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尋荊楚革命先輩的工運足跡,匯聚新時代廣大職工的奮進力量。8月12日,湖北工運舊址尋訪活動啟動儀式在武漢二七紀念館舉行。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劉雪榮
出席啟動儀式并向尋訪團和志愿服務隊授旗。
湖北工運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在中國工運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既是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工人運動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又是全國四次工人運動高潮的中心之一,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工運史上的多個第一,林祥謙、施洋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家喻戶曉,英雄的荊楚兒女在中國工運史上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美篇章。
“歷史鐫刻著奮斗的輝煌,也指示著未來的方向。”此次工運舊址尋訪活動,以“賡續紅色血脈 傳承初心使命”為主題,旨在通過征集湖北工運史料線索,尋訪湖北工人階級在黨的領導下拼搏奮進的足跡,全面展示我省工人運動的輝煌成就,用革命先驅的英勇事跡和奮斗精神激勵廣大職工聽黨話、跟黨走,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凝聚智慧和力量。
啟動儀式后,湖北省總工會和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將組織記者、勞模、工匠、青年工人,以小分隊的形式分赴全省多地采訪,用豐富生動的全媒體報道展現恢弘歷史篇章,用獨特的視角呈現時代發展之變,讓湖北紅色工運資源“串”起來、“活”起來、“亮”起來,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尋訪團隊員、湖北黨員生活雜志社青年記者段曼發言時說,要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深入挖掘紅色工運故事,再現湖北工運波瀾壯闊的奮斗史詩,深刻詮釋黨領導下的湖北工運不斷發展壯大的密碼,用豐富生動的報道打動人、感染人、啟示人。
全國勞模、中國鐵路武漢局武昌客車車輛段技術工人黃望明說,將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從黨史、工運史中汲取奮進力量,賡續紅色血脈、勇挑時代重擔,瞄準前沿技術勇于創新,為湖北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尋訪活動儀式由湖北省總工會、湖北日報傳媒集團主辦,湖北黨員生活雜志社承辦,武漢市總工會、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工會、武漢二七紀念館協辦。
8月下旬起,《黨員生活》將持續推出“湖北工運舊址尋訪”系列報道,濃墨重彩地呈現湖北工運史詩,帶領廣大讀者重溫紅色記憶,感悟初心使命。(相關報道詳見60-63頁)
(王段? 葛歐? 胡葉? 王宏勛)
襄陽?“云端課堂”促千名“頭雁”提能
7月底,襄陽市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換屆履職培訓班在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和102個鄉鎮(街道)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成功舉辦,全市1945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參加培訓。襄陽市以智慧黨建嵌入“兩網”建設為著力點,創新運用全市“一網統管”平臺視頻會議系統,組織千名書記開展“云端課堂”,讓市級示范培訓擴大為普惠制“大培訓”,實現了市級優質培訓資源“一竿子插到底”,提高了培訓效率和覆蓋面。
(王暢? 姚云龍)
大冶?規范村干部基本報酬和有關待遇
大冶市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村干部基本報酬和有關待遇的實施意見》,明確村干部績效獎金由基本報酬和發展業績報酬構成。建立村干部履職考評機制、年度基本績效獎金發放與村“兩委”班子和村干部年度考核結果掛鉤機制。村干部發展業績報酬與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掛鉤,對年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上且增收部分達到2萬元的村,當年可提取增收部分的10%至20%(不超過20萬元)用于發放發展業績報酬,調動村干部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楊鵬? 呂義興)
十堰鄖陽?“四個一律不準”為村(社區)減負增能
十堰市鄖陽區深化拓展村(社區)減負工作,規定做到“四個一律不準”:未經區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審批同意,縣級層面非必要檢查、督查、考核,一律不準延伸到村(社區);未經區委組織部審批同意,各行業、部門一律不準在村(社區)級場所隨意掛牌;屬上級黨組織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任務,非必須由村(社區)黨支部協助的,一律不準隨意向村(社區)黨支部下派;凡委托村(社區)開展工作需要出錢出物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安排相應的工作經費,一律不準向基層轉嫁負擔。? ? ? ? (王世成)
棗陽? 1.1萬名“紅管家”助力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
棗陽市創新實施“紅管家”行動,充分調動整合農村各方面力量參與鄉村治理。從村民小組長、黨小組長、老干部、老教師、老黨員、退役軍人、致富能人、鄉賢能人等群體中聘請1.1萬余名責任心強、作風硬、群眾信任的人員擔任“紅管家”。建立健全“村黨支部-村民小組-紅管家-群眾”的四級鄉村治理體系,在所有村民小組內設置“紅管家”,每名“紅管家”聯系結對10至30戶黨員群眾,全覆蓋聯系服務全市27.5萬余戶農村群眾。
(黃鑫)
石首?建立黨員政治生日“6+N”制度
近日,石首市印發《黨員政治生日“6+N”制度》,要求各基層黨組織以黨委、黨總支部或黨支部為單位,按黨員入黨時間分月建立黨員“政治生日”檔案,在每年“七一”前和12月,結合政治理論學習、“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等,組織黨員集中過“政治生日”。并把重溫誓詞、分享初心、書記談心、組織關心、作出承諾、領辦實事作為規定動作,突出“政治生日”流程規范化、內容具體化,進一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
(李巖? 李海婷)
湖北醫藥學院千余名00后醫學生投身抗疫一線
“哪里有需要,我們就去哪里。”8月中旬,十堰市發生疫情后,湖北醫藥學院160多名學生黨員聞令而動,帶頭響應號召。學院組建1000多人的核酸檢測應急支援隊、流調隊、青年突擊隊、黨員志愿者隊,深入鄖陽區、茅箭區、張灣區20多個社區、鄉村,日均采集核酸樣本40多萬人次,疫情流行病學電話調查每天9000多人,為居民配送生活物資4000多份,參與值守小區12個,積極支援十堰市疫情防控工作,在抗疫一線接受組織考驗。
(醫藥軒)
房縣?為千名鄉村干部系上“安全繩”
房縣財政每年預算80萬元,用于鄉村干部購買意外傷害保險,保障鄉村干部在工作期間的人身安全。目前,全縣1792名鄉村干部、468名駐村工作隊員,已全部購買意外傷害保險。通過全覆蓋為鄉村干部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給鄉村干部系上“安全繩”,全面提高了基層干部抵御風險能力及福利保障水平,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熱情。? ? ?(施橋員? 徐江垚)
英山?借“涼”吸智? 避暑引才
8月8日,英山縣“避暑引才”計劃第一期正式啟動,邀請關心、支持和投身英山經濟社會發展的廣大專家人才來山城英山避暑納涼、共謀發展。啟動儀式上,英山縣發布了“避暑引才”政策十條,內容包括為各類人才提供人才綠卡、旅游景區VIP卡、避暑療養、免費入住專家人才公寓、購房優惠等。在活動現場,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劉新等8名專家人才代表,頒發“英山縣高質量發展顧問”聘書;為清華大學車輛與交通研究所所長李亮等8名專家人才代表,頒發“英山縣人才大使”聘書。? ? ? ? ? ? ? ? ? ? ? ? (英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