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學

每天,成百上千輛動車行駛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時空距離縮短,人民生活方式發生巨變……一輛輛漂亮的流線型動車風馳電掣,成為“中國速度”的亮麗名片。然而,你可曾想過,每一輛動車安全、快速、準時行駛的背后,是誰給它們提供保障?是動車組機械師和工程師。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沈陽動車段沈陽南動車所副工長王效宇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
苦學技術,脫穎而出
在鐵路系統的技術比武現場,作為選手之一的王效宇毛手毛腳,在檢查電氣柜線路時,比較難的故障點能找到,簡單的故障點卻給忽略了。王效宇的師傅,全國勞動模范、技術能手唐云鵬恨鐵不成鋼,“哐”地一腳把他踢到電氣柜里。這一腳讓王效宇醒悟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開了竅”,從此他開始扎扎實實學本領,悟技術。那一年是2014年,王效宇從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剛兩年,是沈陽動車段的一名動車組地勤機械師。
為了盡快掌握高鐵檢修技術,王效宇鉚足了勁。除了平時跟著師傅學,休息時,他沉在檢修現場,從車體構造到電氣原理,從常見故障到檢修處理,拿著資料對著現車一點兒一點兒琢磨。為了節省時間,他常常端著飯缸邊吃邊學,或是守在車上鉆研到深夜,不弄明白決不罷休。
當時,關于動車組檢修的資料大都是英文,專業名詞更是復雜難懂,王效宇的外語基礎遠遠不夠。為了看明白資料,他自學外語、翻譯資料,寫下學習筆記50多萬字,將千余種部件工作原理、近千項技術參數、1萬多條電路功能布局全部爛熟于心,將《技規》《運規》《一、二級修作業標準》等專業規章記得一字不差,被工友們譽為“活規章”。
王效宇喜歡動車,也愛惜動車。他曾專職維修動車衛生間整整3年,別人疏通高鐵下水管道都用空壓機去吹打,王效宇卻舍不得,怕風力太大把下水管打穿,“那樣整個衛生間就報廢了”。他堅持用手掏,說:“臭了我一個,清爽整列車。”這3年他沒敢談戀愛。
經過刻苦鉆研和不懈努力,王效宇逐一掌握了CRH5A/G、復興號型動車組車內、牽引、輔助、網絡、轉向架等系統檢修技術,不僅在日常工作中大顯身手,在各種比賽中也多次脫穎而出。他在沈陽局集團公司CRH380型動車組檢修競賽中,獲得車內設施系統自主檢修“技術狀元”;在第五屆全國鐵道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上,獲得CRH5型動車組機械師個人全能冠軍。
攻堅克難,保障安全
2022年5月1日凌晨3點,一陣電話鈴聲將王效宇驚醒。“0J7435次發生了塞拉門故障,請求立即排查處理!”聽著電話那頭焦急的聲音,王效宇立即拿起背包趕往檢修庫外的動車組停留線。經過15分鐘細致排查,王效宇成功解決了由于限位開關故障導致的動車組塞拉門故障問題,讓大家長舒了一口氣。
像這樣處理應急情況是王效宇的“家常便飯”。這樣的工作性質也決定了王效宇的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即使是休息時間,他也是時刻待命。雖然很辛苦,但在王效宇看來,只要能保證動車安全,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王效宇常說:“技術不僅是學出來的,也是干出來的,更是在解決難題中練出來的。”2016年冬天,吉林地區遭遇雨雪冰凍天氣,低溫經常造成動車組衛生間凍堵、STC控制模塊異常。那段時間王效宇幾乎是晝夜“連軸轉”,白天跟車添乘動車組列車,晚上分析研究解決方案、處置庫內現車,累了就倚著車門解下乏,困了就靠在椅子上打個盹兒。一個月后,終于找出了問題的癥結,徹底消除了此類故障。
2018年3月,“復興號”來到了東北,王效宇特別振奮和激動。在接下來的200多天里,他同技術服務維修團隊一起跟車添乘10余萬公里,梳理分析出運行數據6萬多條……
2020年11月,王效宇調任沈陽南動車所任副工長,負責指導所內配屬動車組的應急故障處理,以及盯控日常動車組故障處理進度。
由于沈陽南動車所配屬車型多,而不同車型的電氣路原理、列車控制邏輯完全不相同。白天,他在所里帶領技術尖子、技術骨干一起處理故障,晚上回到家里比照技術圖紙進行總結分析,慢慢摸索規律,為檢修和應急處置積累了寶貴經驗。
動車維修無小事。沈陽動車段日均檢修動車組約百組,承擔著極其重要的工作任務。其中,作為世界上首條穿越高寒地帶的高速鐵路,哈大高鐵自2012年正式開通運營以來,經受了冬季低溫天氣和大風大雪的嚴峻考驗,在王效宇與同事們的維護下未發生一起事故。
10年來,王效宇自己共處理了5萬多條故障,他參與編寫的《CRH380BG型動車組應急故障處理手冊》,成為動車組機械師準確判斷處理故障、確保動車組安全平穩運行的“寶典”。他先后攻克了136個技術難題,為廠家提供技改建議上百項,成為名副其實的“技術大拿”。
傳承技術,鑄魂育人
“發現問題又快又準,我們服他。”在同事眼里,全國鐵道行業技能競賽冠軍王效宇是“大神”一樣的存在。其他地勤機械師各管一攤,有主要負責輔助系統的,有專做電路分析的,但王效宇對動車五大系統全部精通,同事們都愿意向他請教。
作為動車檢修技術方面的行家里手,王效宇深知肩上的責任,也意識到,個人技藝再高也勝任不了整個動車組的檢修工作,只有全員素質提高了,才能齊心協力共同維護好動車安全。
為了讓更多工友特別是青年職工掌握高鐵檢修技術,王效宇將多年來摸索總結出的典型故障判斷處理方法,以圖文形式梳理成冊,把技術參數、標準流程,編成通俗易懂的作業口訣,“面對面”地講解、“手把手”地教學。王效宇還利用休息時間開設業務培訓講座,幫助他們答疑解惑。幾年間,王效宇累計培訓職工300余人次,先后帶出技術狀元1人、技術尖子6人。
伴隨著祖國廣袤大地上日益織密的高鐵網,王效宇也在不斷成長。31歲的他,不僅從一名普通的地勤機械師成長為帶領團隊的首席工程師,還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鐵路火車頭獎章。2022年,他又獲得了“遼寧最美青年”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