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病預防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每個人一生中大約有三年的時間在廁所里度過。這三年,你可能是在自家的衛生間思考人生,也可能是在公司帶薪拉屎,又或者是在商場廁所休息片刻。
但你會發現,跟家里的廁所不同,公共廁所的門總是空出一截。這樣的設計到底是為了什么?
空出一截,其實是硬性規定。
根據我國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每個大便器應有一個獨立的單元空間,劃分單元空間的隔斷板及門與地面距離應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
同樣,在美國,公共洗手間門也至少要有9英寸(約22.86厘米)的間隙,一些州甚至要求有12英寸(約30.48厘米)。
為什么要有這樣的規定呢?首先是為了通風。公共廁所是病菌滋生的“溫床”。研究發現,在通風不良的公共廁所內,細菌菌落數量可以達到廁所外的5倍。相比起通風的廁所,不通風的廁所細菌污染和二氧化碳含量都要更高。同時,廁所門底下留空,也減少了衛生死角,打掃起來比較方便。
空出一截,是為了更安全。
廁所門空一截,也是出于安全的考量。實際上,每1000人中就約有46人會發生排便性暈厥。而公共廁所門空一截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隔間內的情況被及時注意到,讓暈厥的患者能得到救治。如果有小孩在廁所里面鎖了門,但是又不會打開,外面的人也可以利用這一節空兒把門打開。
空出一截,是為了延長使用年限。
廁所里面很容易發生溢水現象,如果廁所門是落地型的話,經過幾次浸泡,門就不能使用了,但是如果下面空出一截兒,水就可以流出去,從而延長廁所的使用年限。
當然,更重要的是,當你上廁所發現沒帶紙時,這空出一截的廁所門可能是解救你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