511項,獲得有效專利2978項,穩居鐵路行業第一。
面對智慧與交通相融合的市場轉變,近年來,鐵四院在高端前沿技術領域全面發力,掀起“數智化”浪潮,助推中國鐵建數字化轉型升級。全院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編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辦法》,加速推進高速磁浮、時速400公里輪軌等關鍵技術研究。圓滿完成了中國工程院項目“大灣區廣深港高速磁懸浮鐵路預可研”等課題,搶占了高速磁懸浮技術高地。
為搭建多層次創新平臺,鐵四院制定《科技創新平臺管理辦法》《科技創新平臺考核管理細則》,成功打造了“2個國家級+5個省級+3個中國鐵建級”創新平臺。
“我們將數智化轉型作為企業‘頭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重點推進。”鐵四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光振雄介紹。去年,鐵四院牽頭承攬的“十四五”首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陸路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設計共性關鍵技術”項目在武漢正式啟動,其成果將引領行業轉型發展,實現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從手工1.0、計算機輔助2.0到智能3.0的跨越,不僅能解決迫在眉睫的“卡脖子”問題,還將引領行業發展,大大改變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在國際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