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立
推進教育衛生系統去行政化改革的切入點在哪里?主要目的是什么?要如何謀劃推進,又要以什么為保障
教育領域的學校和衛生領域的醫院,多年來沿用行政體制干部人事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存在人員使用看資歷不看能力、薪酬確定看職稱不看貢獻、考核重工作量不重質量、領導干部只管理不參與具體業務等問題,既影響工作人員積極性,又不利于引才留才,進而影響了教育的健康發展和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提升。
為解決這些問題,谷城縣委從“人”這個關鍵因素入手,抓住領導班子建設這個“牛鼻子”,充分吸納去年縣鄉換屆過程中探索總結的干部工作“1234”(“1”即嚴格遵循《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這一基本規章;“2”即堅決守好“前后”兩道門,打開選賢薦能的“前門”,堵住說情、打招呼的“后門”;“3”即樹立講政治顧大局、勇擔當重實績、固底線守廉潔三個原則;“4”即落實公平、公開、公正、公認這四項要求)工作經驗,選優配強學校和醫院領導班子,最大限度地賦予其人事決策權、績效考核權、薪酬決定權,最大限度地減少行政事務對業務工作的干擾,初步形成了教育衛生系統風清氣正、聚焦主業、人人思進、上下齊心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調研比選擇優。組成縣委調研組,通過蹲點式座談、沉浸式調研及民主推薦、各方征求意見等方式,確保干部識別準、辨別清、使用好。調研座談既與單位內部干部職工座談,也與單位外部干部群眾座談,把干部放在單位“小平臺”和系統“大平臺”上比較分析、研究擇優,既看一時又看一貫,既橫向與同類干部比較,又縱向與其他干部比較,進一步鎖定真正“冒尖”的干部,避免只在1個單位“矮子里面選將軍”。既與領導班子座談,也與中層干部、一般干部座談,充分發揚民主,讓群眾當“伯樂”。在干部任用上做到多數人不同意的不提名,多數人不贊成的不通過,防止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同時,根據干部綜合素質、優勢特長和成熟程度,建立個性化動態儲備庫,確保今后使用上有梯隊、選擇上有空間。
(二)壓緊壓實主體責任。一是堅持和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院長)負責制。在領導班子職數確定上,學校根據工作需要和規模確定為3至5人。在縣直4所高中,全面推行黨組織書記、校長“一肩挑”,同步配備熟悉黨務工作、有較強組織協調能力的同志擔任黨組織副書記,全力抓好黨建工作。在縣直3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實行黨政分設,院長(主任)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組織副書記。在年度考核的基礎上,加強任(聘)期考核,增強考核工作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二是建立公辦高中、公立醫院黨政正職向縣委常委會述職述廉機制。年初述目標計劃,年底述成效進展,同步開展“兩述兩評”活動,述職述廉后由參會領導進行民主測評,測評結果作為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領導人員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激勵約束等的重要依據。三是盡量減少行政事務。對于縣委、縣政府組織召開的會議,一般不要求學校、醫院派人參加,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縣級重要會議精神等由業務主管部門傳達安排,確保學校、醫院把主要精力和時間用于主責主業。
(三)優化選拔任用方式。積極推行委任制、聘任制、任期制和任期目標責任制。縣委直接管理的學校、醫院領導班子成員人選,由縣委組織部分析研判后提請縣委研究決定。探索實行(校長)院長聘任制,黨政正職由縣委直接任命,其他行政副職采取聘任制,由教育、衛生主管部門授權學校、醫院黨政正職共同聘任,并進行宣誓。在學校,副校長聘期為3年;在醫院,副院長聘期為5年。聘任期滿后,按照有關程序辦理解除聘任手續;因工作需要繼續聘任的,經考核為合格以上等次、本人愿意且未達到最高任職年限,按照有關程序辦理續聘手續。進一步打破公辦高中、公立醫院領導人員職務終身制,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做到人員能進能出,提高核心競爭力。
(四)堅持以上率下導向。充分發揮校長(院長)示范引領和表率作用,明確要求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必須親自帶課、進門聽課;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必須親自坐診、接診查房,在一線了解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剖析原因,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使校長(院長)成為學術型、專業型、管理型相結合的領導干部。
(五)優化薪酬管理辦法。在學校完善教育教學質量獎、教師新增獎勵績效工資等機制,實行多勞多得、優勞優酬,消除平均主義,做到獎而有別,最高教學質量獎勵與最低獎勵相差10倍以上。在醫院實行“職稱+崗位性質+業務工作量+醫療質量+服務質量”績效考核機制,突出業務考核,體現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醫護人員績效普遍高于職能科室人員。同時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服務質效進行回訪、月度考核,打破吃“大鍋飯”思想。
(六)強化組織支持保障。研究制定《關于加強縣直公辦高中、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和考核管理的實施方案》,加強縣委、縣政府對學校、醫院在經費保障、人員管理、項目申報等方面的支持,推動學校、醫院從對上負責變為既對上負責又對下負責,切實踐行為民服務宗旨。實行每名縣“四大家”領導聯系1個學校、1家醫院工作機制,對教育衛生系統重大事項、重大問題現場調研、現場辦公,幫助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 幾點啟示
(一)推進去行政化改革要以選優配強領導班子為切入點。領導班子是一個單位的“火車頭”,班子選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改革的成敗。在領導班子調整配備過程中,既聚焦班子整體功能,比如縣直4所高中,書記(校長)管全面,4名副職分管黨務人事、教育教學、學生思政、后勤保障,做到各司其職,又兼顧班子成員的年齡、學歷、專業等情況,優化班子結構。同時,加大中層干部選拔培養力度,儲備結構合理的干部梯隊。
(二)推進去行政化改革要以聚焦主責主業為目的。事業單位去行政化改革,應當體現事業單位公益性、服務性、專業性、技術性等特點,以完善工資分配激勵約束機制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為重點,建立權責清晰、分類科學、機制靈活、監管有力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實行分類人事管理和公開招聘、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比如縣人民醫院把人員分為醫生、醫技、護理、行管、后勤等5類來管理。
(三)推進去行政化改革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一體落實。在整個改革過程中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系統謀劃班子怎么配備、人員怎么管理、問題怎么破解。同時,應遵循分類推進、分級組織、分步實施的原則,條件成熟的可率先改革,先試點后全面推進。相同類別的機構按照同一標準管理,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對相同類別不同層次的機構堅持相對指標考評、避免絕對指標考評。
(四)推進去行政化改革要以加強黨的領導為保障。去行政化并不是脫離組織自行發展。要始終把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全過程,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比如領導班子職數、黨政班子人選、改革方案等由縣委審核把關,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推進,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以黨的政治優勢引領推進改革。
(作者系谷城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