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博


在蒙古高原的額仁大巴蘇發現了一個竊蛋龍,它在一堆原角龍的化石附近,而且正在一堆化石蛋上,由于當時的技術條件有限,認為這條龍正在偷取原角龍的蛋,美國中亞考察隊領導者奧斯朋博士給它取名為竊蛋龍,并一直沿用。
但竊蛋龍真的是靠偷蛋為生的嗎?其實,并不是這樣的。
在蒙古高原額仁大巴蘇的黃昏,一頭寧死不屈的竊蛋龍被數十頭原角龍圍攻致死,而它屁股底下的蛋已經露出了一頭小竊蛋龍的腦袋……
一天早晨,陽光非常毒辣,曬在身上就像進了蒸爐一樣。此時一群原角龍正在做窩孵蛋,它們和影視巨星三角龍同屬角龍科,但是它們可不像三角龍那么出名,也沒有三角龍那樣的長長的、鋒利的角。但是它們也不需要那些角,因為在額仁大巴蘇高原上幾乎沒有生物能威脅到原角龍群。
此時,一頭長著高高的額頭,渾身披著羽毛,身高達到三米的生物在巨石后面躲躲閃閃,沒錯,它就是今天的主角竊蛋龍。
它嘴里含著一只活蹦亂跳的壁虎,一口就把那只壁虎吃進了嘴中,然后謹慎地觀看著那些原角龍下蛋。
原角龍下完蛋后會大量的流失水分,所以它們要趕緊去補充水分以及補充自身的狀態,去吃草和喝水。
原角龍群離開后,竊蛋龍攝于原角龍的威懾,它謹慎地在一個個窩的旁邊涉足。此時的竊蛋龍正在想到底要不要在附近產蛋,因為竊蛋龍在額仁大巴蘇草原是沒有任何地位可言的,它們只是被動挨打的生物,除了捕食那些小蜥蜴外,偶爾也會偷幾顆蛋來提高一下生活質量。
竊蛋龍最后做好了決定,它銜來了樹枝石頭,然后它又刨了一個洞,在洞內鋪上了樹枝和石頭,然后在上面鋪上大片的葉子,這就是未來小竊蛋龍的安樂窩了。
這頭竊蛋龍做好一切準備后,開始產蛋,一顆又一顆的龍蛋從竊蛋龍的身體里流出來,那一顆顆蛋的后面都是這頭竊蛋龍的所有心血,而當這些龍蛋長大成龍后,將會是延續竊蛋龍家族的重要關系。
龍蛋都準備好后,竊蛋龍在龍蛋上面又鋪了一層樹葉和沙子用于保暖,因為竊蛋龍本身是不會孵蛋,所以只能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來幫助它孵蛋。
此時原角龍已經回來了,它們看著竊蛋龍在此地,以為是竊蛋龍正在偷竊它們的蛋,非常憤怒,一股腦地沖了過去。此時竊蛋龍還沒有反應過來,守護著自己的窩,拼命擊退那些原角龍,可是那些原角龍怒火中燒,在竊蛋龍的頑強反擊下,竊蛋龍被原角龍踩了碎片。
沒錯,這就是竊蛋龍,它們并非是偷竊龍蛋的小偷,雖然也有時候偷竊龍蛋,但是它們偷蛋的數量太少了,就算是我們最常見的迅猛龍,偷蛋的數量也比竊蛋龍多出好幾倍。
但是這個時候就有人疑惑了,既然竊蛋龍不偷蛋,為什么叫竊蛋龍呢?其實在我國科學家剛知道這個名字的時候也以為竊蛋龍是偷蛋的。經過他們對這類恐龍的進一步考察才明白事情的真相,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將竊蛋龍這個名稱給注銷掉,那么事情到底是什么樣的呢?首先要詳細的講訴竊蛋龍的資料,竊蛋龍,似鴕鳥,有鳥一樣的尖嘴和尖爪和長長的尾巴,因此被生物學家視為是所有恐龍中與鳥類最相似的種類。
1923年,一支來自美國的中亞探險隊在蒙古地界中,在一堆原角龍化石附近發現了一堆化石蛋,而根據當時的初步鑒定,這些是原角龍的化石蛋,而在這些化石蛋旁邊又存在著一具不知名的恐龍類化石,科學家認為這副化石恐龍有竊蛋的嫌疑,于是就向國際申請備案,將竊蛋龍的名稱定了下來。
后來1993年,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專家馬克教授來蒙古高原考察,并且發現了完整的恐龍胚胎化石。研究的結果是,這個胚胎是竊蛋龍的。他還發現這枚有胚胎的恐龍蛋化石與60年前發現的被竊蛋龍壓在身下的恐龍蛋化石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那些卵不是原角龍的,而是竊蛋龍自己的,如此一來,它偷吃原角龍蛋的假設也就不成立。
但是,為什么不把竊蛋龍的名字更改過來,是因為根據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竊蛋龍的名字是不能改變的。
這就是背負了70年罪名的“小偷”,終于沉冤得雪!
指導教師:武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