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碩
說起劍龍,你會想到什么呢?你一定和我一樣,首先會想起它們背上那兩排威武而又夸張的骨板吧。這種以武器命名的恐龍,可以說是知名度最高的恐龍之一,幾乎只要是有恐龍出現的影視作品都會有它們的出場。
頭小
劍龍的體型很大,但大腦卻很小,甚至比狗的大腦還小。小型大腦很適合緩慢的草食性生活方式和不太復雜的行為模式。
背板
劍龍身上最容易辨認的特色之一,是其背部由17塊分離的骨板所排列而成的板狀構造。這是一種高度特化的骨層,與現今鱷魚與蜥蜴身上的一些構造相似,不與骨架直接相連,而是長在皮膚上。這些骨板被一層角質鞘所覆蓋――這將加固骨板并形成鋒利邊緣,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第二大腦
有些古生物學家猜測,劍龍應該有兩個大腦:一個在它那小小的腦袋里,另一個則在它的臀部,頭上的那個大腦是“主腦”,臀部那個大腦是“副腦”。兩個大腦相互配合,才使劍龍能夠適應復雜的生存環境。
尾刺
尾巴上的巨大骨刺是劍龍最強的武器,也讓整個尾巴成了特大號的狼牙棒。劍龍能用較長的后肢固定位置,并用較為強壯,但也較短的前肢移動身體,使身體旋轉以進行攻擊。在一塊異特龍的骨骼化石上,發現過被骨刺刺入的痕跡。兇悍的異特龍都被它一“棒子”打穿,可見其威力。
鳥嘴
劍龍長著像海龜一樣的喙,沒有門齒,但嘴里的兩側有些小牙,從側面看不到牙齒。
中文名稱:劍龍
綽號:武器大師
體型:大約7米~9米長,2.35米~3.5米高,2噸~4噸重
食性:植食性
生存年代:距今1.55億至1.5億年的晚侏羅世啟莫里階至
—————提通階
發現地點:歐洲、北美、東非及東亞
化石標本:最早于1887年被發現,后在我國發現多具化石
學名由來:拉丁學名:Stegosaurus,意為“屋頂蜥蜴”。 這
—————是因為一開始以為劍龍身上的板狀構造,是有如
—————屋瓦一般地覆蓋在整個背上。
為了對抗肉食性恐龍的尖牙利爪,劍龍進化出了自己的武器系統,真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