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軍
“雙減 ”意見的出臺,改變了教育模式,讓教育回歸本質,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同時,對一線教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學,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因此,學校管理者要思考在落實“雙減”政策的同時如何及時給教師減壓,從而將課后服務做得更好,讓改革落地生根。筆者認為,只有真正地關愛教師,才能讓學校教育在減負增效、高速發展的教改道路上越走越穩,越跑越快。我校從以下五個方面做了積極而有效的嘗試。
一、開設“時間銀行”,解決教師生活中的困難
“時間銀行”起源于養老服務領域,是一種政府治理、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網上應用,服務內容包含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十大類,每個項目都標注了相應的“價格”,即“時間幣”。需要服務的市民可通過線上下單,志愿者將點對點上門服務,志愿服務時長會轉換成“時間幣”,可供后續兌換使用。
為了讓課后延時服務順利、高質量開展,學校直面教師的實際困難,借鑒“時間銀行”這種運作模式,為每一名參加延時服務的教師設立一個時間銀行賬戶,并將服務時間和服務內容折算成“時間幣”,存在“時間銀行”的存折里。當教師遇到家中老人無人照顧、孩子無人接送等特殊情況時,可以拿著時間存折到愛心銀行里,在保障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開展的情況下進行愛心支取,兌換相應的離校時間。
“時間銀行”的設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教師的壓力。學校還將教師的“時間銀行”儲蓄情況作為評選延時服務先進個人的重要條件之一。
二、關注教師心理健康,引導他們調整心態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為它不僅會影響教育教學效果,還會影響學生的心理。落實“雙減”政策后,我校定期對全體教師開展系列心理健康活動。
開設心理健康講座。我們邀請心理研究方面的專家來校開設心理健康講座。專家針對性地教授我校教師許多行之有效的減壓方法。這些具體可操作的方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師的壓力。
開展心理拓展活動。在心理拓展訓練活動中,所有教師在克服困難,完成各項任務的同時,能重新認識自我,進一步感受到團隊的力量,增強了集體意識,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際關系。
三、組建“教師之家”,豐富教師的業余生活
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為了緩解教師的工作壓力,學校想方設法建設了一個溫馨的“教師之家”。我們以教師的需求為出發點,以促進教師的發展為著眼點,用細節打動心靈,用活動凝聚力量,努力讓“教師之家”成為全校教職工的心靈氧吧。
“教師之家”配備沙發、茶幾,放置一些生活必需品。教師休息時,可以喝上一杯濃濃的咖啡,吃上一塊松軟的餅干。大家經常聚在這里,溝通交流,可以消除疲勞,增進彼此感情。校長教師懇談會、備課組教師暢享會、教師發泄不快的吐槽大會等交流活動經常在這里舉行,大家暢所欲言,盡情表達,既宣泄了情緒,又增進了對彼此的了解,讓學校更像一個溫暖和諧的家。
學校還根據教師的興趣愛好及身體狀況組建了各類興趣協會,引導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動起來,雅起來,美起來。
四、創新激勵文化,激發教師工作潛能
學校的具有人文關懷的激勵性措施,能給予教職工的精神以鼓勵,使他們成為學校質量提升、內涵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學校不僅要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還要重視教師的精神需求,大力營造激勵文化。
我們對教師進行多方面評價,評選出先進個人,具體包括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等;還定期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發布先進個人事跡,鼓勵師生和家長參與點贊、轉發,讓教師體驗到滿滿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結合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規劃,我們打造了“教師星光大道”,將所有獲獎教師的事跡展示在榮譽墻上,以此激勵全體教師努力奮進。孩子們圍在榮譽墻旁,不斷點贊老師;每到家長開放日,榮譽墻旁就圍滿了人。家長通過這面墻了解學校,了解教師。這一活動極大地激發了教師奮勇爭先的豪情,凝聚了拼搏進取的精神。
五、堅持細微關懷,提升教師幸福指數
我們堅持從細微處關懷職工。開學典禮上,師生和家長一起走上紅地毯,優雅自信地展露他們的風采。開學后,學校面向教職工開展“我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獻一策”金點子評選活動。從教師的建議中,我們也了解到一些教師的實際困難,并一一給予回復。教師每天進校時,校長會迎接他們;教師過生日了,校長會送上蛋糕與祝福;教師生病時,校長會去探望他們…… 一點一滴的關懷,匯聚成溫暖人心的力量,提升了教師的幸福感。
“雙減”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所有教師需要繼續發揚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學校也需要多渠道關心、關愛教師,重視教師的心理疏導,為教師打造精神家園,讓所有教師真正地感受到職業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從而為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動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河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