镠峪
國學公園是去過無數次的,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似乎每個角落都留下足跡,可雨天你去過嗎?
今天趕上了。下大雨,很多很多的雨水,沒過了腳踝,浸潤了褲腿,也打濕了肩頭。近年來下雨少,看好多的水,像是多年不見,有些稀奇。昨晚看天氣預報,不是說晴天嗎?有這么高的科技手段,也不準確。
關鍵是我們被擋在公園里走不了了。是的,多虧這里有長長的走廊,正宗的中國建筑,不但可以遮雨,還能讓人多處近距離地觀賞到美妙的雨天景色。
今天帶了相機,正好拍雨景。
其實,我也知道,拍攝雨景應當用慢快門,那樣會讓下落的雨滴變成一條條長長的水絲,甚至是繚繞的水霧,仙境一般,很是唯美??晌业膬墒謪s沒有那樣大的力氣托著不動,結果是照片全畫面虛化沒法使用。
固然,誰會一邊打傘一邊扛著個三腳架呢,當然那樣最好。所以今天拍到的只能是急快門,缺少動感,凝固了的雨滴。
關鍵,事先沒打算,要不做了準備也會遇到好作品的。
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和性格取向是天生的嗎?可能是吧。
讀小學時,去坦克兵團看電影,正片放映前先加演了一個短片《熊貓》,內容是探究熊貓這種動物,綱目科屬種的歸類,與哪種動物近親,它古代和現代的分布,生活習性,什么時期由肉食改為了吃竹子,野生及人工喂養,繁殖等等,還有爬樹、打秋千、抱孩子,很萌乖巧和可愛的模樣。
是這樣,文革中除了講意識形態好像對文化科學有些抵觸廢棄,實際上也是有科教片的。
后來我就天天想著熊貓,不定時的突然提起,說得太多,還惹得別人煩。這是因為我的喜好是適合做研究嗎?
好像是,有當科學家的潛質。
多年以后,去真的做科研工作的二姑家住,我房間里的床底下有一異形電扇,沒經過同意我就擅自插電了,結果電扇騰空飛了起來,我用手按,卻把一個葉片給齊跟折斷,讓電扇直接報廢。
這是我送給二姑家的見面禮嗎?喜歡做研究的就這特點,丟不丟人,真是的。
說下雨的事,這又扯到哪里去了?
不是,說的還是我的興趣愛好,喜歡搞研究呢。
當年,要從田村去往仲村,是要沿著一條小道徑直向北,翻過一座土嶺共走五里地就可到達。
在小道的南端剛上坡時,有一凹陷地,下雨后在這里的東側會形成一個水潭,被水淹沒的地里還散發著水澇地瓜的味道。凹陷地南端是往南方向上的一個順勢下坡,水流沖擊地面露出了瑣碎的巖石,而這里“嘩嘩”的小溪流水卻顯得是那樣的清澈和干凈。
我們這幾個小孩子喜歡去到那里,用泥巴做墻堵壩讓水位升高,在泥壩中間扎一孔洞,水就會變做一個弧形水柱噴流出去,真的好玩。
我有個奇異想法,如果水很多,我們把泥墻加高,水流是不是會噴得更遠?那可有得玩了,這只有等到下雨天,再去試試看。
這天雷雨交加,雨點很大,盼望的日子終于到了。我叫上幾個小伙伴就往村外跑,要去到那里做研究,就看水流噴多遠。
這時母親老遠在呼喊,“干什么,回家,趕快回家!”我當做沒聽著,繼續冒雨快跑。
事不湊巧,雨很快停了,我們到了坡前,也沒見發大水,研究不成功。
我回到家,母親正在院子里收拾容易被雨淋濕的東西。
見我進門,母親拿一細棉槐條子照我腿上猛抽過來,邊打邊喊:“下雨,不趕快回家拾掇天井,往外跑什么,跑什么,跑什么。??!”
我穿著短褲,條子直接打到皮肉上就是條條紅道子,很痛很痛,我豬叫一般哭著嚎著逃了出去。
對于從小不知顧家的人,就是該打,你以為真的能成為科學家?再說了,下雨天,這是屬蛤蟆的,故意去野地里讓水澆,蛤蟆不感冒,人也不感冒!
今天下雨,我們又往外跑,跑到公園里去,遭雨淋濕,頭發滴水,鞋子也浸透透的,走路“鼓囊”“鼓囊”響。
母親上了年歲,人老了,也管不動了,可我自己卻還是那個毛病。
202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