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升志.森林資源保護下林業行政執法體系完善措施探討[J].南方農業,2022,16(14):-201.
摘 要 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森林資源被大量開發,導致全球氣候變暖,越來越多的野生動植物瀕臨滅絕。盡管從短期來看,森林資源的開發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但并不利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基于此,國家將森林資源保護作為生態建設的重點。林業行政執法部門作為森林資源保護的實施單位,應對當前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力度進行加大,并通過建立健全案件移送制度、開展專業培訓及綜合治理機制的形成等手段不斷完善執法體系。
關鍵詞 森林資源;資源保護;林業行政執法
中圖分類號:D922.6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4.064
一直以來,森林資源都制約著地區,乃至國家的經濟、生態發展。林業行政執法部門作為對口機構,承擔著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使命。從目前來看,我國林業行政執法部門的職能機構設置相對健全,但執法依據較多,適用性有待進一步提升。針對目前國內存在的違法破壞森林資源等問題,林業行政執法部門應密切關注,堅決抵制、打擊上述行為,實現森林資源的規范化管理。
1 影響林業行政執法的因素
1.1 執法依據與執法內容
現階段,林業法律的法律位階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對林業行政執法部門的工作開展產生了影響。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等法律法規均對森林資源保護的相關事宜進行了說明,但上述法律法規大多發行時間較早,且更注重木材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對于林業政策的發展要求及森林資源生態效益的規定并不明確,難以為森林資源保護創建有序的發展環境。
1.2 執法形式
目前,國內林業行政執法部門的處理方式多以沒收、罰款為主。整體來說懲罰力度較輕,且執法形式單一。以日常行政案件為例,最終的處理結果多為罰款,亦或者責令恢復原狀,且關于責令恢復原狀究竟是否屬于強制行為、在何種情況下需要采取強制執行的條件并未說明。因此,上述事件的執行主體多為人民法院,這不僅會對林業行政執法部門的處理效率產生影響,同時不利于該部門執法威懾力的提升。此外,大多數行政案件的處理是以罰款結尾的,該處理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起到懲罰作用,但并不利于執法效果的長效維持[1]。
1.3 宣傳力度
由于林業行政執法部門部分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意識較低,對于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再加上許多人也沒有意識到林業執法的重要作用。因此,人們的合力作用并未充分發揮出來,林業執法效果受到影響。基于此,案件處理過程中群眾的配合度較低,林業執法效果不理想。
2 林業行政執法存在的問題
2.1 林業行政執法機構協作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
我國森林資源管理之所以存在漏洞,與林業行政執法部門協作意識不強有直接關系,加強對林業執法部門的規范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林業行政執法部門應細化分工,各工作人員不僅要熟知自己的工作內容,同時應明確部門與部門、人員與人員之間的協作。林業執法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完成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工作,還要協同完成邊界模糊或處于交匯地帶的任務。可以說,協作意識是林業行政執法者工作開展的基本素質,為更加科學地對森林資源進行管理,更加有效地保護森林資源,森林片區管理員需要經常開展偵查或巡山活動。若在此過程中缺乏部門與人員的合作,就會降低執法工作的有效性[2]。
2.2 林業行政執法治理體系尚未建立健全
當前我國林業行政執法工作的宣傳力度較低。從宣傳方法來說,國內的宣傳多以標語或流動車為主,甚至部分宣傳資料僅限于政府內部,基層群眾對這一行政內容并不了解。因此,部分基層群眾可能難以分辨違法行為,在“不了解”思想的牽引下,可能會觸碰到法律的禁區,甚至對森林違法行為無從感知。對于違法行為,林業行政執法部門也大多采取罰款的管理措施,難以起到預防和教育疏導的作用。數據顯示,很多森林案件之所以被長期擱置,與前期宣傳力度較低、群眾缺乏配合有關。林業行政執法治理體系的建立應將廣大群眾作為關注重點,強化事前預防,同時加強事后的教育處置,必要時對相關人員進行單獨培訓。對于重要案件,可適當增加宣傳渠道,進行推廣宣傳,從而使林業行政執法治理體系更加完善[3]。
2.3 執法人員綜合素質欠缺
目前來說,我國林業行政執法人員中專業院校畢業的高素質人才較少,對于現行的法律法規了解并不深入,在語言表達能力與行動力上有所欠缺。因此,林業部門執法效率與水平受到影響。
3 林業行政執法的完善措施
3.1 完善林業行政執法依據與內容,促進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
森林資源保護法律法規的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依據。1)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開展也應該充分展現科技興林、科技治林的發展觀念,邀請公眾參與森林資源保護,從而強化對森林資源的管理。2)對于出現的破壞森林資源的不良行為,應加大懲罰與打擊力度,特別是加強對濫伐樹木等影響當地經濟發展的違法行為的處置。此外,結合不同地區經濟發展形勢不同、森林資源發展現狀不同,可制定個性化地方規章制度進行資源保護,從而促進森林經濟轉型,同時為森林生態發展作出貢獻[4]。
林業行政執法以柔性執法的方式展開是當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同時是大眾更愿意接受的,這就要求執法人員轉變傳統的工作理念與執法方式,凸顯大眾意識,逐漸緩和執法人員與大眾之間的緊張關系。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固然重要,但同時,提高執法人員執法意識也十分必要。基于此,應加強法制宣傳,強化普法教育,最大限度地減少潛在違法行為出現的可能。在執法過程中,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進行宣傳指導,同時將執法信息可視化、透明化,從而提升基層大眾的參與度,將基層大眾發展成為森林資源保護的另一主體,促進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
3.2 建立健全案件移送制度與責任追究制度,提升執法水平
林業行政案件移送是解決林業執法問題的首要步驟,特別是對于已經達到刑事立案標準的林業行政案件,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遞交給森林公安機關。因此,執法人員必須清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正確區分刑事案件與行政案件,確保案件處理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對于刑事案件,森林公安機關要在收到案件資料后及時開展調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對森林案件的性質進行了清晰的界定。基于此,責任追究制度的建立,首先需要確定該案件的主要承辦人,隨后建立審查責任管理制度,調遣專人進行案件調查與審查,結合已經獲取的審查結果,確定首要責任主體,并對各責任主體的行政責任、法律責任等進行追究,從而促進執法效果的提升。關于行政責任、經濟責任等的確定,林業行政執法部門應視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判定,從而確保執法行為的規范性,提升執法水平[5]。
3.3 開展專業培訓,提高執法人員綜合素養
林業行政執法人員的綜合素養能夠直接對執法質量的高低產生影響。目前我國部分林業行政執法人員的學歷普遍較低,對于森林資源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并不熟悉,因此應對執法人員綜合素養的提升引起重視。1)提高林業行政執法人員的錄用門檻,所有即將從事林業行政執法的人員必須通過嚴格考試,同時符合相關學歷要求。對于在職的林業行政執法人員,應加強培訓。例如,結合不同執法人員的工作經驗、文化水平等進行分組,并據此制訂相應的培訓方案,強化執法人員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2)為減少培訓工作開展對日常行政工作產生的影響,還可以選擇線上培訓的方式,即在進入培訓通道之前首先進行自主測試,系統會自動根據測試結果推送課程并制訂培訓計劃,執法人員只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即可。培訓工作結束以后,林業行政執法部門領導組應成立監督管理小組,對所有成員的培訓結果進行檢驗。對于未達到考核標準的執法人員可要求其參加二次培訓,亦或者給予取消3年內職稱評審等處罰,提高執法人員對培訓的重視程度[6]。3)不斷交流、學習也是促進執法人員綜合素養提升的有效措施。基于此,林業行政執法部門可開設微博、雨課堂等官方賬號,鼓勵本單位執法人員與其他地區林業行政執法部門進行溝通交流與經驗探討,從而促進執法人員業務能力的不斷提升。
3.4 完善綜合治理機制,強化執法監督
為強化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應不斷完善綜合治理機制。1)確定年度治理目標,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責任劃分、目標劃分,即結合不同責任主體,對年度治理目標及任務進行分解。2)再次梳理林業行政執法部門的工作內容,讓每一個執法人員知道并了解治安管理等基本工作的開展。在不同的管理階段,林業行政執法部門的治安工作內容也有所不同。為保證治安工作的條理化,有必要對其工作內容進行分類,找到該階段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必要時成立專案組進行追蹤與排查。3)綜合治理機制的完善還要延伸到后勤工作、接待、信訪等。通過信訪、宣傳等手段了解并化解尚處于萌芽階段的矛盾,防止發生更為嚴重的后果。與此同時,通過普法教育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基層群眾能夠參與社會綜合治理,有助于執法監督主體的完善與過程的優化。
3.5 拓展其他行政執法途徑,確保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順利開展
1)林業行政執法部門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應該清楚,任何一項執法工作的開展都需要部門協作,處于不同職位的主體承擔著不同的義務,同時擁有不同的權利。對于在此過程中濫用職權的行為,應嚴格管理,如收回其執法權利等。為預防此類情況的發生,相關部門應強化對各崗位法律義務與法律權利的講解。
2)針對提高林業行政執法人員錄用門檻,應增加筆試環節,這一發展策略還要特別強調,筆試成績并不是衡量個人能力的唯一標準,在確定筆試成績達標的情況下,還要對應聘者的語言表達能力、反應能力等進行考察,多方位保障林業行政執法人員的綜合素養。為保證錄用過程的公平、公正,所有考核工作、錄用工作的開展均應在正式執法人員的陪同下進行;對新人開展系統培訓,幫助其熟悉部門內的運行操作,并加強對典型案例的講解與分析,為后續執法工作的開展提供經驗。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我國森林法等法律條款更新頻率較高,為使所有執法人員擁有較高的法治素養,需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補充學習。3)適當的激勵措施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執法人員的工作熱情,進一步促進辦案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林業行政執法部門可開展優秀執法人員評比,并對獲勝人員提供物質或其他層面的獎勵,為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4 結語
在森林資源不斷開發的背景下,我國林業行政執法部門承擔的責任與使命也愈來愈重。一直以來,林業行政執法部門都在不斷完善,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因此,形成了當前擁有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及權責對應管理機制,為我國森林資源保護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了進一步提升林業行政執法部門的辦案效率與質量,促進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還需要結合新的經濟發展形勢與生態發展需求,對綜合治理機制、案件移送制度等進行及時優化與調整,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效益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國章.林業行政執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初探[J].現代農業研究,2021(10):103-105.
[2] 張雅薇.加強林業行政執法 保護森林和野生動物資源[J].中國林業經濟,2017(4):72-73.
[3] 林小玲.強化林業行政執法保護山區森林資源[J].科技視界,2014(2):336.
[4] 閆軍華,雷星明.延安市森林資源安全和保護現狀與對策探討[J].延安市人民政府政報,2019(12):36-39.
[5] 賈會楠.強化林業行政執法保護山區森林資源新探[J].農民致富之友,2019(10):198.
[6] 周孜予,海梓晗.全面停伐背景下完善林業行政執法的路徑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7(8):105-109.
收稿日期:2022-05-11
作者簡介:涂升志(1977—),男,云南曲靖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林業行政執法探索。E-mail:22143508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