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寶明
摘 要: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該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引導幼兒感知傳統優秀文化,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懷,激發幼兒的文化意識。因此,幼兒園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遵從生活即教育的原則,大力宣傳傳統節日文化,并探究傳統節日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同時,挖掘地方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資源,開發豐富多彩的幼兒園特色教學課程。促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弘揚我國傳統優秀的節日文化,豐富幼兒課程教學的形式與內容,從而推進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本文結合自身多年的幼教經驗,深入探究關于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大班幼兒教育的價值,并提出幼兒園大班融入傳統節日文化的有效措施,為其他幼兒園教育融入傳統節日文化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傳統節日 大班幼兒教育 價值分析 策略探究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7.041
傳統節日文化是我國獨特的文化標識,作為幼師應該具備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幼兒教育活動的意識。因此,在開展大班幼兒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對大班幼兒教育課程活動進行大膽創新。作為幼師應該從多個方面出發,積極滲透傳統節日文化思想,引導幼兒在傳統節日文化中探究新知。從而有效豐富幼兒的文化底蘊,提高幼兒的民族認同感,并增強幼兒道德品質建設。同時,在大班幼兒教育活動中推廣傳統節日文化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作為幼師在開展大班幼兒教育活動時應該積極融入傳統節日文化。為大班幼兒創設良好的文化學習環境,滿足傳統節日文化傳承的需求,從而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大班幼兒教育的價值
1.有助于豐富大班幼兒教育的內容
傳統節日文化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在歷史的長河里,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著相關的典故或是特殊意義,極具教育價值。譬如中秋源于上古時期,在漢代開始被廣泛普及,盛行于宋朝。從古至今,中秋都是以月圓預示著團圓,或是寄托思鄉情感,或是思念親人之情。因此中秋也代表了一家團圓。作為幼師,在開展大班幼兒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融入傳統節日文化,有助于豐富大班幼兒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這些蘊含著優秀傳統文化的節日,是有效的幼教素材,不僅彌補了大班幼兒缺失的社會經驗,也增強了幼兒的學習體驗感。
2.有利于共同提升文化素養
幼師肩負著培育祖國未來接班人的重擔,幼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力。在大班幼兒教育活動中通過融入傳統節日文化,不僅可以幫助幼師掌握更多關于傳統節日文化的知識,豐富自身的知識底蘊。同時,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內容豐富多彩,充實了大班幼兒的學習過程,為幼兒提供了多樣化的教育活動。另外,在大班幼兒教育活動中融入傳統節日文化,使教育活動的過程更具趣味性,能滿足大班幼兒各項發展的基本需求,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3.強化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的理解
據調查了解,年齡越小,受到文化的影響就越大。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許多西方文化也開始入侵。為了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應該從幼兒階段就開始實施文化教育,在開展幼兒教育活動時要積極滲透傳統節日文化。從而強化幼兒對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理解,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并且能夠深入理解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以及燦爛的中華文明歷史。在大班幼兒教育活動中融入傳統節日文化,不僅可以有效延續傳統文化,同時有助于培養幼兒的文化情感,在大班幼兒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
4.激發大班幼兒對日常生活的熱情
我國傳統節日文化不僅體現出古人的智慧與文化,同時也表達了古人偉大的精神和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因此,在幼兒園大班教育活動中融入傳統節日文化有助于激發大班幼兒對日常生活的熱情,樹立積極向上的精神與態度,促使幼兒能夠對美好生活心生向往之情。另外,中華文化有利于樹立幼兒正確的價值觀念,并且對幼兒的行為起到規范作用。從而有效培養大班幼兒的道德素質,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強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二、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大班幼兒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國內大多數幼兒園的教育課程活動中對于傳統節日的融合有了豐富理論探究以及一些實踐性成果,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內容,明確指出幼兒園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內容應該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并且具有一定的啟蒙性和教育性,共劃分為五大教育領域,各個領域之間的內容也相互交融。但是,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教育活動過程中,大多數幼師沒有參透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以至于對幼兒教育活動的核心不夠明確,具體表現在以下兩點:
1.幼師對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認知不足
現代大部分幼師都是年輕人,對國家傳統節日背后涉及的文化、歷史、起源或是民俗等了解甚少,甚至有少數幼師會將國際上的節日與傳統節日混淆在一起。在對家長進行走訪的過程中,本人也了解到同樣的問題。由于幼師和家長本身對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認知不足,導致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宣傳不夠全面。這也就造成了幼師在開展幼兒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不知道如何選取傳統節日文化進行融合,或是困惑于傳承傳統文化與創新文化之間的度應該如何把控等問題。
2.傳統節日文化在教育中的實踐性較少
據調查了解,一部分的幼兒園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會有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教育活動的意識。但是由于大多數幼師的實踐經驗比較少,在融入傳統節日文化的過程中,并沒有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或者是家庭教育資源,僅靠幼兒園單方面的資源力量較為單薄。對于在大班幼兒教育活動中融入傳統節日文化,其實可以利用許多社會資源,譬如爭取地方政府部門的支持,或是利用媒體進行宣傳等。但是因為傳統節日文化在大班幼兒教育活動中的實踐性較少,所以導致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失去原有的意義,降低了大班幼兒教育的效益。
三、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大班幼兒教育的措施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大班幼兒教育活動中具有很強的實踐價值和教育意義。近年來隨著西方文化的侵入,越發感覺到傳統文化對幼兒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可以說充分開發傳統文化課程已經逐漸成為幼兒園園本課程實踐的重要內容。同時,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大班幼兒教育活動中,能夠滿足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基本需求。因此作為幼師應該充分利用周圍的教育資源,引導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并且在多個教育領域中積極滲透傳統節日文化的精神,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本人結合自身多年的幼教經驗,提出以下幾點關于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大班幼兒教育的有效措施,為其他幼兒園提供借鑒與參考,促進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1.創設教育情境,營造文化氛圍
為了將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價值發揮出來,幼師在開展大班幼兒教育活動過程中可以積極創設相關的教育情境,通過創設節日情景幫助幼兒體驗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同時也為幼兒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促使幼兒在文化氛圍下,學習傳統節日的知識。情境是教育活動中重要的設計環節,幼兒在情境中可以感受到幼師所要傳遞和表達的內容。因此,作為幼師在開展大班幼兒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突出傳統節日的特點,包括傳統節日的習俗或是文化等,搜集與傳統節日相關的素材,利用ppt幻燈片或者視頻播放的方式,幫助幼兒直觀理解傳統節日文化的含義。
例如,在春節來臨之際,幼師可以提前布置班級的環境,加深幼兒對我國春節這個節日 的印象,從而深入了解春節的節日文化。通過布置教室環境,使幼兒更好地融入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氛圍當中。同時,在幼師的監督和引導下,開展窗花剪紙的活動,幫助大班幼兒全面了解春節這一節日所包含的文化內容。通過創設教育情境,將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的內涵體現得淋漓盡致,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另外,在創設教育情境時,應立足于大班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基礎之上,將傳統的節日文化呈現在幼兒面前。除此之外,幼師還可以舉辦一些關于傳統節日文化的比賽,例如可以讓幼兒自主選擇喜愛的傳統節日,并分享節日的起源故事。有助于幼兒更好地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我國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并發揚光大。
2.開設特色課程,促進幼兒發展
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幼兒園大班教育活動中,一方面是為幼兒展示我國豐富的文化內涵,使幼兒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將我國傳統節日文化作為教育素材,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可以引導幼兒在具體的操作下感受傳統節日文化帶來的樂趣,從而有效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加強情感方面的溝通與交流。為了豐富大班幼兒教育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幼兒園可以開設以“傳統節日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教學活動課程,以社會實踐的方式感受到生活中的節日氛圍,促使幼兒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發展。
例如,可以設定“中秋”這一主題開展一次手工教育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幼師可以為孩子們講解關于中秋節的含義,帶領幼兒制作月餅。在端午的時候可以帶領大班幼兒一起包粽子,并向幼兒解釋端午節的由來,促使幼兒進一步了解關于屈原的偉大事跡,以及端午節的文化精神。通過這種教育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幼兒了解傳統節日文化以及美食文化,同時也起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效果。傳統節日文化作為一種豐富的教育資源,新時代幼師應該充分利用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性,開設特色教育活動課程,令幼兒在學習到相關的節日文化同時也更加了解我國的民風民俗等知識,豐富幼兒的知識區域。再比如,可以設計“歡喜過大年”的主題活動,幼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共同設計春聯、貼福字、講關于“年”的故事。使幼兒通過不同的活動體驗到傳統節日文化的美好與祥和,讓幼兒意識到現代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并學會珍惜,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3.豐富活動形式,培養愛國情懷
傳統節日融入幼兒園大班教育活動中應該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豐富和創新教育活動的形式,才能夠發揮出傳統節日的教育效果。同時,在大班幼兒教育活動中融入多元的傳統節日文化,不僅可以激發幼兒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探知欲望,同時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知識領域,拉近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距離。因此,幼師在開展教育活動融入傳統節日文化的過程中,可以挖掘周圍的教育資源,深化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思想。在制定教育活動內容時要明確活動的任務目標,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相關聯,從而加強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印象。另外,在設計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要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創設趣味性和探究性較強的活動內容,從而滿足幼兒全面發展的需求,促進幼兒情感認知的發展。
傳統文化教育不僅需要依靠幼兒園單方面的力量,作為家庭和社會也應該出一份力。因此,在開展大班幼兒教育活動融入傳統節日文化的過程中,幼師可以與家長聯手,一起舉辦關于傳統節日文化主題的教育活動,使幼兒更容易接受活動形式。例如,在重陽節來臨之際,幼兒園可以聯手家長一起帶領孩子們參觀當地的文物保護中心,或者是帶領幼兒一起到敬老院做志愿者,培養幼兒尊老的意識,使幼兒懂得如何尊重和愛護老人。再比如,端午節期間,幼師與家長可以一起帶領孩子們體驗編五彩繩的樂趣,并組織親子一同劃龍舟的比賽。一來可以拉近幼兒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增強孩子與父母間的情感;二來使教育活動形式更為多樣化,達到良好的傳統節日教育效果。
4.提高師資力量,保障教育效益
幼師作為幼兒教育的指引者,對幼兒的終身發展有著深遠影響。作為幼師自身應該具備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同時,幼師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有專業的教育水平,同時還應該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有一定認知。因此,幼兒園應該加強提高園內幼師隊伍的質量,確保教育活動的實施效益。
例如,幼兒園可以每天通過廣播播放關于傳統節日文化相關的內容,同時也可以定期舉辦關于“傳統節日文化”的教研活動,通過具體的實踐研究總結匯報成果,有助于更新幼師的知識儲備量。再比如,可以定期要求幼師參與“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活動”的研討會議,加強幼師對我國傳統節日文化觀念的認知,深化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從而打破應試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對幼兒進行因材施教,滿足幼兒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提升幼兒的文化綜合素養,促進師幼共同進步與發展。
綜上所言,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大班幼兒教育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和意義,作為新時代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強對于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認知。同時,及時創新大班幼兒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傳統節日作為社會生活文化組成的重要部分,幼兒園應該加強對這方面的重視。通過融入傳統節日文化,促使幼兒加深對節日文化的理解,令孩子們感受到傳統節日文化的氛圍,并體驗到節日儀式,這樣才能夠了解傳統節日文化背后的歷史故事。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思想與觀念,使我國優秀的傳統節日文化得以傳承。
參考文獻:
[1] 張瑜《淺談傳統節日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滲透路徑》,《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年第42期。
[2] 王婧《傳統節日文化在幼兒園課程中的應用研究》,《人文之友》2020年第8期。
[3] 劉興華《試論在幼兒園如何滲透傳統節日文化》,《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年第6期。
[4] 吳俊平《基于傳統節日文化的幼兒社會性情感教育途徑芻探》,《成才之路》2019年第35期。
[5] 戴娜《淺談傳統節日文化如何在孩子生活中傳承》,《赤子》201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