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電視旅游節目因展示平臺單一、節目形式趨同、節目內容娛樂化、資金投入不足而逐漸式微,這與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狀態不相適應。媒介融合發展給電視旅游節目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包括傳播平臺、節目類型、內容來源、產業發展的融合。電視旅游節目的內容可以多元化,開展跨平臺傳播,增強與受眾的互動,利用好跨產業資源,實現融合創新。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電視旅游節目;融合創新;旅游產業
“電視旅游節目是指利用電視媒體,通過各種各樣的節目形式宣傳、介紹旅游資源及旅游相關內容的電視節目。”[1]電視旅游節目為受眾提供娛樂休閑服務、旅游信息,同時還傳播旅游景點的歷史、民俗、文化等,成為宣傳旅游目的地、傳播旅游文化的重要媒介載體。融媒體時代,推動電視旅游節目融合創新,能增強與受眾互動,擴大受眾的覆蓋面,滿足受眾多方面的資訊需求,也有助于推動旅游產業更好地發展。
一、融媒體時代電視旅游節目存在的問題
(一)展示平臺單一
當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媒介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交互融合,同時又處于競爭態勢,傳統電視媒體面臨挑戰。在轉型融合的過程中,電視旅游節目制作人思維轉換困難,仍然側重于關注傳統大屏的需求,節目內容在與新興媒體配搭過程中,對新興媒體最重要的互動特征選擇性失焦,習慣于將長視頻簡單截短,或者僅在新興媒體發布花絮和精彩片段。大量興起的新興媒體節目、新媒體動畫、移動互聯網直播等多樣化的展現形式,讓受眾有更好的收視體驗,使受眾能夠得到更豐富的體驗和感知。電視旅游節目與之相比,互動性不足、缺乏吸引力的劣勢就日益突出。融媒體時代,單一平臺的展示和單向度的傳播方式,面臨著新興媒體內容與形式的沖擊,極大地限制了電視旅游節目的發展空間。
(二)節目形式趨同
近年來,各省級衛視紛紛推出明星旅游真人秀模式電視旅游節目,通過快速兌現明星流量,拉升節目收視率;電視旅游節目流程簡單,技術含量低,拍攝周期短,通過這類電視旅游節目,增強粉絲主動關注和參與節目的興趣,明星效應為明星旅游真人秀節目的收視率帶來了保障。但由于類似節目的形式基本相同,漸漸讓受眾毫無新鮮感可言,導致節目收視率表現平平甚至下滑;對于流量明星的爭搶,也抬高了明星的出場費,導致制作成本畸形分配,嚴重影響節目質量提升,缺乏創新的電視旅游節目面臨發展瓶頸。
(三)節目內容娛樂化
受到綜藝娛樂節目的擠壓,一些電視旅游節目為了維持收視率,迎合受眾的娛樂和消遣心理,一味制造娛樂效果,導致電視旅游節目娛樂化的取向。電視旅游節目本應展示優美的風光、分享旅游故事、為人們旅游出行提供資訊,而不應以犧牲節目內涵為代價,側重展示游戲競爭,故意制造搞笑氛圍,放棄節目初衷,降低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的內容占比。客觀上看,電視旅游節目的娛樂化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在短期內會有較高的商業價值,但是,電視旅游節目需要具有一定的服務性。但娛樂化的節目服務信息較少,缺乏時效性,難以滿足目標受眾的實際需求,也無法吸引新媒體用戶的長久關注。長期浸泡在文化缺失的簡單娛樂信息中會讓受眾陷入麻痹狀態,降低節目的社會功能,導致媒體社會責任感的缺失。
(四)資金投入不足
電視節目制作需要龐大的專業團隊作業,精品節目的制作和宣推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重點節目更是如此。在行政體制下,籌集巨量的資金投入很難操作,省級電視臺籌辦旅游節目的資金投入不足已經嚴重制約電視旅游節目的發展甚至生存,除本單位資金外,資本市場已經成為重要的資金來源。在融媒體時代,一方面,需要電視培養造血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重視資本運作工作,以具有互聯網特征的操作模式開展融資,為機構運轉提供資金保障,為內容傳播打造穩定有效的平臺。
二、融媒體時代電視旅游節目的融合機遇
(一)傳播平臺的融合
融媒體時代,媒介平臺除了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平臺外,還增加了社交媒體、門戶網站、智能終端等媒介平臺,電視旅游節目也因而拓寬了傳播的范圍。多平臺融合傳播要求電視旅游節目的制作要關注與受眾之間的互動,例如,在B站,受眾能夠實時通過“彈幕”等渠道與電視制作方進行交流溝通;在視頻網站上,受眾發布文字、圖片、表情包等表達觀點或情緒,提高了節目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節目與受眾結成更為緊密的“團體”。多平臺的融合傳播,徹底改變了電視旅游節目單向度傳播的狀態,受眾以第一視角參與到節目的活動中,節目的旅游模式示范也延展到受眾的實際生活中。
(二)節目類型的融合
電視旅游節目有多種分類維度,按節目版權,可以分為引進版權類、模仿版權類、自主研發創新類;按節目內容,可以分為旅游風光片、旅游資訊片、旅游娛樂片;按節目形式,可以分為外景拍攝類、演播室+外景拍攝類、真人秀類。傳統電視節目的類型有著嚴格的邊界,不同節目的類型具有不同的優勢,各自針對不同的收視群體。當下的電視旅游節目,分類邊界在逐漸模糊,呈現出融合的特征。例如,在《爸爸去哪兒》中,紀錄片、電視訪談、綜藝節目的手法融為一體,讓旅游景區的風土人情完美得到展示,嘉賓的旅游體驗精準的進行分享;而《中餐廳》《親愛的客棧》等更新潮的電視旅游節目,則在展示景區的同時,更側重于展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和情感,引發受眾共鳴共情。
(三)內容來源的融合
融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制造信息、傳播信息和使用信息,用戶生成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簡稱UGC)的信息生產模式成為普遍現象,各種媒介信息都以幾何級數在人際網絡中傳播,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都可能建構起爆發傳播的狀態。隨著媒體融合發展,我國各地成立縣級融媒體中心,成為一個個散布在各地信息內容生產的“車間”。然而龐大的用戶以及縣級融媒體中心生產的內容,缺乏嚴格的信息組織規則,信息內容常以片面、零散、缺乏連貫性、信息主題隨意性等碎片化方式進入公眾視野,亟待專業的媒體平臺統籌整合,這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大量具有地域貼近性的低成本內容,對于電視旅游節目來說,是巨大的資源,此外,參與者的轉發傳播也將進一步拓展電視旅游節目的傳播范圍。
(四)產業發展的融合
電視旅游節目是傳媒產業和旅游產業結合的產物。2017年,中國電視旅游聯盟成立,該聯盟集“電視媒體+旅游業+資本運作+線下實體”[2]于一體,全國60%以上的省級電視機構都參與了電視旅游聯盟,為全國各地的景區提供專業的營銷策劃服務,助力旅游消費升級,以巨大的體量獲得了與產業資本方對話的機會。
融媒體時代,電視旅游節目的盈利模式也更為多元,除了廣告收入之外,還與電子商務平臺結合銷售周邊產品,根據旅游節目內容制作電子游戲獲取收益,搭建景區門票、酒店的預訂網絡平臺等盈利模式,使收益鏈明顯拉長。資本通過各種方式參與電視節目的制作,以期獲得更多關注;傳媒機構也會利用自身在資訊傳播上的優勢地位,參與旅游產業的開發,傳媒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共生,利于達成雙贏。
三、電視旅游節目融合創新的基本路徑
(一)開展跨平臺傳播
新媒體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側重于強調媒體形態的“新”,融媒體更側重于強調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過程。[3]在融媒體時代,要開展跨媒體傳播,打通各個媒體平臺。就發布旅游信息而言,平面媒體專業性程度更高,可供保存和反復使用,如《中國國家地理》《中國國家旅游》等雜志,旅游專題文案圖片質量上佳,高水平地展示了自然風光、人文風俗,受到資深旅游者的追捧;網絡媒體內容不受版面時段限制,信息豐富多元、品種多樣、方式靈活,能夠通過移動互聯網隨時查閱調用,如愛奇藝的《翻滾吧地球》,優訊土豆視頻的《侶行》,騰訊視頻的《旅行家》,這些旅游視頻覆蓋景區廣泛,視角獨特,也非常受歡迎。
電視媒體的使用沒有門檻,覆蓋范圍廣泛,擁有相對穩定的收視群體,這也是電視旅游節目存在的基礎。無限互聯的特征,使網絡媒體可以提供酒店預訂、門票購買、導游咨詢等旅游項目服務,互動性更強的同時還可獲得收益。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旅游節目的傳播需要綜合使用多種媒體平臺,讓內容在各個媒體之間有機互動,盡可能地實現在電視、平面媒體、視頻網站、移動端等多渠道、多平臺、全媒體傳播,打造旅游推介的“聯合艦隊”。
(二)節目內容多元化
電視旅游節目的節目形式,在借鑒國外熱門電視旅游節目模式的基礎上,要回歸本土需求,因地制宜,探索“國潮”路線,以更具貼近性的民族思維,采取更務實有效的節目形式。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環境下,穩住國內市場,推動旅游業發展是當下我國電視旅游節目的重要任務。
電視旅游節目在節目規劃之初,既要考慮受眾需求,也要考慮游客的需求,畢竟受眾是潛在的游客,游客也是潛在的受眾。從電視旅游節目整體上看,需要關注到每一個群體,包括旅游消費主力軍的中青年群體、親子群體、老年群體等。如“研學游”已經成為中國旅游的重要形式;“養老游”方興未艾,在全國布局的養老機構,可提供“隨心選”的服務,入住的老人可以隨時選擇去任意城市的分支機構居住游玩。電視旅游節目的選題要有針對性和預見性,掌握旅游景區的發展方向,立足于旅游景區的需求,在電視媒介與旅游產業管理部門之間建立起溝通協作機制。
(三)滿足受眾互動需求
增強電視旅游節目與受眾互動,有利于營造更平等和諧的溝通環境,一方面滿足了受眾的溝通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夠搜集到受眾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因此,電視旅游節目要增加與受眾之間的平等即時互動,增進節目與受眾之間的情感交流。包括與主持人互動、與嘉賓互動,也包括憑借即時通信工具的受眾參與、彈幕互動、社交平臺互動等。受眾與節目的互動能夠帶動節目流量的增長,提升節目的收視率。
此外,電視旅游節目可以利用大數據算法,主動向目標群體推送信息,形成有針對性的傳播;也可嘗試搭建視頻分享平臺,在網絡端乃至大屏幕展示網友提供的精彩旅游視頻,為縣級融媒體中心制作的旅游視頻提供傳統的傳播渠道,這樣既可以擴大節目信息來源,豐富節目內容,也是滿足受眾互動需求的有益嘗試。
(四)用好跨產業資源
國人的旅游范圍已經覆蓋全世界,但主要還是在國內旅游市場,我國幅員遼闊,各省級電視臺制作涵蓋全國旅游景點的節目難度相對較大。《關于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指出,要積極“組建一批主業突出、品牌名優、綜合能力強大的大型集團,促進跨地區發展和多媒體經營”。《意見》一方面為國內電視旅游節目打破地區限制,開展跨地區的傳播與交流奠定了政策基礎;另一方面也為電視旅游節目跨行業開展經營指明了方向,在經營領域,傳媒可以和資本開展合作。中國電視旅游聯盟的成立,為推動各大電視旅游平臺的資源整合優化,合理利用地方旅游資源,降低綜合制作成本,確保參與節目的基本收益搭建了平臺,有利于推進國內電視旅游節目效能的整體提升。
四、結語
互聯網時代,單一的電視旅游節目很難獨善其身并實現可持續性發展,集體投入、抱團取暖、共同分利是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傳統電視內容的價值邏輯是進行二次售賣,多產業鏈的拓展、多獲利渠道的開發已經成為強勢電視媒體增加盈利的主流導向。電視機構參與資本市場的運作,通過旅游產業來變現,既能夠解決電視節目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也可以豐富電視機構收益來源,提升自身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潮
參考文獻
[1]李強.電視旅游節目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當代電視,2013(10):91.
[2]溫穎然.中國電視旅游聯盟正式啟動,30個省級頻道聯動整合[EB/OL].(2017-9-9).https://www.sohu.com/a/190800297_115443.
[3]石義彬,周磊.規避智媒技術陷阱的基本策略[J].人民論壇,2021(15):108.
(編輯:覃世默)
作者簡介? ?徐燕,廣西廣播電視臺綜藝旅游頻道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