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蓮塘自有它的妙處,往往呈不規則形狀,邊際模糊,就這么散漫任性地舒展著,伸到哪兒算哪兒。塘邊或有蘆葦香蒲等水生植物,或是隨意踏出來的田埂,總之,有一股子盎然的野氣。
雨后,蓮葉被洗得簇簇新,每一片都青翠欲滴,把空氣渲染得泛漾著綠意。葉上的水珠似剔透的水晶,又像調皮的小孩,滾過來滾過去,晃晃悠悠,一不小心就滾進了水里。有一片蓮葉上蹲了只小青蛙,它倒是不滾,我趕跑了它,放上布娃娃,讓娃娃“坐船”玩。心想,要是有更大的葉子就好了,我也可以躺上去。男孩們摘了蓮葉,當帽子戴,當傘撐,還折成蓮葉船,比誰的蓮葉船前進得更快。
不多久,蓮花大大方方地綻放,乳白的身子粉嫩的小臉頰,盈盈立于水中央,粉雕玉琢,讓人心生憐愛。“臉膩香薰似有情,世間何物比輕盈。湘妃雨后來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唐代詩人郭震以湘妃的天姿國色來襯托蓮荷的美好與高貴,其卓爾不群可見一斑。有個男孩的蓮葉船跑沒影了,無聊之際,竟對蓮花伸出了“魔爪”,我們大叫著制止了他,這如何下得去手呀,太不懂憐香惜玉了!
沒幾天,蓮蓬悄沒聲息地探出頭來,像蓬蓬裙,像鈴鐺,又像花灑,蜂窩狀的孔洞里躲藏著一粒粒蓮子寶寶,淡綠色,光滑如玉,吃起來鮮甜清香,那是童年記憶里的夏日味道。待入秋,便可采藕了。大人們下塘挖藕,小伙伴們在塘邊蹦來跑去,只有我安靜地坐著,睜大眼睛瞧,才發現,蓮的葉與花之下,是一根根勁道剛直的蓮稈,蓮稈下連著一節節蓮鞭,節再生節,盤根錯節,相依相連。它們向下生出須根,深深扎下去,根莖牢牢沉潛于泥濘深處……
藕可生食亦可做菜,微甜而脆。藕還可制粉,質地細膩,易于消化,有生津清熱、滋陰養血等功效。事實上,蓮的根、葉、花、果實無不為寶,皆可滋補入藥。那時候我就想,世間怎么會有這么好的植物呢,好看,好玩,還好吃。
詩人曹植夸獎蓮“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這是對蓮的最高贊賞了吧!
虞燕: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人民文學》等報刊發表作品近百萬字,著有中短篇小說集《隱形人》《理想塔》。
編輯 閆清 14533370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