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根本大計,中國式現代化更需要大批英才貢獻才智。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注重培養新時代莘莘學子明大德、行大道,筑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認同、感情認同。誠如著名教育家張伯苓的“愛國三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這3個問題既是歷史之問,更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使命之問。教師當下應當尤其注重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使得他們在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得到精心引導和栽培,強化青少年人格教育及培養,切實幫助他們培根鑄魂塑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既精通專業知識、做好‘經師,又涵養德行、成為‘人師。”所謂“經師”“人師”,分別是從專業學術領域和道德涵養兩方面來界定的,兩者只有達到有機統一,才能最大提升教師教書育人的效能,從而有效擔負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育時代新人的重要使命。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教師的作用就如同“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全社會都要興起尊重老師,尤其是好老師、“大先生”的濃厚氛圍,要將此事奉為“國之大者”“民之要事”,要視好老師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之隊”的“筑夢人”,要把尊師重教作為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的戰略高度來對待。杏壇耕耘春化雨,傾盡丹心育桃李。廣大老師、“大先生”只有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宏偉目標任務未來可期、使命必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