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瑞杰
近日,中衛市中寧縣頭茬枸杞進入采摘收獲季,頭茬鮮枸杞因皮薄、籽少、肉厚、汁多,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受消費者青睞。長期以來,枸杞是中寧縣的支柱產業,目前,該縣枸杞種植面積達18萬畝,綜合產值達120億元。
中寧地處中國枸杞野生自然分布區域的中心地帶,擁有532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黃河與清水河的澆灌,造就了中寧枸杞的獨特品質。中寧枸杞鐵、鋅、鋰、硒、鍺等多種微量元素含量豐富,多糖含量高達5%左右。


從育苗開始,中寧縣建成中杞、杞鑫苗木合作社、縣林場等3個自治區級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年繁育優質枸杞種苗5000多萬株。生長期間,在17萬畝的廣闊種植面積上,中寧縣實行產區精細化管理,集成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節水滴灌、設施烘干等6項配套技術,為枸杞綠色種植保駕護航。
生產方式的轉變帶來附加值的巨大提升。“以前做枸杞干果時,公司年銷售額只有幾千萬元。”華寶枸杞負責人王方舟說。將鮮果制成原漿飲料,即開即飲、方便快捷的新特性,讓產品在年輕群體中大受歡迎。“傳統的枸杞要加上創新元素才能碰撞出火花。抓住年輕人的實際需求后,去年公司銷售額達到了1.5億元。”
近年來,中寧縣深研產品開發和品牌建設,不僅生產出枸杞果酒、枸杞籽油、枸杞花蜜、枸杞芽茶等七大類50多個枸杞精深加工產品,培育出“寧夏紅”“早康”“璽贊”“杞芽”“杞之龍”等75個自主品牌和建成科技型企業16家,擁有自主專利80多項,全縣枸杞加工轉化率達35%。
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被廣泛運用到枸杞生產各個環節,目前,中寧縣已經實現枸杞產業信息化、標準化、精細化、動態化管理和運營,助力枸杞智慧化種植、智慧化生產。
生產工藝的進步,也催生出“枸杞工業游”這一新生事物。除了工廠,中寧縣還建設有枸杞展示中心、枸杞主題公園、枸杞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等枸杞旅游休閑項目。打造康養度假旅游目的地、構筑文旅融合發展體系,成為枸杞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以發展枸杞生態觀光旅游為切入點,近幾年,中寧縣打造以倡導綠色生態、回歸田園為主題的枸杞文化旅游地,培育出璽贊生態枸杞莊園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四星級園區,構建起全面聯通、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發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