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展樹 李金章
摘 要 為了篩選出適合甘肅省慶陽市蘋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用藥模式,減少農藥使用量,提高果品產量和品質,慶陽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特開展蘋果全生育期病蟲害綠色防控試驗示范。結果表明:1)通過運用物理生物防治、生物藥劑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的示范區實施效果優于常規施藥防治示范區,全年農藥施用次數減少5次,藥劑種類及用藥量明顯減少,其中生物源、礦物源農藥使用量增多,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2)病蟲害防治效果顯著,果品品質、產量和經濟效益得到提升。
關鍵詞蘋果;全生育期;病蟲害;綠色防控;甘肅省慶陽市
中圖分類號:S436.611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7.028
“十三五”以來,蘋果產業已成為國家產業扶貧的重要支柱產業,對推動農業經濟轉型跨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大意義[1]。甘肅省慶陽市作為我國主要的旱作農業生產區之一,蘋果栽植歷史久遠,集聚了蘋果生產的多種資源優勢,是我國鮮食蘋果的最佳適生區,是全國優質晚熟蘋果生產基地,是綠色、有機、優質蘋果的重要產區,具有“中國優質蘋果之鄉”的稱號[2]。近年來,慶陽市以“發展現代果業、助推鄉村振興”為目標,依托資源稟賦,結合區位優勢,堅持高起點謀劃、全方位整合、高標準建設、全產業鏈發展,大力推廣“三方聯動、‘三變推動、品牌帶動、黨建促動”的“331+”蘋果產業發展模式,擴大蘋果栽植規模,實施標準化生產,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蘋果基地和世界領先、國內一流的脫毒苗木繁育基地,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產業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3]。據《2021慶陽年鑒》統計,2020年慶陽市蘋果種植面積4.766萬hm2,產量達50.72萬t,蘋果種植覆蓋“百鄉千村”,產業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但是,蘋果病蟲害的發生逐年加重,嚴重影響了果品產量及品質,制約了蘋果產業可持續發展[4-5]。
經過慶陽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多年連續調查,基本明確了近年來慶陽蘋果由真菌和病毒等病原物引發的侵染性病害有27種,其中蘋果樹腐爛病、以褐斑病為主的早期落葉病和銹病成為慶陽蘋果重點防控的三大侵染性病害。通過對慶陽蘋果園害蟲的系統調查,經鑒定害蟲、害螨有231種,其中蚜蟲類、螨類、卷葉蛾類(含潛葉類害蟲)已成為目前蘋果重點防控的三大蟲害。在蘋果生產中農戶過分依賴化肥、農藥和化學制劑等增產技術,同時存在施藥技術落后、盲目濫用農藥、農藥利用率低等現象,導致果園土壤和空氣污染嚴重[6],影響了果品質量安全與生態環境安全,嚴重制約著蘋果產業的健康發展[7]。為了有效防控病蟲害、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指導果農科學施藥、推廣應用綠色防控技術,2021年慶陽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開展了蘋果全生育期病蟲害綠色防控防治試驗示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21年3—11月在慶陽市西峰區肖金鎮芮嶺村大唐林果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矮化密植蘋果園進行。試驗地海拔1 270 m,氣候溫和,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9.7 ℃,年平均降雨量560 mm,年均日照總時數2 449.8 h。果園于2014年春季定植建園,面積20 hm2,栽植蘋果品種為煙富3號、煙富6號、新2001。根據調查,果園常年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有腐爛病、銹病、褐斑病、斑點落葉病、果銹病、蚜蟲、螨類、金紋細蛾等。
1.2?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2個處理,分別為綠色防控示范區,示范面積0.667 hm2;常規防控示范區(對照),示范面積0.667 hm2。試驗中綠色防控示范區、常規防控示范區用藥方案見表1,其他田間管理措施一致。從4月開始施藥,至9月底結束,噴藥器械為果園油動彌霧機,嚴格按照方案設置和農藥使用要求進行。試驗中嚴格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防控策略,以“秋施基肥+果園生草+樹干涂白+冬春清園”為基礎,開展了蘋果全生育期病蟲害綠色防控與常規防控防治試驗示范。
1.3? 病蟲害發生情況調查
在2021年9月20日、10月22日兩次對示范園內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了調查。每個小區采用五點式取樣法選5個點,每點調查1棵樹,每棵樹分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各調查50個葉片、10個果實,記錄病蟲葉(果)數,并計算病蟲葉率和嚴重度。
1.4? 果實品質調查
2021年10月22日果實成熟時,每個小區隨機選取10個果實,測量果實單果重、橫徑、縱徑、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橫徑、縱徑用游標卡尺以“十”字交叉法測量,并計算果實果形指數(果形指數=縱徑/橫徑)。單果重用電子秤稱量。硬度用便攜式硬度計測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測糖儀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蘋果病蟲害防治效果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綠色防控示范區、常規防控示范區防控病蟲害效果均較好,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有銹病、褐斑病、果銹病、蚜蟲等,且發生程度輕,其他病蟲害發生較少。綠色防控示范區與常規防控示范區(對照)相比,對斑點落葉病、蚜蟲防治效果極為明顯,病蟲害發生率為零,而常規防控示范區(對照)分別為2.4%、2.5%;對銹病、果銹病防治效果很好,分別為1.25%、2%,比常規防控示范區(對照)分別減少4.54個百分點、20個百分點;但對褐斑病預防控制效果一般,僅為14.3%,但比常規防控示范區(對照)減少8.5個百分點。
2.2? 不同處理對蘋果品質的影響
從果實外觀看,綠色防控示范區蘋果果面光潔,著色鮮艷,表皮果點小,商品性高,而常規防控示范區(對照)蘋果果面光潔度一般,著色暗紅,表皮果點較大。從表3可知,綠色防控示范區、常規防控示范區根據果實測定的橫徑值、縱徑值計算出的果形指數均較好;綠色防控示范區單果重為218.3 g,比常規防控示范區(對照)202.1 g增加16.2 g,增幅為8.02%;與常規防控示范區(對照)相比,綠色防控示范區果實硬度有所增加,硬度為8.41 kg·cm-2;綠色防控示范區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12.56%,比常規防控示范區(對照)11.35%增加了1.21個百分點。
3? 小結
本試驗結果表明,綠色防控示范區與常規防治示范區相比,藥劑種類及用藥量明顯減少,其中生物源、礦物源農藥使用量增多,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全年共計施藥7次,比對照區的12次減少5次,整體成本有所降低,避免了產品污染和環境污染。綠色防控示范區病蟲發生種類、發生程度均少于常規防治示范區,主要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對銹病、斑點落葉病、果銹病、蚜蟲顯示出良好的防治效果。收獲后果實外觀和產量顯著提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增加,優果率高。
明廣增等研究發現通過蘋果綠色防控藥效試驗,果園用藥種類、用藥量明顯減少,防治成本有所降低,產量、產值、商品果率均得到提升[4]。肖方紅研究發現,通過重點推廣應用燈光、性信息素、蘋果套袋和高效低毒農藥施用等蘋果綠色防控技術,可減少農藥使用次數、使用量,避免農業環境污染,極大地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8]。陳國亮等開展蘋果多種綠色防控措施應用示范發現,示范區綠色防控技術實施效果比傳統防治區要好,其化學農藥施藥次數、使用量、用藥品種均明顯減少,病蟲害防治效果達96.57%[9]。寧殿林等發現通過開展蘋果全生育期病蟲害綠色防控藥劑組合示范,有效控制了病蟲為害,提高了蘋果產量、品質[10]。以上試驗研究結果與本試驗研究結果相似,通過使用物理、生物等蘋果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全年農藥施用次數、藥劑種類及用藥量明顯減少,病蟲害防治效果顯著,蘋果品質、產量、效益均有所提高,對實現蘋果產業提質增效、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為今后示范與推廣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張向霞.甘肅省慶陽市特色產業精準扶貧研究——以蘋果產業為例[J].商場現代化,2017(5):240-241.
[2]? 李楓,席忠誠,馮小虎.三個柱狀蘋果品種在甘肅慶陽的引種栽培試驗[J].西北園藝(果樹),2021(6):49-51.
[3]? 張國勇,張文政.隴東地區村莊蘋果產業發展探析——以慶陽市郭堡村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21(31):27-29.
[4]? 明廣增,周鳳闖.蘋果病蟲害綠色防控藥效試驗[J].果樹資源學報,2020(1):12-14.
[5]? 馬杰,王盛琦,胡同樂,等.蘋果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效果評價[J].河南農業科學,2018(12):90-95.
[6]? 王龍剛,蔣成芳,劉興元,等.隴東旱塬蘋果果園農戶生草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J].草業科學,2017(12):2584-2590.
[7]? 庾琴,范仁俊,劉中芳,等.霧滴密度、藥液量和器械對蘋果全爪螨防效的影響[J].果樹學報,2016(1):81-87.
[8]? 肖方紅.凌源市蘋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J].農業科技通訊,2019(6):332-333.
[9]? 陳國亮,黃小靜,尚國藩,等.天水市蘋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應用[J].中國植保導刊,2015(1):42-45.
[10] 寧殿林,王亞紅,陳宏,等.蘋果全生育期病蟲害綠色防控藥劑組合示范[J].中國植保導刊,2013(10):59-61,25.
(責任編輯:敬廷桃)
收稿日期:2022-04-07
基金項目:2020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慶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蘋果提質增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QNKB2-3)。
作者簡介:宋展樹(1991—),男,甘肅慶陽人,碩士,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