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林
丈夫多次以自殘的方式要求妻子聽自己的話。妻子不堪忍受,以遭受家庭暴力為由提出離婚。法庭上,丈夫以沒有毆打妻子為由進行辯護。
他擰開煤氣閥門,發微信給女友:“今生不能與你在一起,那就來世做夫妻吧。”
現年31歲的張萍,家住江蘇省鎮江市。2017年上半年,經同事介紹,她與鄒超相識。鄒超比張萍大3歲,長相斯文,研究生學歷,IT工程師。這些外在條件讓張萍很滿意。
然而,相處了兩個月,張萍發覺鄒超不僅性格孤僻,還不懂得保護女性。一天晚上,他們去吃燒烤,一高一矮兩個胳膊上露著文身的青年端著酒杯要與張萍“喝一個”。張萍惱怒地推開對方,矮個兒青年不樂意了:“哎喲,這么不給我大哥面子!”伸手就要給張萍灌酒。鄒超不僅不為女朋友撐腰,還站起來勸張萍喝一小口。張萍瞪了瞪鄒超,鄒超竟連連向對方示弱:“不好意思,要不我替她喝。”矮個兒青年蠻橫地說:“就要這妞兒喝!”隔壁桌四五個小伙子看不下去了,出面制止,文身青年這才悻悻離去。
張萍覺得跟鄒超在一起沒有安全感,提出分手。鄒超哭著央求繼續相處,并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他上小學時,父母離婚,他隨母親生活。其間,他在學校遭遇過多次霸凌,但怕母親傷心,不敢跟她說,只好憋在心里,慢慢便養成了懦弱的性格。“如今,我母親已經去世好幾年,父親遠在法國定居,沒有你,我就孤苦伶仃了。”他再三表示自己很愛張萍,請求她不要分手。張萍聽得心軟,打消了分手的念頭。
2017年12月,張萍將鄒超領回家見父母。母親對未來女婿很滿意,父親和哥哥通過觀察,判斷鄒超性格優柔寡斷,擔不了事,建議張萍趁早跟他分手。張萍思考再三,以家人不同意為由再次提出分手。
鄒超仍不死心,每天發微信向張萍表白,張萍一概不回。鄒超便請介紹人勸說張萍。介紹人向張萍分析:“人無完人,他的性格確實有些懦弱,但這也是好事,至少以后不會欺負你;再說,論相貌和經濟條件,他找個女朋友并不難,可他只鐘情于你,這很難得。”張萍被說動了,同意跟鄒超結婚,但要求他賣掉舊宅,重新購房且在產權證上加她的名字。
鄒超表示,舊宅寄托著他對母親的感情,賣不得,但他愿意與張萍共同出首付款再買一套房,婚后共同還貸。張萍覺得鄒超根本沒有誠意,表示不再與其交往。
2018年1月10日晚,張萍突然接到鄒超發來的微信:“今生不能與你在一起,那就來世做夫妻吧。”微信上還有一張他擰開煤氣閥門的圖片。
張萍驚慌失措,趕到鄒超的住所,嘭嘭敲門。鄒超打開門:“我只想見你最后一面。”張萍崩潰大哭,答應與鄒超結婚。
2018年5月,兩人舉行了婚禮。
婚后,兩人只要發生爭執,他就自抽耳光或用頭撞墻,迫使她讓步
婚后,張萍想去國外旅行度蜜月:“我想去巴黎,正好見見你父親。”鄒超卻說父親拋棄了他,他不愿跟父親來往,還說在國內玩玩也一樣。最終,在張萍的堅持下,鄒超勉強同意去新馬泰5日游。
出發前,張萍提出報個旅行團,鄒超嫌跟團花費高,說還是自由行實惠。到了新加坡,住宿時,張萍想找個好一點兒的賓館,鄒超不同意,接連跑了十幾個地方,最終找了一個便宜的小旅店。張萍又累又餓,想在附近的餐館吃飯,鄒超自告奮勇:“你歇著,我去買飯。”說完不等張萍反應,就匆匆跑出了客房。張萍等了半個多小時,不見鄒超回來,就自行到旅店附近的飯館吃了飯。回到客房,她看到鄒超正在埋頭吃著大份的盒飯。看到她回來,鄒超分出一半遞給她,說一大份兩個人吃正好。得知張萍已經去外面吃過飯,鄒超臉一沉:“你也太浪費了,不懂得節省過日子。”張萍懟他:“就沒見過你這么摳門兒的!”看張萍真生氣了,鄒超又是下跪又是扇耳光,表示認錯。張萍見不得他如此行為,勉強原諒了他。
第二天,他們去逛街。在一家商場,張萍打算給父親和哥哥各買一塊價值1萬多元的手表,被鄒超竭力阻攔:“國內電商有高仿貨,每塊只要3000元,你花這么多錢,太奢侈了。”張萍沒好氣地說:“我花自己的錢,關你什么事!”邊說邊給營業員遞上銀行卡。沒想到鄒超竟然跑到廊柱處,連連撞頭。張萍見狀,只好作罷。
接連發生不愉快,張萍一氣之下決定提前結束蜜月旅行,鄒超爽快答應。張萍算是看明白了這個人:只要不花錢,他就不會有意見。
2018年7月,張萍有了離婚的念頭。恰在此時,她發現自己懷孕了。她背著鄒超去做人工流產,醫生為她檢查后告訴她,她的體質不易受孕,最好保留胎兒。聽醫生這樣說,張萍打算生下孩子,也放棄了離婚的念頭。她告訴鄒超,他們有了寶寶,讓他不要再動不動就自殘,鄒超一口答應。
然而,女兒雯雯出生后不久,鄒超故態復萌。兩人只要發生爭執,他就自抽耳光或用頭撞墻,迫使張萍讓步。
2021年2月5日,臨近春節,張萍的年終獎比往年增加不少,便買了名煙名酒和滋補品,打算送給父母。鄒超責怪她太破費,兩人又吵了起來。鄒超先是爬上窗臺要跳樓,見張萍無動于衷,又從廚房拿出菜刀對準自己的脖子,威脅道:“趕緊退了,重新買便宜的,否則我死給你看!”雯雯被嚇得哇哇大哭,張萍把女兒緊緊摟在懷里,說自己不會屈服。結果,鄒超真朝自己的脖子割了一刀。張萍看鄒超的脖子流血了,只好讓步。
此后,想到女兒要在爸爸自殺、自殘的陰影中長大,張萍后怕不已。
法院:鄒超雖未有侵害張萍身體的行為,但其通過自殺、自殘的方式恐嚇張萍,對張萍造成了精神傷害,也屬于家庭暴力
2022年1月5日,張萍向當地法院遞交了離婚訴狀。法院組織調解,鄒超堅決不同意離婚,法庭遂給予雙方30天離婚冷靜期。
張萍帶著女兒住回了娘家。鄒超多次上門吵鬧,都被張家父子訓了回去。春節前夕,鄒超給張萍發微信威脅無果,又發來了一段視頻,視頻中他把菜刀擱在手腕上要挾:“你和雯雯回家過年,否則就等著給我收尸。”張萍立即報警。警察趕到時,鄒超卻淡定地說:“別當真,我只是嚇唬嚇唬她。”
過完春節,離婚冷靜期已過,張萍仍然堅持要求離婚,法院只好排期開庭。
法庭上,張萍淚水漣漣地表示,從戀愛到結婚,鄒超頻頻以自殺、自殘的方式實施家庭暴力,不僅給她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傷,還給年幼的女兒帶來了心理陰影,為了女兒的健康成長,請求法院判決她與鄒超離婚。張萍還提出,現住房原來由雙方共同出首付,共同還貸,離婚后,女兒隨她生活,住房產權應歸并到她名下,她愿意適當給予鄒超現金補償。
鄒超不同意離婚。他承認婚前婚后都有過自殘行為,但表示從未毆打過張萍,不存在家庭暴力行為。他還說,他的經濟條件優于張萍,法院如果判決雙方離婚,女兒也應隨他生活,房子歸他,他愿意按房子現值給予張萍一半的經濟補償。
庭審質證期間,張萍提供了鄒超實施自殘的視頻以及意欲自殺的微信文字、手機短信等證據,鄒超沒有反駁。兩人均認可現住房價值102萬元。
法院審理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本案中,鄒超雖未有侵害張萍身體的行為,但他通過自殺、自殘的方式恐嚇張萍,對張萍造成了精神傷害,也屬于家庭暴力。
審理此案的法官指出,法院在處理婚姻家庭案件中,應注重對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特別是涉及家庭暴力的離婚案件,從未成年子女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出發,一般不宜把孩子判決給實施家庭暴力的一方。同時,根據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在財產分割上,法院可根據個案具體情況,判定施暴方少分財產,以懲戒施暴方。
2022年5月16日,當地法院做出一審判決:準予張萍與鄒超離婚;女兒隨張萍生活,鄒超每月探視女兒4次,并按其基礎工資的20%給付女兒撫養費;住房產權歸并到張萍名下,鄒超搬離現居所,張萍按雙方認可的房屋價值的40%支付鄒超補償款。宣判后,雙方均未提出上訴。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點評:
精神控制屬于家庭暴力范疇
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法院法官
沈紅衛
家庭暴力一般發生于有血緣、婚姻、收養關系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之間,通常以毆打、捆綁、恐嚇或謾罵等形式表現,該行為有時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體,有時卻是作用于受害者精神,使受害者感到痛苦,損害其身體健康和人格尊嚴。目前,尚未有相關司法解釋說明自殺、自殘等行為也屬于家庭暴力。但是,在婚姻關系中,一方頻繁實施自殺、自殘等行為,以達到對配偶進行精神控制之目的,另一方則必然處于驚恐之中,其實質乃是家庭暴力行為的恐嚇類型。因此,在對鄒超行為的定性上,承辦此案的法官通過行使自由裁量權,定性鄒超的行為屬于家暴,與法不悖。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