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淵

在北京,亮馬河和昆玉河是傳統(tǒng)的野外戲水之地,除了野泳和皮劃艇之外,今年夏天槳板的出現(xiàn)開始讓這些河道顯得有些擁堵了。
8月最悶熱的那幾天里,朝陽公園的戶外水上運動營地中,一些穿著清涼的年輕人站在槳板上劃行。阿凱是他們中的一員,他說玩槳板最大的目標是把自己曬成健美的古銅色,最大的樂趣就是落水。為此,他還拉上自己的女友,一起體驗槳板的樂趣。女友的興致在于化好亮麗的妝容,約上攝影師來一組槳板大片。
在聚集潮流的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小紅書上,常見類似的槳板大片。在小紅書上搜索“槳板”,相關筆記超4萬篇。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小紅書平臺從2020年開始,有關槳板話題的搜索量和發(fā)布量同比增長了266.37%,2021年和2022年同比增長了575%和1068%。
在杭州擔任教練的冠景曦也發(fā)現(xiàn)了這幾年槳板的火爆。他說,從2015年接觸槳板開始,他就在小紅書等平臺上分享玩槳板的經(jīng)歷,但一直不溫不火,寫的東西幾乎沒人看。
進入2020年,他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平臺賬號兩個月就漲了兩千粉絲,自己一下子成了槳板運動的熱門博主。冠景曦記得,剛接觸槳板的時候,這個項目還屬于新興運動,每次體育總局舉辦全國性比賽,一共也就300多人參加,整個賽手群也就500人,幾乎涵蓋了當時全國所有的槳板愛好者和運動員。
冠景曦認為,槳板突然流行有特殊原因:“今年露營活動火爆,大家都到野外去玩。在野外總要找點事情做,于是就有了‘露營+的概念,比如‘露營+飛盤,在水邊是‘露營+槳板。”炎熱的天氣不再適合露營,戶外愛好者們便把重心放到戶外運動上,槳板就被保留下來,成為夏季的親水項目。
相比傳統(tǒng)的水上項目皮劃艇,槳板更容易上手,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達到初級水平。槳板不但可以搞競技比賽,還能作為休閑娛樂的方式。很多槳板俱樂部推出了親子游,還有槳板瑜伽、槳板漂流旅行,多樣的玩法讓槳板變得更親民。
除此之外,玩槳板的開銷也不是很大。中國是充氣槳板生產(chǎn)大國,價格相對低廉,兩三千塊錢就可以擁有一整套槳板設備。充氣槳板便于攜帶,涂裝非常漂亮,這也是槳板比皮劃艇受歡迎的地方。

全國槳板公開賽賽況。
冠景曦承認,類似槳板這樣突然爆火的運動有很多,但能否長久發(fā)展下去,是行業(yè)面臨的最大問題。任何一項運動出現(xiàn)愛好者井噴式增長后,肯定會有一部分人淺嘗輒止。但基數(shù)多了之后,會留下一批忠實擁躉,總體來說,槳板項目會通過今年的火爆持續(xù)發(fā)展。
槳板的魅力究竟在哪?冠景曦以自己為例,認為玩槳板是給人類提供了新的領域,“站在水上看地面,視角是不一樣的。地球上70%的面積被水覆蓋,戶外水上運動相當于給我們解鎖了70%的視野”。
還有一種說法,這些年戶外運動的興起與疫情防控、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有關。一方面,經(jīng)濟發(fā)展后,人們的消費觀念發(fā)生變化,更愿意嘗試新鮮事物,有意識地走出去,探索新的領域。另一方面,疫情防控在一定時間內打消了人們出遠門的念頭。兩者結合之下,不用走遠但能探索新的空間,戶外運動開始興起。除了傳統(tǒng)的徒步之外,露營、騎行、水上運動滿足了人的探索欲,也將人們無法遠行的心寄托在其中。冠景曦說:“走出去,到?jīng)]有屋頂?shù)牡胤饺ジ惺艽笞匀唬@是都市人的必然趨勢,疫情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絕大多數(shù)的運動是在人與自然相處過程中出現(xiàn)的,槳板的起源據(jù)說與夏威夷土著有關。夏威夷土著用木板挑戰(zhàn)風浪,試圖到遙遠的大陸去。但在荒蠻時代,槳板不能像蹴鞠那樣留下什么文字和圖畫資料。來自夏威夷的一些黑白照片里,教練站在一塊大沖浪板上,指導沖浪愛好者學習。據(jù)說這就是現(xiàn)代槳板運動的雛形,久而久之,這塊大沖浪板成為一種新的運動裝備。
槳板運動除了板之外還有槳,是一種類似于單板皮劃艇的船槳。槳板選手可以或站或跪或蹲在板子上,用劃槳來向前驅動。二者結合就是槳板。由于有沖浪板和船槳兩部分,槳板到底算是船類運動還是板類運動,一度頗受爭議。這關系到槳板規(guī)則制定和管理是屬于皮劃艇協(xié)會還是沖浪協(xié)會。經(jīng)過幾番論證,國際上現(xiàn)在將槳板認定為沖浪運動的一種,盡管玩法更接近于船槳類運動。

槳板沖浪
槳板火爆,去哪里玩最安全?怎么玩才安全?這項運動野蠻生長,也面臨著問題。
國家體育總局對槳板運動的水質要求有明確規(guī)定,不能低于三級,保證人落水后皮膚不受傷害。水流的速度和深度也有一定要求,水太淺的地方會導致擱淺,淺灘的礁石可能給參與者造成傷害。一般來說,專業(yè)的槳板訓練坐姿、跪姿,水深不能低于0.5米,站起來劃,水深不能低于1.2米。
冠景曦說:“我以前踢足球、打籃球受過很重的傷,但玩槳板不會,水是很柔軟的。不過,現(xiàn)在有些人在河道淺灘劃,其實挺危險。”他在網(wǎng)上發(fā)文章,多次提到槳板的安全問題,認為槳板本身的安全性很高,但如果不按照要求操作,就會出現(xiàn)危險。
玩槳板不一定要會游泳。按照槳板運動的要求,無論是否會水,都必須身著救生衣。親子項目中,兒童救生衣必須帶有襠帶,防止孩子從救生衣中間滑落。
冠景曦說,他每次帶愛好者劃槳板,自己都會穿上救生衣,這是一種表率。很多人不考慮野外水域未知因素太多,在野外劃槳板不穿救生衣。他曾經(jīng)見過一位愛好者的槳板突然被風吹到湖中央,劃不回來,造成危險。
選擇水域對安全性很重要。根據(jù)我國城市水道的管理制度,除了有關部門明令禁止下水的區(qū)域或水源保護地、飲用水渠等,公共水道都可以下水游玩。在公共水道中游玩時發(fā)生危險,由當事人自行承擔。這條規(guī)定在執(zhí)行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河湖管理部門為了規(guī)避責任,禁止市民在公共水域游玩。另一方面,很多公共水域沒有明確指示是否能夠下水。缺乏水上經(jīng)驗而盲目下水,容易釀成風險。這樣的情況造成了一些有人管理的公共水域禁止使用,無人管理的公共水域又可能有危險,水上運動愛好者“一水難求”。
專業(yè)的水上運動俱樂部當然是愛好者的首選,不僅有專業(yè)教練和救援條件,也有相對安全的水域。但俱樂部能容納的參與者畢竟是少數(shù),而且脫離了野外探索,使槳板這類水上運動失去了一定樂趣。
有專業(yè)人士建議,河湖管理部門應該將條件較好的公共水域有序開放,參與者持證進入,由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考核其水上技能。冠景曦說:“這就跟開車要有駕照一樣,在公共水道玩槳板和皮劃艇等項目,也應該有一定的資質。”
說到水上安全,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正在出現(xiàn),槳板開始變成水上救援工具,一些救援組織成立了槳板救援隊,國家體育總局的專業(yè)培訓中也有了槳板救援的課程。槳板救援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穩(wěn)定性,因為槳板的面積很大,比起皮劃艇、獨木舟或者一般的船,吃水更穩(wěn)定,不容易側翻。在一些城市洪澇災害的救援中,槳板還可以充當物資運輸和轉運傷員的工具。
當前,槳板愛好者集中在20至40歲之間,是年輕人的潮流運動。作為一項新興的水上運動,快速發(fā)展過程中的問題不容忽視。親水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需求,如何引導這項新興運動良性發(fā)展,需要城市管理部門和體育部門攜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