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文
上一期我們說到了《山海經》中有個“不死國”,那里的人“甘木是食”,可以長生不老,一直活下去。可以說,從古到今,人們都在追求長壽。
其實,《山海經》中除了不死國,還有其他有關長壽和永生的傳說,“白民國”就是其中一個。
“有白民之國。帝俊生帝鴻,帝鴻生白民。白民銷姓,食黍,使四鳥:虎、豹、熊、羆。”
這是《山海經大荒東經》中所記載的白民國。這個白民國在東方,是帝俊的后裔,帝俊是華夏神話中的上古天帝,這個神話形象只存在于《山海經》之中。
此外,《海外西經》也有記載:“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發。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和《大荒東經》說的不同,這個白民國在西方。這樣說來,就很難判斷這兩個白民國是否是同一個了。
但是《海外西經》所記載的白民國,國人皮膚白皙、披頭散發,并且那里有一種叫乘黃的神獸,樣子很像狐貍,背上有角,據說騎了乘黃就能活到兩千歲。
由此可見,和不死國不同,白民國的人想要長壽,需要借助外力,也就是乘黃的幫助。

這樣的神話傳說在后世不斷有人加以想象和注解,白民國就逐漸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例如《淮南子地形訓》里高誘注稱:“白民白身,民披發,發亦白。”是說白民不光是身體白,就連頭發也是白的。而郭璞則稱“人體洞白”,說白民的白是晶瑩透明的白。
到了明代,徐應秋在《玉芝堂談薈》中寫道:“白民國,人白如玉。國中無五谷,惟種玉食之。玉得葉即柔軟,味甘而脆。若宴客,則以膏露浸玉屑,少選便成美酒;飲一升,醉三年始醒。人有活千歲者。”這更加神話了白民國,也從側面肯定了白民國的長壽傳說。
此外,還有我們所熟知的《鏡花緣》,唐敖他們在海外游歷時也曾到過白民國,“國人個個面目如玉,丹唇、彎眉、俊目,莫不美貌異常,穿的戴的都是白衣白帽,渾身上下無一不白”,除了人以外,就連土地、石頭、植物、墻壁、橋梁等等都是白的,簡直就是個純白世界,讓人看著賞心悅目,驚嘆非常。但其實,白民國不過是營造了虛假的繁榮景象,“切吾切,以反人之切”,看著很美好的白民國,有的都是一些不學無術的蠢物,打著自吹自擂、欺世盜名的幌子而已。
在李汝珍筆下,白民國已經不再是傳說中那個遙遠而神秘的國度,而是一個帶著諷刺意味的反面形象。
除了不死國和白民國,《山海經》中還有無啟國和軒轅國也和長壽、長生有關,但是與不死國和白民國也有不同。
無啟國和軒轅國有著自己獨特的長生方式,在這里就不一一細說了,希望今后能有機會能夠跟大家詳細聊聊這兩個國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