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東.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土地調查中的應用探討[J].南方農業,2022,16(14):-237.
摘 要 作為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土地調查涉及內容非常多,利用信息化測繪技術有助于確保土地調查成果的準確性與完整性。為提升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土地調查中的應用效果,基于對信息化技術體系與土地調查流程的介紹,重點探討了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土地調查中的應用,并對土地調查中信息化測繪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明確作業標準和提升人員素質等建議。
關鍵詞 土地調查;信息化測繪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P204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4.075
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的過程中,有效開發與利用國土資源顯得尤為重要。在這一過程中,開展土地調查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對全國各地土地的利用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才能做到對國土的精準管控,優化與完善國土調查、監測及統計制度,實現成果管理的信息化,滿足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土地調查主要是針對交通、水利、公共服務、工業、農業及商業等方面的用地情況進行了解,但因這一工作具有復雜性、系統性與綜合性的特征,需要在實際的調查中合理運用信息化測繪技術,保障土地調查成果的準確性、有效性及真實性,因此對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土地調查工作中的應用研究非常必要。
1 信息化測繪技術概述
1.1 內涵
信息化測繪技術是基于現代科技發展的一種新興技術,可有效運用地理信息實現綜合化服務。與傳統測繪技術相比,該技術在數據獲取方面實現了動態化,讓相關數據信息可以得到及時更新,實現信息共享,這對測繪工作的社會化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例如,在信息化測繪技術的應用下,形成了政府機構、企業及用戶共同協作的開發機制,有利于信息化資源體系建設,推動測繪領域的變革[1]。
1.2 優勢
作為一種關鍵性前沿技術,信息化測繪技術具有極強的測繪能力,具體表現在測繪準確性高、速度快及適用性強等方面,提高了測繪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在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下,信息化測繪技術逐漸實現應用服務信息化、生產信息化與成果管理信息化,為現場測繪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以土地調查工作為例,一般需要明確土地的結構、類型和分布等情況,傳統的測繪技術通常要耗費大量時間、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而信息化測繪技術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相關數據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與更新等工作,讓土地調查更具效率與質量。
1.3 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測繪技術得到持續更新與完善,未來測繪技術的應用將朝著測繪生產信息化的方向不斷發展,使數據采集的效率與質量逐漸提高。同時,成果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會得到進一步提高,不僅可以應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測繪,還可以將獲得的測繪成果進行信息化管理,更好地利用信息資源。未來信息化測繪技術與其他技術的結合會越來越多,會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測繪技術的數字化、自動化及智能化程度,最終形成有助于測繪工作順利開展的完整技術體系,讓測繪工作更加簡單與高效。
2 土地調查流程
2.1 調查土地現狀
在目前的土地調查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比較普遍。在土地現狀調查中,通常會先使用信息化測繪技術對被測對象進行勘探,隨后以平面控制測量進行補測或修測,科學地編輯相關資料圖片,構建地理管理信息資料,開展有關權屬的調查工作;再基于相應的比例,將地籍調查最終數據與現場測繪數據進行結合,標注每個測繪的位置,利用現代化技術構建土地調查系統,為接下來的土地管理與利用提供支持[2]。該項工作要明確調查土地種類,如農業用地、商業用地和公共服務用地等,在此基礎上,全面掌握地類分布及利用狀況,形成相應的土地調查數據庫,為后續的土地開發與利用提供重要依據。
2.2 獲取土地信息
在了解土地現狀的基礎上,需結合實際工作需要,獲取更為詳細的土地信息,這對實現最終的工作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這一過程中,測繪技術的合理使用對此項工作的科學順利開展有重要影響。相關人員可以根據實際工作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測繪技術對土地數據進行采集,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分析與處理,全面了解利用強度、利用率及利用結構等土地資源利用情況,為提高土地效用奠定良好基礎。
2.3 分析土地潛力
我國人口較多,所以國家一直比較重視對土地的合理規劃與利用,但實際情況是土地規劃與利用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相關人員加大對土地潛力的分析力度。在具體實踐中,相關人員需要得到準確和完整的土地數據,如土地利用率、利用強度等,通過綜合指標評價與單指標評價的方式,分析待開發土地的潛力,根據分析結果合理規劃與利用土地。
3 土地調查中信息化測繪技術的具體應用
3.1 數字化攝影測量技術的應用
在測繪領域,攝影測量技術已應用較長時間,但傳統的攝影測量技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攝影測量效率較低。在數字化設計與改造下,攝影測量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數字化攝影測量技術在土地調查中得到應用。數字化攝影測量技術的優勢與特點在于處理的原始信息來源廣、內業處理自動化程度高和便于對形成的成果進行編輯等,如在構建被測結構物真實的三維景觀模型時,可以通過應用該技術準確測量它的空間三維坐標,然后由相關軟件自動生成結構模型[3]。但由于大像幅數字相機的普及度不高,數字化攝影測量技術應用主要集中在航測領域。
3.2 空間信息系統的應用
空間信息系統是由遙感系統(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及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構成。GPS在城市建設、資源保護及土地調查作業等多領域中都有應用,相比傳統測繪技術,它可以更快速和準確地完成測量工作。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GIS、RS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使其應用范圍更廣,具有的功能也更強大。例如,在外業調查中,工作人員可以通過GPS和手機網絡通信將采集的相關數據及時發送到平臺中,管理人員通過對數據的處理與分析,使外業調查人員與舉證平臺進行有效互動,確保調查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更好地完成土地調查工作。GPS、GIS及RS技術具有時效性高和受地域干涉小等優勢,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土地調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4]。例如,在獲取土地利用變化信息的過程中,空間信息系統能基于對已有土地信息的分析,與實際測得的信息進行對比分析,對過時信息進行更新,優化測繪成果。
3.3 無人機技術的應用
近年來,我國在無人機領域取得長足進步,使無人機技術在各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發揮著重要作用。就土地調查工作而言,無人機技術的應用優勢在于成本低、可靠性高、巡航距離遠等,操作人員只需規范操作控制即可完成相應的工作。無人機技術與傾斜攝影測量技術的融合,可以實現對目標區域相關影像數據的快速采集,并進行預處理,在較短時間內完成GIS三維模型的構建,快速、直觀和精準地反映出地物屬性,極大地提高土地調查工作的效率與質量。例如,使用該技術對農村村落進行航測,不僅可以根據采集的影像數據構建出相應的實景三維數據庫,而且解決了人手不足和作業難度大的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與質量。相關部門及人員也可以借助該技術對各種國土資源情況進行全面了解,為環境保護、資源開發和災害防治等工作的科學有效開展提供重要依據[5]。
3.4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的應用
作為一項全新的測繪技術,三維激光掃描技術主要是基于激光測距的原理,利用高速激光掃描測量的方法,在短時間內獲取被測對象的三維坐標數據,以此為依據構建被測對象的三維模型及相關的圖件數據。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是繼GPS空間定位系統后又一項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技術,有不接觸性、快速性和數字化等優勢,目前已在土地調查、室內設計、災害評估、文物古跡保護及數字城市等領域中得到應用。以土地調查為例,該技術的應用能實現對三維點的大量采集,在面對大型、復雜程度高和不規則的被測對象時,能順利采集其三維數據,在計算機與相關軟件的支持下,完成對被測對象三維模型的構建,這既能提高外業工作效率,又能減輕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6]。在地籍測繪中,三維激光掃描技術不僅可以幫助作業人員更好地掌握被測對象的地理要素信息,還能準確把握地塊權屬界限的界址點坐標,較好地完成工作。因而,相關職能部門及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該技術的關注與研究,以便在今后的各項測繪工作中有效應用。
3.5 利用計算機自動比對
在核查土地調查成果的過程中,依據相關的核查方案與標準,各地應實行符合當地情況的核查方案,以保證調查數據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在此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對邊界準確性與地類真實性的核查,可以利用計算機自動比對功能,并結合人工核查的方式,確保核查的有效性。1)通過人工核查的方式對邊界準確率和各地類真實性予以核查;2)利用計算機對人工核查的結果進行比對,找出不同之處;3)以人工核查方式對不同的地方進行再次核對確定,從而確保土地調查成果的質量。必須指出的是,在核查前需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并且相關人員應充分了解核查流程,具有較強的信息素養,以便有效利用計算機進行核查。
4 應用建議
4.1 明確作業標準
目前可用于土地調查的信息化測繪技術很多,為確保測繪過程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無論采取哪種測繪技術,都需要構建統一的測繪作業標準。在現實情況中,因政府機構及相關從業者更關注信息化技術在測繪領域中的應用與發展,對作業框架的構建與完善缺乏關注,部分工作人員操作技能水平不足和對測繪知識掌握不全面,導致土地調查工作無法有序進行。為真正發揮信息化測繪技術的應用優勢與價值,須立足實際,明確作業標準,構建和諧共享的作業框架,為土地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針對土地調查測繪中工作人員對技術與實踐的結合是否科學和合理,強化檢查力度,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標準予以修整與完善,從而有效滿足信息化測繪技術的應用需求。必須指出的是,在明確作業標準的過程中需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并注意作業標準的細化,這有利于提高信息化測繪技術的應用效果。
4.2 提升人員素質
目前,隨著測繪技術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土地調查測繪過程中對工作人員的人數要求降低,對綜合素質要求提高,包括對土地調查流程的掌握、對相關理論知識的了解及具有較強的技能水平。工作人員的素質不高,將無法保證相關技術的合理應用,會造成工作效率與質量下降。相關單位必須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力度,尤其是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才培訓的效果直接決定了先進科技是否可以轉化為生產力。
5 結語
土地調查對科學開發與利用土地資源有重要意義,在以往的土地調查中由于測繪技術較落后,測繪的精準性和全面性存在不足,難以發揮應有的價值。在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下,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的測繪技術涌現,相比傳統測繪技術,信息化測繪技術具有精準性高、測繪速度快和可以適應各種復雜地形地貌等優勢,這對促進土地調查工作順利開展起到關鍵作用。但由于信息化測繪技術的應用體系不是很完善,相關單位及從業人員需進一步加強研究,發揮出信息化測繪技術的優勢,為落實土地調查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雄恒.土地和房地產測量中的信息化測繪技術分析[J].工程與建設,2022,36(2):310-311.
[2] 羅青青,張海燕,王俊智.信息化測繪技術在農業土地規劃中的運用解析[J].大陸橋視野,2022(3):82-83.
[3] 黨迎春,鄧京虎,王偉.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探究[J].華北自然資源,2021(6):90-91.
[4] 閆慶偉.信息化測繪在農村土地利用與管理中的應用[J].智慧農業導刊,2021,1(3):72-74.
[5] 任士峰.淺談如何實踐信息化測繪時代工程測量技術[J].中國金屬通報,2020(2):204.
[6] 黃素琴.關于全國土地調查中信息化測繪技術的應用分析[J].華北自然資源,2021(3):84-85.
收稿日期:2022-06-07
作者簡介:陳小東(1986—),男,福建安溪人,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土地調查、遙感數據生產加工處理、土地衛片執法。E-mail:4118024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