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認為,女性養生以七年為一個節點。相較而言,男性養生則要遵守“八律”原則——男性的衰老比女性略晚,以八年為一個養生節點。因此,即便在同一年齡段,男性女性的養生重點也不一樣。
名中醫羅頌平說,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這樣論述:女性的生理變化,以七年為一個養生節點。一般來說,“二七”14歲時,女孩逐漸成熟。“五七”35歲時,女性開始衰老,出現面容憔悴、頭發掉落等。處于這個階段的女子要注意補養氣血,可適當吃些大棗、阿膠。“六七”42歲時,衰老進一步明顯,出現皮膚松弛、鬢角變白等。“七七”49歲前后,女性開始進入絕經期,這時鈣流失嚴重,患骨質疏松的概率增大,因此要注重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豆制品、奶制品。女性從“八七”56歲后開始步入老年期,則重在健運脾胃、養護氣血。
三豆飲? ?準備炒扁豆、赤小豆、黑豆各50克,茯苓、淮山各15克,陳皮3克,一起煮水喝。此飲品有健脾化濕的功效。
三參湯? ?準備丹參、當歸、川芎、參三七(別名人參三七、三七)各10克,黨參15克,陳皮3克,生姜一塊,紅棗3枚,一起煲湯喝。此湯有行氣活血的功效。
“男子與女子的發育節律相差一年,隨著年齡增長,相差越來越多。”江蘇省南京市中醫院婦科主任于紅娟說,男性的衰老比女性略晚,“五八”40歲開始,會有體力不支、頭頂脫發等現象,此階段男性要注重養肝。吃肉太多、酗酒、熬夜等生活方式對肝的傷害很大,一定要及時糾正,并加強運動。
“六八”48歲時,男性衰老進一步明顯,開始臉色黯淡、腎氣不足,且易出現煩躁情緒。“七八”56歲的男性開始出現肝氣衰微、腎精不足。“八八”64歲時,男性生殖能力逐漸喪失。因此中老年男性要重點養腎,平時多吃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
栗子芝麻粥? ?準備栗子50克,大米50克,鹽少許。將生栗子用高壓鍋(少放水)煮熟,去皮搗碎,放入淘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鹽調味。此粥可補腎,改善腰膝酸軟等不適。
六子補腎湯? ?取韭菜子、菟絲子、五味子、女貞子、覆盆子、枸杞子各15克,加入清水,一起入鍋煎煮后取汁溫服。每日一劑,具有補腎固攝的功效。
摘編自《廣州日報》《現代快報》《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