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見習記者隋萌 今年以來,山西金融運行平穩,呈現“量增、面擴、價降”的良好態勢。7月28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西以金融支持穩經濟工作為主線,加大了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力度,在減費讓利政策方面多措并舉推進工作落實落細。
一是規范支付手續費收費行為,組織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自查,切實清理重復、捆綁、無實質服務內容的收費項目,杜絕采取先升后降、轉嫁成本等方式變相提高支付手續費。
二是建立“小微企業動態識別機制”和“費用退還機制”,合理界定小微企業身份,將優惠政策精準送達至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對于無法準確界定身份的做到“應降盡降”;針對多收費、誤收費情況,簡化退費辦理流程和手續,確保退費政策“應享盡享”。
三是加強常態化督查與動態回訪,對存在問題的網點督促整改,嚴防出現費率反彈。加強國有大行示范引領,引導其充分發揮帶頭作用,推動支付行業形成減費讓利的良好氛圍。加強政策宣導,采取多種方式擴大政策宣傳的影響和效果,確保政策能用、會用、好用。
截至6月末,山西省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共向實體經濟讓利1.75億元,累計惠及市場主體96萬戶。
下一步,山西將持續做好金融支持穩經濟工作,充分發揮政策工具引導作用,跟蹤監測重點企業項目融資對接情況,開展入企送政策、送產品、送服務活動,持續推動金融機構減費讓利,提升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質效,優化跨境金融服務,支持經濟恢復發展,促進穩企業保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