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Techland推出的《消逝的光芒2》是一款結合了跑酷元素的末日生存題材開放世界游戲,設定在上一代完結20年后。在這個末日世界里喪尸蔓延,人類文明與科技都已經大幅退化,為了躲避地面上的喪尸,人類只能生存在荒廢城市的高處,以僅存的幾個據點茍延殘喘。游戲的故事就是從主人公艾登不幸感染喪尸病毒而開始的,病毒感染指數(游戲官方表述,實際上應該是體溫一類的“發病指數”)會一直伴隨主角,只有身處陽光之下才能降低,而如果在室內或黑夜中行動就會讓感染指數上漲。為了保持人性,玩家必須時刻注意,所以2代也被玩家戲稱為“做個人吧”。
游戲的核心玩法分為跑酷與戰斗兩個部分。往日秩序不再,地面上充斥著危險的喪尸,想要在這樣的世界活下去就必須跑起來。游戲在開放世界里設置了各種建筑結構供玩家攀爬跳躍,還提供了繩索與滑翔翼等道具讓玩家能夠快速探索地圖,某些珍稀裝備就隱藏在難以到達的平臺上。除了用跑酷擺脫僵尸之外,有時候玩家也免不了要與僵尸正面戰斗。由于科技已大幅退化,玩家只能拿起斧頭之類的冷兵器與僵尸戰斗。低級的僵尸行動緩慢不難對付,但如果被大群僵尸圍住依然很危險。到游戲中后期玩家技能升滿,普遍僵尸已經不是玩家的對手,為增加挑戰,游戲加入了一個僵尸對玩家的“關注度”指標,類似于GTA中的威脅等級。當玩家大殺四方時關注度會提高,更厲害的僵尸便會來挑戰玩家。



本作的游戲開發經歷了很多坎坷,最終開發商將所有技術儲備都押寶在這款續作之上。其畫面水平達到了當下主流大作的表現水準,雖然也有讓人感覺很熟悉的前作素材“再利用”,但總體上的建模與貼圖密度還是不錯的。在中高端硬件的支持下,游戲的光影效果表現還算不錯,當然這要求大家至少擁有英特爾酷睿i3-9100/AMD銳龍3 2300X處理器、英偉達GTX 1050Ti/AMD RX 560顯卡、8GB內存、60GB硬盤空間。如果玩家想要畫面更精細更順滑,甚至開啟光線追蹤等畫面優化設置,那么需要使用酷睿i5-8600K/銳龍5 3600X處理器、英偉達RTX 2060/AMD Vega 56顯卡、16GB內存,感覺要求還算可以接受。

格斗游戲在如今無疑變成了一個冷門游戲類型,但《拳皇》對玩家來說卻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其中很多角色都陪伴玩家度過了童年時光,大概這也是它歷經多年還能持續推出續作的原因吧。不過游戲太過經典,對續作來說也會變成一種包袱,如何在創新的同時不丟掉系列原本的特色,這永遠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對此,新一代《拳皇》的做法就是在前一作的基礎上追加更多內容。
新作在總體的戰斗風格上延續前作,以帶給玩家爽快的戰斗體驗為宗旨。游戲設計了更友好的發招系統,甚至允許玩家不用搓招,通過快速按鍵就能發動連續攻擊,方便新手玩家快速找到游戲樂趣。在可選人物上,新作盡量保證前作的角色依然登場,比如讓前作BOSS直接變成本作的可選人物,加入復活戰系統讓被“劇情殺”的人物重新登場等等。雖然這樣做有重復利用角色模組的偷懶之嫌,但老玩家似乎并不反感人氣角色的回歸。



游戲在畫面上也努力做到有所進步,畢竟距離前一代作品已經過去5年。制作方表示他們沒有直接套用前作模型,而是對角色逐一進行了調整,并對畫面的光線處理、陰影表現等進行了全面升級。不過從實際畫面看,新作相比前代的進化并不那么明顯。大概這也是制作方為了照顧不同硬件配置的玩家而作出的妥協吧,畢竟格斗游戲還是得玩家足夠多才熱鬧。但格斗游戲還需要夠高的幀速和快速流暢的動作,所以直接看推薦配置吧,也就是英特爾酷睿i7處理器、英偉達GTX 1060/AMD RX 480顯卡、16GB內存以及65GB硬盤空間。此外,要體驗這種街機型格斗游戲,使用搖桿是比鍵盤更好的選擇,可以參考本期的《搖桿選對,街機、格斗游戲更暢爽》一文。


有關古羅馬的游戲實在是汗牛充棟,而由Logic Artists開發的這款“羅馬”一定可以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原因就在于這是經典的“遠征軍”系列的最新作。“遠征軍”系列此前已推出“維京”、“征服者”兩部作品,這一次六角格戰棋的舞臺終于對準了羅馬。在本作中,玩家將扮演一位青年羅馬軍團長,從希臘戰場開始一路拼殺戰斗,以自己的戰績成就羅馬的崛起。游戲通過一套復雜的技能系統來構筑角色,玩家可以仔細設定每個人物的技能細節,以確定其在戰場上扮演的角色。隊伍在城鎮中是比較安全的,玩家可以泰然地收集情報、補給物資、打造武器裝備。野外行軍則處處充滿危險,除了應對伏擊,玩家還得管理好后勤以免軍團成員彈盡糧絕。



游戲的故事線橫跨地中海,從希臘海岸一直打到高盧平原。每個章節都有不同的戰場環境,敵人的特長也各有不同。玩家除了培養自身小隊之外,也要時刻注意敵方的特性與能力,以免自己的戰術被敵方克制。同時,活用戰場地圖上的可互動物品(比如掩體、火把等)也是扭轉戰場局勢的重要手段。游戲故事總體是線性的,但玩家可以在劇情中作出不同選擇來改變結局的最終走向。
本作雖然只是一款戰棋游戲,但游戲在畫面表現上非常細致。無論是戰場地圖上的場景細節還是敵我雙方的角色建模都做得很是精細,將羅馬的時代特色很好地體現了出來。當然,3D化的場景讓游戲對硬件的配置要求也相應提高,游戲的最低要求是AMD FX-8350/英特爾i5-4690K處理器、AMD R9 380/英偉達GTX 960顯卡、8GB內存及30GB硬盤空間,推薦配置更達到銳龍5 3600X /酷睿i5-9500F、AMD Vega 56/GTX 1070顯卡和16GB內存,完全是主流偏高端3A游戲的水平了。


這是一款帶有“肉鴿”,即刷刷刷元素的過頂視角動作游戲。相比于同類作品,它最大的特色是融入了諸多玄幻國風元素,讓國內玩家玩起來很有親切感。游戲故事伴隨著一場詭異的七月飛雪而展開,通常情況下,雪是冰冷的,但在《暖雪》的故事里,那詭異的雪卻是溫暖的,詛咒也來自于此,觸碰暖雪的人都變成了怪物。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于宮中的龍武帝與當朝四大家族。為了消滅詛咒的源頭,玩家作為俠士“狴犴”(傳說中的神獸,龍之第七子,威猛有力)踏上了除魔之旅。
游戲的動作系統中規中矩,玩家一路打怪收集素材加強自身的各項能力。選擇不同的塑像會決定玩家的基礎能力,戰斗中撿到的秘籍則可以給玩家提供各類增益效果,圣物類似于飾品,可以自由搭配放置在不同插槽之中,武器自不必說是用于加強攻擊力的。本作的趣味點之一是加入了“飛劍”系統,這是將遠程攻擊與劍俠元素相結合的產物,游戲也由此派生出遠程攻擊流派,飛劍搭配合適的技能裝備就可以拒敵于百步之外。
本作的畫面算不上有多亮眼,但大量中國風元素的使用讓玩家擺脫了千篇一律的西方背景,有機會體驗一段國風元素的冒險故事。游戲中模仿剪紙動畫和皮影戲的過場動畫很有特色,2D渲染之下的關卡Boss也各具魄力,暗黑氣氛營造得十分到位。游戲對硬件的最低要求為英特爾酷睿i3處理器、英偉達GTX 750顯卡、4GB內存、8GB硬盤空間,推薦配置為為酷睿i5處理器和8GB內存,其他不變。
近期兩種官方定價都在1xxx元的新核心顯卡,即基于AMD RX6500XT和英偉達RTX 3050的產品終于上市了。顯卡已經太老,可是升級預算不多,或者對分辨率等高畫質沒什么追求的玩家,完全可以選擇它們來玩轉主流游戲,體驗近期3A游戲,特別是最新的光追等特效。基于這兩種顯卡的入門級游戲平臺應該怎么選,怎么配,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本期我們就來看一看基于它們的配置吧。
● 性能優先
資金并不多,但也希望性能盡量強一點的話,就用最新的12代酷睿搭配性能定位高一些的RTX 3050吧。只是大部分RTX 3050的實際售價不出意外的漲價了近千元,是預約或等待一些官方定價的型號,還是忍痛入手現貨呢?順便說一下,作為入門級游戲顯卡,它的功耗、發熱、周邊配置都較低,所以ITX型號常見且價格不錯,很適合配小型主機。
處理器的選擇主要是酷睿i5-12400和國內特供的i5-12490,主板則除了B660不做他想。比較麻煩的是SSD和內存,前者降價還在持續,如果手頭已有性能不錯的,可以先用著,未來再趁低入手,內存則可以考慮DDR4 3600,B660完全支持超頻內存,而且它相對于DDR4 3200價格相差不大,但對12代酷睿的助益很明顯。

● 3A高性價比之選
資金有限,對高端游戲需求不高的話,3A平臺就是好選擇了。銳龍5 5600X在實際游戲中的表現和i5-1240 0幾乎完全一致,RX 6500 XT性能確實比RTX 3050差一些,但官方定價本身就低,實際售價也只漲了400元~500元,因此價格優勢明顯。
至于其他方面,其實銳龍5000搭配高頻內存的表現也不錯,價格差距不大的話,和上文一樣,以DDR4 3600為首選,SSD的選擇也類似。主板則以B550為優先,有一點不同的是,因為AMD平臺的升級能力真的強,如果手頭有B450主板也完全可以直接用。
其他配置其實就看大家的需求和資金了,比如把i5-12400換成i5-12490甚至i5-12600也完全沒問題,資金足夠充裕的話,換個PCIe 4.0 SSD,在游戲載入和場景切換的時候更快更爽利,體驗當然也更好。要想更便宜的話,12代酷睿i3的性能對這兩款顯卡來說也基本夠用,板U套裝為17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