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吟子 田舒磊 陳攀
一段時間以來,發展難、用工難、訂單難是當前不少企業發展面臨的首要難題。在襄陽市東津新區(經開區)大灣區工業園,有這樣一個組織,它把園區“芯、屏、端、網”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與機關、科研院所等黨組織統籌起來,打破外在壁壘,聚合各方資源,推動產業鏈企業從“員工共享”到“訂單共享”的轉變,有效解決企業難題的同時,實現了企業組團闖市場的有效銜接。它就是大灣區工業園“芯、屏、端、網”產業鏈黨建聯盟。
“員工共享”打造鏈上企業共同體
今年初,園區一家企業突然接到新訂單,甲方要求盡快交付。然而臨近春節,不少工人已提前返鄉,該企業一時間投入不了足夠的人力完成訂單。眼看有訂單卻無法交付,企業負責人心急如焚。
“生產線缺工人,對電子制造業生產企業來說,一直非常頭疼。”大灣區工業園園區管理辦公室負責人李華偉說。
為解決企業難題,穩定生產和就業,產業鏈黨建聯盟在大灣區工業園黨委的領導下,積極利用園區聯席會議召集職能部門、鏈主企業和核心企業負責人共同商議對策。
大灣區工業園內主要是電子制造生產企業,員工多是流水線作業,不同企業流水線生產內容差別并不大。
“如果可以通過簡單的培訓將這些流水線員工打通使用,說不定就能有效解決這一難題。”產業鏈黨建聯盟成員單位、湖北鵬展顯示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孫天卓說。
說干就干。聯席會結束之后,產業鏈黨建聯盟迅速協調園區內用工富裕的湖北云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對園區內訂單急、人手緊的企業進行支援。
通過啟動產業鏈黨建“紅色引擎”,引導園區企業抱團發展,產業鏈黨建聯盟有效緩解了相關企業的用工難題,“員工共享”理念隨即順勢而生。
為打通“員工共享”通道,產業鏈黨建聯盟在大灣區工業園黨委的領導下,引導相關企業明確共享用工的權利義務協議,對合作形式、用工人數、勞動報酬等事項予以明確約定,最大限度保護企業和勞動者權益。
“通過組織共建、產業共促、黨員共進、資源共享,產業鏈黨建聯盟成員企業進一步加深了解,既保住了訂單,贏得了市場,又強化了鏈上企業‘命運共同體意識。”大灣區工業園黨委書記葉鵬程說。
“訂單共享”推動企業抱團闖市場
以黨建賦能企業躍變升級,讓鏈上企業嘗到了甜頭,共享內容也從“員工共享”升級到對“訂單共享”的新探索。
2021年下半年,永得輝電子科技公司陷入了訂單“空窗期”,但是3條生產線不能停,70余名工人不能解散,公司不得不每月支出50多萬元用于保運轉。產業鏈黨建聯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既然員工可以‘共享,那訂單能不能也‘共享呢?”葉鵬程提議。
他在鏈上企業微信群發布信息后,立即得到多家企業響應。通過梳理鏈上企業的相關信息,產業鏈黨建聯盟得知,湖北方寸觸控科技有限公司的100萬塊顯示屏訂單急需“支援”。
產業鏈黨建聯盟立即帶著方寸觸控總經理戴旻軒前往永得輝等4家企業走訪,經過考察、檢驗,最終確認永得輝電子科技符合生產要求。
“這個訂單對于我們來說,真是‘及時雨!若不是產業鏈黨建聯盟牽線搭橋,我們還在發愁呢。”永得輝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李茂新說。
自推行“員工共享”“訂單共享”以來,產業鏈黨建聯盟鏈上企業1至6月實現產值5.4億元,同比增長140%;產業合作達7000余萬元,用工互助900余人次。
“資源共享為園區企業穩住員工、穩定生產提供了有效途徑,解決企業發展難題的同時,也實現了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東津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李曉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