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有鵬 王晨宇
專家表示,僅僅依靠這一制度來解決“說情風”問題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按程序和規則辦事,讓所有辦案人員都可以依規執行。
“請勿打探、過問、干預安全生產執法案情……否則我們將如實記錄報告。”
2022年8月,江西南昌市應急管理局“防止說情打招呼”的提示彩鈴正式上線,有41部固定電話和116部移動電話設了新的彩鈴。南昌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防止辦“人情案”,他們還專門出臺了一份對說情打招呼實行報告備案的暫行規定。
對說情打招呼實行報備的做法先在司法系統實踐。后來,報備制度開始在政法系統之外的部門推行。
南昌出臺相關制度之前,浙江在2022年3月出臺《領導干部接到請托事項記錄報備制度(試行)》,浙江新聞網報道,這是首次在省級層面出臺請托報備制度。
“兩條線”
浙江的請托報備制度出臺前,浙江官場上有多名高級官員落馬。2022年1月26日,杭州市委原書記周江勇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在關于周江勇違紀違法問題的通報中,就有“應私營企業主請托違規選拔任用干部”的表述。
2022年3月28日,浙江省委辦公廳正式印發請托報告制度。該制度的適用對象除了各級機關、群團組織、事業單位、國企、高校等單位中縣處級副職以上干部外,還包括四級調研員、六級職員及相關層次職級以上的干部。并且,制度特別說明,以上范圍內的領導干部已退出現職、尚未辦理退休手續的,也將被納入。
具體怎么報備?制度要求領導干部在接到請托后,要在規定時間內填寫《記錄表》,并向所屬黨委匯報。杭州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領導干部的請托記錄走組織條線和紀委條線,根據干部管理權限處置”,黨委(黨組)在收到報備表后,根據不同情形分類提交對應的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人事)部門。
公開報道中,司法系統說情、打招呼的情況不少。2022年8月12日,中央政法委通報7起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案例,大部分與請托有關,包括甘肅省檢察院林區分院原檢察長陳其功曾接受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的請托,干預插手6起司法案件的處理。
“三個規定”落地并不順利
早在2003年,報告請托干預案件情況的制度已在司法系統內推行。當時這項制度也誕生在浙江。溫嶺、三臺、青田等地的檢察院都制定了說情報告制度,要求檢察人員將可能影響司法公正的說情、打招呼的具體情況向組織逐級報告。
更成體系的規定誕生于2015年。國辦、中央政法委、“兩高三部”印發了“三個規定”,從領導干部、司法機關內部人員、案件相關人員三個角度出發,要求司法人員對過問、插手、干預司法的情況要記錄,并向本單位紀檢監察部門報告。
不過,“三個規定”的落地并不順利。2019年最高檢在系統內巡視中發現,一些地方檢察機關主動記錄的報告基本為零,但很多案件中確實存在干預、插手具體案件的情況。“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來請托、說情的大多都是關系要好的。”福州某檢察院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雙方都不愿意自己被登記進系統。”
隨著2020年啟動“狠抓三個規定落實”專項行動后,情況發生了變化。僅2021年,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就記錄報告有關事項16.2萬件。
多部門出臺規定
很顯然,請托現象不只存在于司法系統。2005年,在審理原國土資源部部長田鳳山時,法院就查明田以其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收受賄賂達400余萬元。
為治理各種請托,紀檢部門也作過一些探索。2012年,中共濟南市紀委、濟南市監察局制定了關于實行執紀辦案說情報告制度的暫行規定。2019年,天津、陜西等地的紀委監委也針對請托行為制定了相關規定。陜西省紀委監委出臺的相關規定提出,誰來打聽、打聽了什么都要悉數記錄在案、全程留痕。
與此同時,各地政府部門開始出臺請托報告制度。
2016年,福建省審計廳和四川省統計局相繼出臺規定。在四川省統計局出臺的規定中,強調了對于干預行為記錄的保存,利用手機短信、微信、微博、電子郵件等方式的,需要將電子數據轉化為紙質資料;如果是電話、面談的方式,“能夠錄音錄像的應當留下音像資料”。
南昌市應急管理局此次建立報告備案制度,直接原因是2021年該市應急系統存在“檢查多,處罰少”的現象。
南昌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相關規定的使用對象集中在執法人員,拒絕接到的“招呼”后,還需在48小時內如實上報,交紀檢部門備案。
作為具備執法權的政府部門,應急管理局經常面臨說情壓力。“要求給被調查企業特殊關照,請調查人員私下會見被審查人,或為被調查人員轉遞設計立案調查工作材料的。”
南昌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其中有的請托的出發點是基于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希望減輕處罰,但還是需要堅持原則,公平執法。
讓報備人吃下定心丸
當這項規定從政法領域進入行政領域,又該如何解決“不敢報不愿報”的問題?南昌市應急管理局的做法是,執法人員如實記錄領導干部違規干預執法活動的情況,相關的內容和報告人將予以保密。如果不記錄或不如實記錄,達到兩次及以上,那么相關執法人員將會受到紀律處分。另外,如果是領導授意不記錄,將追究相關領導責任。
但在推進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困難。福州市某檢察院工作人員稱,雖然對違反了“三個規定”的執法人員,在評先評優的考核中采取“一票否決”,但關鍵在于,“這類違反規定的情況很難主動發現,往往是通過案件倒查才知道違紀者遇到說情、打招呼而沒有報告。”
記者注意到,從2021年9月至今,中央政法委分4批向全社會公開通報26個違反“三個規定”的典型案例,其中多起都是通過案件倒查形式發現的。
上述福州市某檢察院工作人員透露,“三個規定”落實情況的考核都是通過“賽數據”進行,“數量說多了不行,說少了也不行”。換言之,數據說多了說明打招呼的人太多了,說少了說明不誠實。但現實情況是,“院里每年案件都上萬件,不可能沒有人來打招呼的。”除此之外,還存在更加隱性的打招呼情況。
“要讓報備人吃下定心丸。”在落實請托報備制度上,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莊德水提出,其中一點是要嚴格保密。要對報備人員和報備信息實行單線匯報,甚至不實名報備的措施,提高報備信息保密等級。
“僅僅依靠這一制度來解決‘說情風問題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按程序和規則辦事,讓所有辦案人員都可以依規執行。”在莊德水看來,如果都是按程序處理,“那說不說情就沒那么重要了”。
摘編自《南方周末》2022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