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霜 趙蕓

國信1號是個“巨無霸”,總長249.9米,型寬45米,型深21.5米,載重量10萬噸,排水量13萬噸,內設15個養殖艙,養殖水體近9萬立方米,航速10節。排水量13萬噸是什么概念呢?2022年6月17日下水的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的滿載排水量是8萬多噸。
國信1號以“船載艙養”的模式開展大黃魚、石斑魚、大西洋鮭等名優養殖魚種養殖,設計年產高品質魚類3700噸。
那么,什么是“船載艙養”模式呢?
過去,漁民在近海拉起一排排的網箱,通過人工投喂餌料來加快養殖魚類的生長。但投喂的餌料不可避免地會進入海水中,造成近海海域環境污染。
有了國信1號這座“海洋牧場”,漁民可以將魚兒帶向深遠海,躲避臺風、赤潮等自然災害,讓它們在更加適宜的水域里生長,并依據水溫和環境變化自航轉場,選擇水溫、洋流、氣候等最合適的海域,讓魚兒始終處于適宜生長的環境中,從而快速、健康地成長。

?國信1號的養殖艙
國信1號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如何精準定位并操控它作業呢?這座“海洋牧場”擁有智慧的“大腦”——先進的船岸一體化系統和智能養殖系統。
船岸一體化系統包括衛星通信接收系統、4G通信系統、船舶狀態監視系統等,操作人員在岸上就能有條不紊地對國信1號進行遠程監控。
智能養殖系統則可以完成魚苗入艙、飼料投喂、聚集捕魚、水質調控、冷藏加工等操作的自動化作業。
如今,國信1號已開啟在南海、東海、黃海等海域之間的“游弋之旅”,首批養殖的大黃魚也即將上市。這座可移動的“海洋牧場”擴大了中國漁業養殖面積,使中國在生態開發海洋資源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國信1號智慧漁業一體化平臺

?養殖水艙的驅魚漩渦
國信1號的15個養殖艙與外界海水并非自由連通,而是在首尾各設置了兩個泵艙,通過15臺低揚程大流量離心海水泵,將深遠海優質海水從船底海底門處源源不斷抽取并注入養殖艙中,艙內的水通過底部排水管道溢流至舷側排水口完成水體交換,全天最多可實現16次換水。
另外,水體循環系統還采用多角度、多點位切向推流進水,使水流在養殖艙內形成旋轉流態,促進魚兒游動,使魚兒不做“懶惰魚”,快樂嬉戲、茁壯成長,擁有強健的“體格”。
(責任編輯 / 高琳? 美術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