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
因工作環境污染,女工罹患白細胞減少癥。但在維權過程中,傷殘等級評定卻遇到了難題。
女子被確診為職業病,向公司索要人身傷害賠償時卻遇到難題——鑒定機構無法鑒定其傷殘等級
現年41歲的曹芹,老家在湖南省慈利縣農村。2015年6月,曹芹帶著7歲的女兒跟隨丈夫萬勇到東莞市打工,進入一家不銹鋼制品公司(以下簡稱不銹鋼公司)的包裝車間干活。
公司生產的不銹鋼制品,都會用三氯乙烯、酸洗鈍化膏等化學品進行表層處理。因為這些化學品里存在有毒有害物質,包裝車間為工人提供了一次性口罩。但一忙起來,工人們常常忘記戴上。
從2020年6月5日開始,曹芹一直感覺頭痛、眩暈、惡心,且很疲憊。但為了多掙點兒計件工資,她沒有將此事告訴任何人,硬扛著繼續工作。6月22日早上,曹芹醒來,感覺渾身無力起不了床,有些害怕。丈夫萬勇看她渾身發抖,一摸她的額頭燙得嚇人,趕緊將她送到了醫院。
曹芹在東莞市第六人民醫院住院治療了15天,病情得到控制。出院診斷意見為疑似職業性苯中毒,醫囑暫不宜從事苯作業。曹芹遂中止上班。之后,職業病防治中心給出結論,曹芹為職業性慢性中度苯中毒(白細胞減少癥)。2020年12月10日,經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曹芹為工傷。從12月22日起,曹芹在職業病防治中心又住院治療了21天,出院時醫生叮囑她不宜從事苯作業,需要在家休養。
不久,東莞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和《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國家標準,評定曹芹的勞動功能障礙等級為五級,生活自理障礙等級為未達級。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于2021年5月20日向曹芹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9萬余元和住院伙食補助1050元。
歷經兩次住院治療,曹芹對白細胞減少癥有所了解。該病癥雖不必然導致白血病,但會使身體免疫功能受影響;治療該病是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需要花費不少錢。想到女兒將要在東莞上民辦初中,學費不便宜,曹芹和萬勇感到壓力很大。夫妻倆決定向不銹鋼公司索要人身損害賠償。可是,曹芹的傷殘申請很快就被告知不予受理,理由是“職業性慢性中度苯中毒”系中毒性血液病,在《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中尚無相對應的鑒定條款,鑒定機構難以完成委托事項。
一審:參照勞動功能障礙等級確定原告的傷殘等級
曹芹、萬勇到不銹鋼公司交涉賠償事宜,公司負責人給出答復:公司為曹芹繳納過社保,社保部門已經支付過她傷殘補助金等費用,因此公司不再承擔她的人身損害賠償責任。
2021年7月27日,曹芹向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遞交了訴狀,主張不銹鋼公司支付其殘疾賠償金、住院伙食補助、營養費、交通費及其未成年女兒的生活費等合計62萬余元。
曹芹訴稱,因工作場所存在環境污染,導致她患職業性慢性中度苯中毒,被評定為五級勞動功能障礙。工傷賠償不足以彌補她的損失,根據損失填平原則及公平原則,不銹鋼公司應當給予她相應的民事賠償。
不銹鋼公司辯稱,曹芹在工作期間,不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因此她患職業性慢性中度苯中毒,自身也有責任。且社保機構已賠付過她相關費用,她不應重復索賠。此外,曹芹沒有根據《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進行傷殘等級評定,故要求對曹芹的人體傷殘程度進行鑒定。
法院經審理認為,曹芹在與被告存在勞動關系期間被診斷患職業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58條的規定,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因此,曹芹在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后,仍有權向用人單位請求人身損害賠償。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不銹鋼公司應建立健全勞動衛生制度,減少職業危害。可不銹鋼公司雖在工作期間為職工提供了安全防護用品,但未舉證證明已建立足以避免職工在工作期間遭受傷害的勞動保護措施和職業健康檢查制度,亦未舉證證明原告對自身罹患職業病存在過錯,不銹鋼公司應對曹芹受到的損害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法院指出,不銹鋼公司提出傷殘程度鑒定的申請,但未提供證據證明該項鑒定具備可行性,曹芹則提供了廣東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不予受理情況說明函》。在鑒定機構無法適用《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進行鑒定的情況下,應參照勞動功能障礙等級確定原告的傷殘等級。
2021年12月25日,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不銹鋼公司全額賠償曹芹各項損失共56.94萬元。
二審:一審判決并無不當,應予以維持
不銹鋼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稱本案并非勞動爭議糾紛,用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的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一審法院應該根據《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去計算曹芹的賠償,若曹芹在本次傷害中無法適用《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應當認定為無傷殘等級,不應依照五級傷殘計算各項費用。此外,一審法院僅根據職業病的認定資料認定侵權事實,完全減輕了曹芹不按照規定佩戴口罩等防護用品導致其患職業病的責任,認定不銹鋼公司承擔全部過錯,沒有依據。
針對不銹鋼公司的上訴意見,曹芹答辯,她罹患職業病,勞動能力構成五級傷殘,受到的傷害客觀且明顯。職業性慢性輕度苯中毒系疾病,不是外傷致殘,而《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標準中無對應條款可適用。因為《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在制定過程中將工傷情形除外,因此不能適用《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鑒定的原因不能歸咎于曹芹。喪失勞動能力程度和傷殘等級并不是并列關系,在傷殘等級無條款可鑒定的前提下,應當按勞動功能障礙計算殘疾賠償金。
審理期間,曹芹還提供證據證明,不銹鋼公司為節省成本發放的是一次性口罩,而非防毒口罩。不銹鋼公司沒有按規定提供符合職業病危害防護要求的勞動保護用品。
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在職業病診斷過程中,雙方共同確認曹芹在工作過程中接觸到了有害物質,從而導致她罹患職業病。不銹鋼公司工作場所存在苯系物屬于環境污染的情形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229條規定:“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此本案職業病造成損害應當由不銹鋼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同時,曹芹已提交《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證明其罹患職業病與不銹鋼公司存在因果關系,而不銹鋼公司未提交任何證據證明已健全職業病危害防護制度和落實職業危害防護措施,作為市場經營主體,其以盈利為目的卻不能從源頭上消除和控制職業病危害,依法應當承擔本案職業病危害責任。且不銹鋼公司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曹芹對患職業病存在過錯,因此也不存在減輕其法律責任的情形。
另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230條的規定:“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發生糾紛,行為人應當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曹芹被診斷為職業性慢性中度苯中毒,東莞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對其病情鑒定為勞動功能障礙等級五級,曹芹也申請鑒定機構參照《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進行鑒定,但因無相對應的鑒定條款導致鑒定機構不予受理。在此情況下,一審法院參照勞動功能障礙等級確定曹芹的傷殘等級,并按該傷殘等級計算各項費用,均無不當。
2022年3月10日,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不銹鋼公司的上訴,維持原判。
2022年8月3日,不銹鋼公司依據生效判決履行了賠償義務,曹芹從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領取了56萬余元賠償金。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