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1193萬名報名參加高考的學子中,很多人都認識了一個騎著“扭扭車”的男孩。
因為先天患有成骨不全癥(又稱“脆骨病”),來自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的張亮從小就如同“瓷娃娃”一般,一個擁抱、一個大笑、蹬蹬被子就可能讓他骨折。由于失去了獨立行走的能力,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三,“扭扭車”一直是張亮的代步工具。
另外,張亮從小的經歷也讓人揪心不已:幼年患病,兩歲時就由爺爺奶奶照顧;等他長成了“大孩子”,“脆骨癥”帶來的頻繁骨折,讓他的身高只有同齡人的一半;在季節變換或是氣溫突變的時候,疼痛幾乎令他失去知覺,課堂上如果疼得受不了,他就用力咬住鉛筆……
“從小到大骨折了那么多次,我已經習以為常了。關于疼痛的記憶,我想應該集中在小時候,因為小孩子對疼痛特別敏感。我記得有一次大腿骨骨折,只要呼吸一下就痛得揪心,當時沒辦法,只能吃止痛藥來緩解。我奶奶告訴我,在我兩三歲的時候,每個月一次骨折基本上是逃不掉的。但我們畢竟是農村家庭,如果一骨折就去醫院打石膏,我們承擔不起這樣的開銷。好在奶奶心靈手巧,她摸索出了用夾板和紗布幫我消炎止疼的土辦法。我的骨折有一個特點,就是愈合速度特別快,在家靜養大概半個月就能好,所以后來遇到骨折的情況,奶奶就用土辦法幫我處理。”張亮說。
因為身高只有1米3,所以學校老師問過張亮要不要給他提供矮一些的桌椅,但張亮拒絕了,因為他發現在屁股下面墊幾本書,就可以用和其他同學一樣的課桌和板凳了。“這么多年來,我一直是以正常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就比如,在運動會上,張亮雖然無法作為運動員在跑道上奔跑,但他會去做檢錄員,并協助做一些運動員的服務和保障工作。在學校舉辦一些文藝晚會之類的活動時,他也經常參與相關的策劃和籌備。業余時間,張亮還喜歡攝影和網絡游戲,他自己攢錢買了一臺單反相機,還一個人去杭州參加了電競比賽。
高三時,張亮的左手依舊打著夾板,也還綁著白色繃帶,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只能吃止痛藥緩解疼痛……雖然困難重重,但張亮仍然分秒必爭地備戰高考。每到晚上十一點半,張亮的同窗好友金緒濤幫他輔導完數學,兩個人就坐在教室門前的花壇邊,聊著理想中的大學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有人問張亮:“高中三年,苦嗎?”他回答:“把學習當作自我提升的過程是一種快樂。”
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隨著安徽2022年高考的“放榜”,張亮的高考成績也已經出爐,勤奮勇敢、樂觀豁達的張亮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考了535分,超過安徽省理科一本線44分,現已被安徽工程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
“希望上大學后可以遇見更多的人,聽到來自五湖四海的故事,經歷屬于我自己的人生。”張亮還定下了大學期間的一部分目標,如早點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加入大學的攝影社團等。高考結束后,張亮也沒閑著,他通過網絡兼職,掙了一千多元錢,給一直照顧他的奶奶買了一部新手機,他說:“我想回報爺爺奶奶的養育之恩。”
“少年人是熱血不息的光,是不畏世俗與輕狂的驕陽。”在自己的詩作《少年》里,張亮寫下了這樣的句子,對未來的生活,他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