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洋潔 王寧寧


摘要:徐庶之在新疆期間,于艱難困苦中不斷進行寫生,為自己的創作積累素材,他用傳統中國畫的表現形式來表達新疆地域獨特的繪畫語言,用最能表現新疆風情的藝術語言,創作出大批新疆風情特色畫卷,并展現出能歌善舞的民族風采。
關鍵詞:徐庶之;寫生;新疆風情畫
一、引言
新疆地域浩闊且氣候多種多樣,有雪山、高原、沙漠和草原等,也有天山雪蓮、胡楊紅柳、駱駝、毛驢以及葡萄架等具有新疆地域典型的風光,對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多有益力。《我們新疆好地方》中唱道:“我們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場”,贊揚新疆這個美麗的地方,滋養了一大批描繪“新疆題材”的畫家,創作反映新疆風情的作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有一大批藝術家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參與支援新疆的建設工作,例如龔建新、牧歌、徐庶之、謝家道等人。這之中,徐庶之師承趙望云,學習趙老的筆墨技法再融入新疆地域雄渾的特色,半輩子都在進行探索新疆風情畫的創作。
徐庶之,擅國畫,“西域畫派”的創始人之一。他在新疆期間創作了大量表現新疆風情的繪畫,例如《黃沙紅柳走鳴駝》《保畜》《天山幽居》等,曾出版《天山南北集》《徐庶之畫集》等畫集。其作品《保畜》是新疆唯一參加全國首屆美展的作品;作品《帕米爾行醫》參加全國美展并由國家有關機構收藏;《耕作》組畫4幅參加全國青年美展并獲獎,作品《駝鈴敲碎萬山秋》榮獲新疆美展一等獎。
二、堅韌不拔的藝術探索
現實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藝術不僅來源于生活,也來自于生活的現實美,而現實美則可以分為自然美和社會美。自然美就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美,這些自然美的景象從古至今向來都是藝術家鐘情的題材,有了藝術創作的源泉,接下來就需要藝術家的創作能力。在這個創作過程中,藝術家得以自然為師,到真正的山水中進行觀察,以此創作出藝術美。由唐代畫家張璪提出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個藝術創作理論,是關于寫生創作的代表性言論。趙望云是徐庶之的老師,他注重藝術反映生活。作為趙望云的忠實弟子,徐庶之在藝術道路上一直秉持著恩師的教導,自他1953年來到新疆后,先后在喀什、伊犁、和田進行寫生創作,在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徐庶之不斷探索表現新疆特色風土人情的藝術語言,用深厚的真情實感進行描繪新疆風土人情的創作,從而也在創作中形成個人藝術風格。
徐庶之寫生創作藝術之路是艱辛困苦的,位于南疆的“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他去的時候正值1月,帕米爾高原天寒地凍寒風冷冽。為了解柯爾克孜族族民在冰天雪地的帕米爾高原上如何生活及放牧,徐庶之不顧天氣惡劣,人地生疏的情況下,獨自前往帕米爾高原。徐庶之此次寫生時間有六個月,經歷高原的寒冷冬天,吃面馕青稞,在大草原上到處寫生,畫牧民的生活場景和放牧,把他對新疆的熱愛、對藝術的熱忱都描繪在一張張畫紙上。作品《提水桶的婦女》是他在帕米爾高原寫生期間繪畫的,描繪了一位正在干家務活的柯爾克孜族婦女,臉上的高原紅、紅頭巾和紅衣服相互呼應,徐庶之用深紅和胭脂紅顏料來表現臉上的“高原紅”,他表述道:“在帕米爾高原只要生活一周時間,無論哪個民族、男人女人,皮膚臉頰就都會變得黑紅,顯得特別健康,這就是高原上紫外線照射的緣故。”這是只有親身體驗觀察才會發現這種細節,牧民的生活姿態、樣貌神態生動地展現在徐庶之的畫筆下。
徐庶之個人獨特的風格就是在其豐富的寫生中形成的,在1962年到1963年于和田的寫生,徐庶之的速寫作品都是用毛筆彩墨當場繪畫的。作畫過程不容修改,而畫面完整又形象生動,畫面線條流暢自如,有一定節奏感,從中可見徐庶之速寫功夫之深厚。作品《和田街頭》(圖1)描寫了和田街頭集市上的情景,有做生意的小販、來來往往的人們以及毛驢牛車,其人物用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來表現,他們的神態各異、生動多彩,畫中遠處的建筑物具有典型的新疆特色,右上方題跋寫著:“和田街頭一九六三年冬庶之速寫。”因其街頭熙熙攘攘,作畫時會有圍觀者擋住徐庶之的視線,所以這幅畫是他在房頂上畫的,積累了很多天的素材才創作出來的。有這樣扎實的速寫功底,與徐庶之在新疆的辛勤寫生是分不開的,他將自己看到的景象和對生活的情感體會相互融合,累積了成千上萬的畫稿,在不斷的考察寫生中,形成自己的繪畫特點,以至于他以后創作出一幅幅讓人驚艷的新疆風情畫大作。
三、新疆風情藝術的營造
新疆因其獨特的自然風景和多民族聚居的因素,使新疆成為畫家熱衷于藝術創作的地方,促進了新疆風情畫的產生。徐庶之的新疆國畫山水,把新疆的山水、各族人民日常生活及勞動結合在一起,表現出新疆獨有的風土人情,傳達出和傳統山水畫不同的山水畫新格局,形成個人藝術風格。
(一)人物和山水的融合
徐庶之的作品,與其他國畫家不同的就是他將人物的生活融入到大山大水中,使畫面具有獨特的新疆風情特色,突破傳統的山水畫塑造,使民族人物和自然山水完美結合,這是徐庶之在不斷的寫生考察中探索到的對新疆風土人情的創作方式。對于遼闊的草原、雄偉的山川、浩瀚的沙漠,把牧民的活動、牛羊、帳篷當作點綴放入這些山水中,營造出新疆風情藝術,使觀者得到愉快的審美體驗。
《帕米爾牧牛》是徐庶之1991年的作品,畫上的款識記述了這幅作品創作的時間及作畫原因:“帕米爾牧牛圖。山岳巍峨兮,路崎嶇,牧牛肥壯兮,情依依。一九五四年春夏時經半載,余曾在帕米爾隨柯爾克孜族逐水草而游牧。一九九一辛未于烏魯木齊延安路。庶之。”從這個款識中可以得出,這是徐庶之回憶1954年在帕米爾高原寫生時看到的柯爾克孜族族民游牧創作出來的作品。這幅作品選取角度的特別之處是給觀賞者一種視覺處于半山腰的感受,整幅作品有留白、有虛實,疏密濃淡恰到好處,不論是構圖還是筆墨語言上都體現了作者的高超水平。
(二)情與景的融合
徐庶之在不斷的考察中和新疆人民生活在一起,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因此他的作品處處透露出真實的情感,山水的營造又表現出巍峨的山勢,情與景的融合充滿了詩情畫意,既表現了新疆的風情,也反映了徐庶之樂觀豁達的情懷和高尚的情操。《天山幽境春意鬧》(圖2)這幅是以水墨為主加石青著色描繪挺拔巍峨的高山,左邊的山石,作者用濃墨干筆勾勒出蒼勁的山體,右邊用濃墨濕筆繪出山峰樹木,全山用墨得當,交替使用出干筆和濕筆,從高處奔瀉出宛如銀河的瀑布,且與兩邊重色的山體形成對比。遠處山形用淡墨淺勾,山頂上的樹木用濃墨畫出,近景細致把握描繪出歡騰的馬群渡河的場景,襯托出山體的陡峭高大。在這幅畫中,充分顯示出徐庶之對新疆獨特山水氣質的探索,以潑墨寫意和細筆抒情相融合,對比強烈而和諧統一,展示出新疆的多彩面貌。
四、徐庶之藝術風格的成因
一個藝術家如果想形成個人的風格,這勢必是需要進行長期探索的,而過程是艱難的,并且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既包含藝術家主觀方面的因素,也受到社會歷史等客觀方面因素影響。徐庶之藝術風格的形成也不外乎此。
(一)良師趙望云的影響
徐庶之是趙望云的忠實弟子,他25歲的時候就拜趙望云為師,并且住在他家里學習畫畫。趙望云的繪畫理念和藝術思想深深影響著徐庶之的創作,趙老提倡繪畫應該貼合生活,主張寫生創作,趙老新疆寫生之行帶回來的畫作,使徐庶之大為觸動,被畫中描繪的景象所吸引,從而激發了徐庶之對于新疆寫生創作的渴望。在新疆踏遍了天山南北,扎根于新疆,和新疆人民共同生活,甚至在1957年徐庶之被安排到精河縣參加勞動時,他都堅持畫畫,沒有時間也要擠出時間畫畫。在艱苦的環境下持之以恒地速寫寫生,使徐庶之為自己的創作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在這樣的基礎上,實踐著趙老對自己藝術之路上的教導,將自己對新疆的深摯情感寄托到繪畫之中,大膽地繪出新疆人民的真實生活,表現出新疆的風土人情之美,使觀者身臨其境。
(二)新疆地域特征的影響
對于一個藝術家風格的形成,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也是其重要的影響因素。“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民族文化是積累了上千年的民族生活習慣和思想文化才形成的,因其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不同,所以會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這樣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所產生的文化藝術具有獨特的韻味,藝術家是在這種積淀基礎中進行長期創作形成個人藝術特色。新疆這種獨特的歷史神韻與自然風光,使畫家們創作熱情高漲,深入研究新疆的地域文化,同時,其典型的地域性特征也會對畫家的精神氣質產生影響,從而表現在作品之中。觀者可以輕易地感受到其作品鮮明的新疆地域特色,遼闊草原、遍地的牛羊、各種形態的人物、雄偉大山還有皚皚雪山都蘊含著新疆的多彩,其整體畫面營造出一個壯麗驚艷的西域世界。《無限天地》這幅作品,徐庶之在色彩上采用大膽的處理,用石綠、石青、朱砂、赭石等顏色描繪天山的鮮綠,天山腳下描繪牧民的生活場景,整幅圖看起來情景交融,猶如《桃花源記》文中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還有《黃沙紅柳走鳴駝》《天山南北皆春色》等作品描繪的都是只有在新疆才能領略到的風土人情,這是徐庶之以新疆地域特色和當地牧民生活為源泉創作出來的西域風情特色畫卷,蘊含著對新疆深厚的情意。
五、結語
徐庶之作為出現在新疆畫史上具有影響力的山水畫家之一,稱之為新疆風情畫的開創者也不為過。在新疆這個美麗的地方進行熱愛的繪畫事業,在艱難困苦中持之以恒地寫生,為創作積累素材,把新疆自然的壯麗、民族的情趣和筆墨的意境完美融合,創作出一幅幅新疆風情的畫卷,在對新疆美術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同時,也使他的繪畫理念和方法為后學者對新疆山水畫的探索提供了啟發。
參考文獻:
[1]李開榮.從民國到新世紀:新疆美術發展態勢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
[2]徐庶之.徐庶之西域寫生[Z].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
[3]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4]張開菊.徐庶之山水畫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4.04.
[5]艾里.三昧西域寫風情——徐庶之新疆風光山水畫[J].美術,1989(02):41-45.
[6]劉玉苓.美留人間載德歸——徐庶之先生三年祭[A].“徐庶之先生藝術成就暨生平”座談會論文集[C].西安:三秦文化研究會,2005:250-252.
[7]韓文輝.徐庶之潑墨天山寫風情[J].炎黃春秋,1998(06):66-71.
作者簡介:
沈洋潔(1996.11—),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新疆藝術學院2021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現當代美術研究
王寧寧(1999.9—),女,漢族,山東德州市人。新疆藝術學院 2021級研究生 ,研究方向:現當代美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