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飛
我妻子是獨生女兒,我們婚前岳母曾跟我說:“一個女婿半個兒。以后春節你們去你爸媽那兒,中秋節來我這兒;平時周末陪你父母,小長假來陪我們。”我一口答應了。
婚后不久就是中秋節。一大早我媽就高興地打電話給我:“小飛,你們幾點回來吃飯?你爸一大早就買了可多你們愛吃的菜。”我歉意地說:“媽,你和我爸少做幾個菜吧,我們今天去她媽家吃飯。”我媽“哦”了一聲,把電話掛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放下電話試探著問妻子:“你看,我爸媽都備好菜了,咱不回你家可以嗎?”妻子眼一瞪:“當初你是怎么答應我媽的?”我只好乖乖隨她去了岳母家。
之后幾年,我沒再提過異議,中秋節都去岳母家過,一直到我女兒出生。
有了孩子后,我爸媽來我家幫我們帶。平時倒好,一家人其樂融融,可一到中秋節,本該闔家團圓的日子,我和妻子卻要帶著女兒去岳母家,扔下我爸我媽在家,我心里就很不舒服。我曾跟妻子建議在家過節,被她拒絕。今年中秋節,女兒有些感冒,妻子仍堅持去岳母家。吃飯時,女兒吵著要吃奶奶做的鹵雞肝,被妻子吼了幾句。女兒委屈地哭了起來。我借機對妻子發泄不滿:“在家好好的,非要折騰孩子……”岳母聽了臉色有些難看,節日的喜慶氣氛蕩然無存。
回家后,妻子賭氣不理我,我也懶得哄她。就這樣,我倆陷入冷戰,直到國慶節。那天,妻子異常殷勤,下廚做好了早飯,對我父母說:“爸、媽,我們國慶節放假了,也給您二老放個假,出去玩玩、會會朋友,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我爸媽聽了先是面面相覷,接著就滿口答應了。
吃過飯,我爸媽說出去遛遛,識趣地走了。妻子對我說:“咱去我媽家吧。我跟爸媽約好了去動物園玩。”我不理她,她不耐煩地催促,我憋在心里的火氣壓不住了:“你為什么沒想到帶我爸媽去玩?平時他們幫咱們看孩子、做飯、打掃衛生,沒個空閑的時候。咱倆平時工作忙,現在好不容易放幾天假,不應該帶他們出去轉轉嗎?”妻子說:“他們可以自己出去玩啊。不是給他們放假了嗎?”我懟她:“我爸媽在你眼里是保姆嗎?有付出勞動的義務,沒有享受天倫之樂的權利?你有沒有想過,我爸媽其實也想和兒子兒媳孫女去逛動物園。”我的話有些扎心,但話糙理不糙,妻子被觸動了,訕訕道:“那你說咋辦?”我說:“把你爸媽接來,四位老人咱們一起陪。女兒一天天大了,以后每逢小長假要上興趣班,我們哪有時間去你爸媽家度假?把四位老人約在一起過節,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妻子沉思許久,來了句:“我和我媽溝通一下。”十幾分鐘后,妻子打完電話跟我說:“我爸媽等會兒來。”就這樣,那天我和妻子帶四位老人游覽了附近許多地方,大家都玩得挺開心。岳母臨別時對我說:“小飛啊,以后過節別去我家了,我們來你家,還是人多過節更熱鬧。”
從那以后,我和妻子就過節的事達成一致:把老人約到一起,就在我家過。
點評:每逢節日,父母總希望子女能陪在身邊,這讓很多獨生子女小夫妻顧此失彼。弈先生把老人接到身邊一起過,可謂兩全其美,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