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滿堂 郭慶河
吳滿堂,郭慶河.羊寄生蟲病發病特征及防治措施[J].南方農業,2022,16(14):-180.
摘 要 寄生蟲病屬于羊養殖中常見的一種疾病類型,羊感染該病后大多呈慢性發展趨勢,各項癥狀均較輕,在養殖過程中容易被忽視。因此,需對羊寄生蟲感染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了解疾病出現的原因,并制訂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提升畜牧業的效益。結合實際病情,針對羊消化道線蟲病、羊絳蟲病、羊肺線蟲病等常見羊寄生蟲病的癥狀進行分析并給出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提出定期驅蟲、保證飲水安全、糞便無害化處理及科學飼養等防范措施。
關鍵詞 羊;寄生蟲病;發病特征
中圖分類號:S858.2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4.057
羊寄生蟲病在我國多個地區均存在流行的趨勢,但該病的感染屬于慢性過程,死亡率并不高,因此養殖人員對于寄生蟲病的關注度不足。但是,羊寄生蟲病在發生之后會直接對羊只免疫力和身體抵抗力造成較大的影響,可誘發其他疾病,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需要對疾病進行預防,以提升羊群的整體免疫能力。按照寄生部位的不同,羊寄生蟲可分為內寄生蟲和外寄生蟲:內寄生蟲即寄生在宿主體內的寄生蟲,如線蟲、絳蟲等;外寄生蟲即主要寄生在羊體表的寄生蟲,如虱子、螨等。為了更好地對寄生蟲病進行預防和治療,需要分析各種類型的寄生蟲病,并制訂相應的干預措施,提升疾病的預防質量。
1 羊寄生蟲病種類與發病特征
羊寄生蟲病主要包括羊消化道線蟲病、羊絳蟲病、羊肺線蟲病、羊毛虱蟲病等。
1.1 羊消化道線蟲病
羊消化道線蟲屬于蠕蟲的一種,主要寄生在羊腸胃內,會對羊腸胃黏膜產生較大的刺激,同時分泌毒素,造成腸胃黏膜的損傷和出血。長期發展會造成消化系統的損傷,不利于羊進食,阻礙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目前,羊常見的消化道線蟲病包括球形毛首線蟲病、食道口線蟲病、蛇形毛圓線蟲病等,主要通過被線蟲污染的飼料和水源傳播。
羊在感染消化道線蟲病后會出現咳嗽、鼻涕等癥狀,如果病情嚴重,痰液和鼻腔分泌物中可發現成蟲和蟲卵。隨著疾病的發展,肺部會出現炎癥,并出現精神萎靡、厭食、不愿走動等癥狀,體型逐漸消瘦。發展至后期,羊會出現貧血、體溫升高、呼吸困難的癥狀,甚至氣管堵塞、肺部膨脹、嚴重腹瀉,最終導致死亡。
1.2 羊絳蟲病
羊絳蟲病主要發生在幼羊中,一般呈現出地方性流行的特征,在2—3月感染率高,4月發病開始,5—7月達到高峰。
羊絳蟲病會對羊的精神產生影響,使羊萎靡不振,厭食,飲水多,身體虛弱,并出現營養不良癥狀[1]。隨著疾病的發展,病羊體溫升高,不進食,腹瀉嚴重,心跳加速且呼吸急促,在糞便中可出現成熟的絳蟲節片,嚴重時羊無法站立,口周出現泡沫,最終死亡。絳蟲在羊腸內成團會阻塞腸道,甚至導致腸道破裂。
1.3 羊肺線蟲病
羊肺線蟲種類較多,主要是網尾科網尾屬和原圓科繆勒屬多種線蟲,主要寄生在羊呼吸系統中,其中網尾科線蟲的體積較大,雄性線蟲長度在3.0~5.5 cm,雌性線蟲長度為6.0~8.0 cm,均呈線狀。原圓科線蟲體型較小,主要通過飛沫和糞便進行傳播,幼蟲隨著羊的上述活動進入水中或者草地上,健康的羊群在接觸到被污染的水和草之后,幼蟲經過口腔進入腸壁,隨著淋巴管和血管進入心臟、小支氣管和支氣管內,生長成蟲[2]。
羊肺線蟲病感染初期,病羊會出現干咳癥狀,跑動后氣喘現象明顯,精神萎靡,厭食,不愿走動,咳嗽。隨著疾病的發展,會在痰液中發現白色成蟲、幼蟲及蟲卵,從鼻孔位置分泌出黏稠的分泌物,黏液在干燥之后形成鼻痂,呼吸困難現象更加明顯。隨著疾病的發展,羊進食困難,出現頭、胸、眼瞼等水腫,最終死亡。
1.4 羊毛虱病
毛虱在進入羊體之后,會對局部皮膚造成較大的損傷,使皮膚水腫、變厚,如疾病進一步發展則會出現細菌感染,導致受損皮膚化膿、發炎和腫脹,如感染量較大,則會出現惡性貧血的問題。毛虱自身會攜帶大量的炭疽病菌和立克次病菌等多種病原菌,導致羊感染多種疾病,嚴重時導致死亡[3]。
2 羊寄生蟲感染的預防措施
2.1 定期驅蟲
寄生蟲病不易治愈,也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為了降低疾病的感染率,需要定期驅蟲,加大對寄生蟲預防的投入力度,在寄生蟲高發季節到來之前,使用合理的藥物對疾病進行預防。定期驅蟲需要把握合適的時機,一般每年的3—4月和10—11月進行驅蟲可以保證羊群春季復膘和安全過冬[4]。如條件允許,可在6—7月再用藥一次,起到加強效果的作用。同時為了防止蜱蟲、螨蟲等出現,可對羊群進行藥浴,控制外寄生蟲感染。在一些特殊時間段,如配種前、分娩前也需要定期驅蟲,特別是臨近分娩的羊,需要在分娩之前、產后的15~20 d、21~28 d各驅蟲一次[5]。
2.2 保證飲水安全
水源是羊寄生蟲感染的重要渠道,一些寄生蟲生存在水中,因此需要對水源進行嚴格把控,將自來水和井水作為主要飲水水源,其次為流動河水,盡量不使用流動的池塘水、稻田水和小溪水作為飲水源。自來水公司定期有人員進行水質檢測,所采用的供水點也符合國家標準,還經過凈化和消毒處理,因此寄生蟲數量顯著減少。深井水的污染較少,對于羊而言也較為安全[6]。
2.3 糞便無害化處理
羊的糞便中存在較多的寄生蟲幼蟲和蟲卵,一旦處理不好,會對草料、飲水等均造成較大的污染。因此,在對羊進行驅蟲之后應收集7 d內的糞便,并運往指定地點堆積發酵,使用糞便發酵產生的生物熱,將寄生蟲的蟲卵、幼蟲殺死[7]。在集中處理的過程中,需要將糞便堆積緊實,外部使用10 cm的泥土糊好,使用塑封膜封死后發酵。
2.4 科學飼養
加強對羊群的科學飼養,保證每日的營養供給,以提升羊自身的抵抗能力,保證機體可以抵抗寄生蟲侵害,并維持較高的體能。同時加強管理,使用質量過關的飼料,并對飼料進行科學的保管,防止出現污染的問題[8]。為羊群提供更加理想的環境,注意保持干燥、整潔并及時通風,避免進入水生生物聚集區域放牧和飲水,防止水生生物中寄生蟲通過飲水感染至羊體內。控制飼養密度,不可擁擠,及時打掃羊舍,定期清理垃圾,保持衛生。
2.5 保證驅蟲藥的規范性
定期組織大規模的驅蟲和殺蟲,在大規模使用驅蟲藥物前,需在小群內做試驗,確保驅蟲藥物有效之后,再在羊群中大規模使用,以確保藥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驅蟲藥物使用時,需注意在羊停食和早晨空腹的狀態下投藥,并在用藥期間加入電解多維,減少藥物的應激反應。對于一些患病之后的羊,可待康復之后再驅蟲[9]。
2.6 加強特殊羊群管理
特殊羊群在寄生蟲預防方面需要更加注意,在羊的分娩前后、妊娠期、斷奶期加強預防,在保證羊群正常繁殖的同時,提升母羊的懷胎率。斷奶前后也需要進行母羊和幼羊的驅蟲,防止出現感染的情況[10]。
3 羊寄生蟲感染的治療措施
3.1 羊消化道線蟲病
對于羊消化道線蟲病一般采用驅蟲治療,以8~10 mg·kg-1的劑量對病羊灌服左旋咪唑,或者將藥物加入每日的飼料中進行投喂;還可將5~15 mg·kg-1的丙硫苯咪唑或者1 mg·kg-1的伊維菌素、阿維菌素混于飼料中進行投喂,如病羊無進食意愿,則將藥物溶于水后灌服。對未發病的羊,按15 mg·kg-1劑量進行投喂丙硫咪唑,可預防該病。同時,可在飲水中添加適量的黃芪多糖、電解多維等,增強羊群機體抵抗力,預防感染該病[12]。
3.2 羊絳蟲病
對于發病羊,可將丙硫咪唑配制成懸液之后進行灌服,每次15 mg,可實現徹底的驅蟲,這種方式安全性高;給予75~100 mg·kg-1硫雙二氯酚內服,驅蟲效果也較為理想[13]。如果羊診斷為蓋氏曲子宮絳蟲,則需要增加氯硝柳胺使用劑量,每次劑量控制在100 mg·kg-1,達到驅蟲的目的。如患病羊年齡在1~6個月,可使用硫酸銅進行治療,每次用量為15~45 mL·kg-1[14]。
3.3 羊肺線蟲病
對于羊肺線蟲病,可使用10~15 mg·kg-1丙硫咪唑進行治療,通過口服方式給藥,以達到較好的疾病治療效果[15];還可通過皮下注射的方式注射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劑量為0.2 mg·kg-1;氰乙酰肼對于該病的治療效果也較好,劑量為15mg·kg-1。對感染早期羊肺線蟲病的羊,可使用枸櫞酸乙胺嗪(海群生)進行治療,每次劑量100~200 mg·kg-1[16]。
3.4 羊毛虱病
對于毛虱病,可通過人工捕捉、粉劑涂抹和藥物噴涂和藥浴的方式進行治療,在人力充足的條件下,對羊體表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毛虱之后立即捕捉,盡可能將其消除。對患羊進行粉劑涂抹,藥物選擇3%馬拉硫磷、2%害蟲敵涂抹在體表,如在毛虱流行的季節,需要間隔7~10 d進行一次處理,每只羊用量為30 g[17]。如果進行藥物的噴涂,則需要將馬拉硫磷濃度調整至1%,每只羊用量為200 g,每次處理時間間隔3周。如條件允許可對羊進行藥浴,藥物選擇濃度為0.1%馬拉硫磷,每次藥浴時間為20 min,以達到殺蟲的目的[18]。
4 結語
寄生蟲是一種暫時或永久寄生在宿主體內或者體表的動物,羊在感染寄生蟲病之后,可出現營養不良及各種機械性損傷,寄生蟲分泌產生的毒素還會對機體造成化學性損傷,發生機體功能障礙,同時寄生蟲攜帶的病菌還會引起繼發性感染,甚至導致羊死亡,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養殖戶需要對寄生蟲病的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并制定相訂的預防措施,提升羊飼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哈軍德.青海地區藏羊防治體外寄生蟲感染的綜合措施探析[J].甘肅畜牧獸醫,2017,47(6):90-91.
[2] 潘會賢.武宣縣山羊寄生蟲感染情況及其防治對策[J].畜禽業,2019,30(8):101-102.
[3] 朱生敏,成大榮,陶建平,等.蘇北地區肉羊寄生蟲感染的檢測與流行病學分析[J].獸醫導刊,2022,6(2):49-50.
[4] 陳小麗,王宇翔,張韜,等.羊駝住肉孢子蟲感染案例分析[J].野生動物學報,2022,43(1):192-195.
[5] 范國曉.羊腦包蟲病的原因和診斷防控要點[J].獸醫導刊,2022,5(3):104-105.
[6] 胡永揚,陸占鰲.羊肺線蟲病的診斷與治療[J].吉林畜牧獸醫,2022,43(2):82-83.
[7] 謝柯柯,李華松.不同驅蟲藥物對奶山羊消化道線蟲驅蟲效果研究[J].中國乳業,2022,6(2):50-53.
[8] 覃英克,謝愛紅,陸興明,等.荔波縣喀斯特地區山羊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J].貴州畜牧獸醫,2021,45(5):57-59.
[9] 鄭玲,王朋林,陳凱麗,等.我國部分地區羊腸道寄生蟲感染情況的調查[J].動物醫學進展,2021,42(1):137-140.
[10] 時文賢,葉紅艷.河南省部分地區山羊腸道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J].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2021,29(5):115-118.
[11] 奴爾蘭·阿克亞孜.昭蘇縣某鄉羊消化道寄生蟲病感染情況調查報告[J].湖北畜牧獸醫,2021,42(10):24-26.
[12] 王有為,胡積東,鄧小玲,等.青海省海南州藏羊腸道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21,48(1):79-83.
[13] 劉林科,菅憶晨,王占銘,等.我國部分地區羊消化道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及球蟲種類鑒定[J].畜牧與獸醫,2021,53(4):117-123.
[14] 田夢婷,江世民.張家界市永定區四都坪鄉山羊消化道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J].湖南畜牧獸醫,2021,5(2):27-30.
[15] 昭日格圖,林鑫,毛冉,等.赤峰地區舍飼肉羊消化道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J].湖北畜牧獸醫,2021,42(12):23-24.
[16] 肖其偉.酒泉市羊腦包蟲病與腐蹄病混合感染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21,41(1):82-83.
[17] 王亮.羊消化道線蟲病的綜合防治[J].獸醫導刊,2022,2(3):112-113.
[18] 裴乃亮,夏祖元.山羊絳蟲病的診治[J].貴州畜牧獸醫,2022,46(1):38-39.
收稿日期:2022-06-10
作者簡介:吳滿堂(1998—),男,甘肅定西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為動物醫學。
*為通信作者,E-mail:5662569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