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基因定位問題的解決是正確解答遺傳題的前提。本文將通過對例題的分類講解,幫助同學們了解基因定位問題的常見類型,掌握解題方法,提升解題能力。
一、將基因定位于常染色體、性染色體上的雜交實驗
【例1】(2022年山東省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節選)果蠅的正常眼與無眼是1對相對性狀,受1對等位基因控制。要確定該性狀的遺傳方式,需從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關系及顯隱性的角度進行分析。以正常眼雌果蠅與無眼雄果蠅為親本進行雜交,根據雜交結果繪制部分后代果蠅的系譜圖,如圖1所示。不考慮致死、突變和X、Y染色體同源區段的情況。
(1)據圖分析,關于果蠅無眼性狀的遺傳方式,可以排除的是? ? ? ? ? ? ? ? ? ? ? 。若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Ⅲ-1與Ⅲ-2雜交的子代中正常眼雄果蠅的概率是? ? ?。
(2)用Ⅱ-1與其親本雄果蠅雜交獲得大量子代,根據雜交結果? ? ? ? ?(填“能”或“不能”)確定果蠅正常眼性狀的顯隱性,理由是? ? ? ? ? ? ? ? ? ? ? ? ? ? ? ? ? 。
(3)以系譜圖中呈現的果蠅為實驗材料設計雜交實驗,確定無眼性狀的遺傳方式。要求:①只雜交一次;②僅根據子代表型預期結果;③不根據子代性狀的比例預期結果。
實驗思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預期結果并得出結論:
①若子代? ? ? ? ? ? ? ? ? ? ? ?;
②若子代? ? ? ? ? ? ? ? ? ? ? ?;
③若子代? ? ? ? ? ? ? ? ? ? ? ?。
【分析】(1)(2)略。(3)若要確定無眼性狀的遺傳方式,可通過測交或者雜交的方式判斷。根據題干信息,只雜交一次且僅根據子代表型預期結果,不涉及子代性狀分離比的條件,而測交是在已知相對性狀顯隱性的條件下進行的,不適用于本題,因此選擇Ⅱ-2和Ⅱ-3雜交的方式來判斷。若無眼性狀的遺傳為伴X隱性遺傳,Ⅱ-2和Ⅱ-3的基因型為XAXa×XAY,后代雌果蠅均為正常眼、雄果蠅有正常眼和無眼;若無眼性狀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Ⅱ-2和Ⅱ-3的基因型為Aa×Aa,后代雌蠅、雄蠅既有正常眼也有無眼;若無眼性狀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Ⅱ-2和Ⅱ-3的基因型為aa×aa,后代雌蠅、雄蠅都只有正常眼。
【參考答案】(1)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伴Y染色體遺傳? 3/8 (2)不能 無論正常眼是顯性還是隱性,子代雌雄果蠅中正常眼與無眼的比例均為1∶1 (3)Ⅱ-2(或Ⅱ-1,或Ⅱ-4)與Ⅱ-3果蠅雜交,觀察子代表型 全為正常眼果蠅,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出現無眼雌果蠅,則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無眼果蠅全為雄性,則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思考】可具體根據題干條件,選擇將基因定位于常染色體、性染色體上的雜交實驗。
1.一次雜交實驗。以XY型性別決定生物為例,若已知顯隱性的條件,可通過一次雜交實現:選擇隱性性狀的雌性個體與顯性性狀的雄性個體雜交。若后代中雌性均為顯性,雄性均為隱性,則相應基因在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上;若后代中雌性、雄性無性狀差異,則相應基因在常染色體上。也可以通過顯性雜合的雌性個體和顯性雄性個體的雜交來判斷:若后代雄性個體出現顯性與隱性性狀,雌性個體只出現顯性性狀,則基因位于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若后代雌雄個體無性狀差異,則相應基因在常染色體上。
2.正交反交實驗。在已知或未知顯隱性的條件下,正反交方案都適用。通過正交、反交,若正交、反交結果相同,則相應基因位于常染色體;若正交、反交結果不同,則基因位于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
二、基因定位的其他幾種類型
1.利用已知基因進行定位
【例2】已知某種開兩性花的植物基因型為AaBb,基因A、a位于2號染色體上,試通過雜交實驗判斷B與b基因是否也位于2號染色體上。
【答案】將該植物自交,觀察并統計后代表型。若后代性狀分離比為9∶3∶3∶1(或其變型),則B、b不位于2號染色體上;若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1或1∶2∶1,則B、b位于2號染色體上。
【解析】若B、b也位于2號染色體上,可分兩種情況分析:A與B在同一條染色體上,a與b在同一條染色體上,AaBb產生的配子為AB、a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1∶2∶1,表型比為3∶1;A與b在同一條染色體上,a與B在同一條染色體上,AaBb產生的配子為aB、A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1∶2∶1,表型比為1∶2∶1。
2.利用染色體異常個體進行定位
【例3】正常隱性(aa)個體與7-三體(7號染色體有三條)顯性純合體雜交的F1,F1三體與正常隱性個體雜交得F2。在A對a完全顯性的情況下,試根據F2表型及比例,分析A、a基因是否位于7號染色體上。
【答案】若F2性狀分離為5∶1,則基因位于7號染色體上;若F2性狀分離為1∶1,則基因不位于7號染色體上。
【解析】若A、a基因位于7號染色體上,該雜交過程為:aa與AAA雜交得到的三體為AAa,AAa與aa雜交得到的F2,基因型比例為AAa∶Aa∶Aaa∶aa=1∶2∶2∶1,表型比為顯性∶隱性=5∶1;若A、a基因不位于7號染色體上,該雜交過程為:aa與AA(三體)雜交得到的三體為Aa(三體),Aa(三體)與aa雜交得到的F2,基因型比例為Aa∶aa=1∶1,表型比為顯性:隱性=1∶1。
【例4】正常隱性(aa)個體與7-單體(7號染色體單體)顯性純合體雜交的F1。在A對a完全顯性的情況下,試根據F1表型及比例,分析A、a基因是否位于7號染色體上。
【答案】若F1性狀分離為1∶1,則基因位于7號染色體上;若F1全為顯性,則基因不位于7號染色體上。
【解析】若A、a基因位于7號染色體上,該雜交過程為:aa與A0(單體)雜交得到的后代基因型比例為Aa∶a0(單體)=1∶1,表型比為顯性∶隱性=1∶1;若A、a基因不位于7號染色體上,該雜交過程為:aa與AA(單體)雜交得到的后代都為Aa。
【例5】正常隱性(aa)個體與2號染色體缺失一小段的顯性純合個體雜交得F1,F1隨機交配得F2。在A對a完全顯性的情況下,試根據F2表型及比例,分析A、a基因是否位于2號染色體上。(注:缺失純合體致死)
【答案】若F2表型比例為3∶1,則基因不位于2號染色體上;F2表型比例為11∶4,則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且基因不在缺失片段上;F2表型比例為7∶8,則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且基因在缺失片段上。
【解析】本問題需要考慮三種可能:基因不位于2號染色體;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但不在缺失片段上;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且基因在缺失片段上。
若A、a基因不位于2號染色體,該雜交過程為:aa 與AA雜交得到F1,得到的F2基因型比例為AA∶Aa∶aa= 1∶2∶1,表型比為顯性∶隱性=3∶1;若A、a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但不在缺失片段上,該雜交過程為(缺失的染色體用“A-”表示,A-A-致死):
F2表型比例:顯性∶隱性=11∶4
若A、a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且在缺失片段上,該雜交過程為(缺失的染色體用“—”,— —致死):
F2表型比例:顯性∶隱性=7∶8
【思考】無論是利用已知基因進行定位,還是利用三體、單體、染色體片段缺失進行基因定位,均可通過假說演繹的過程進行解決,將可能的結論當作假設進行分類討論,并可利用遺傳圖解梳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