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共享廚房傳遞的是善良
日前,陜西省人民醫院專門開設了共享廚房,院方準備了各種食材蔬菜,“零加價”提供給患者家屬使用。據介紹,醫院考慮到有些患者住院時間長,整天吃大食堂可能會想念家里的味道,所以特意推出共享廚房服務,面向患者家屬開放。
近年來,不少醫院附近都涌現出類似的愛心廚房。比如早在2014年,河南省腫瘤醫院附近就設立了“抗癌共享廚房”。合肥安醫大二附院一路之隔的某小區內,有一個服務外地貧困白血病患者家庭的愛心廚房,2018年創辦以來,先后接待了100余戶家庭,米面糧油免費,灶具等物資無償提供,被患者家屬親切地稱為“離醫院最近的家”。這些共享廚房,不光解決了“人是鐵飯是鋼”這個大問題,更是溫暖了因為病痛而無助焦慮的一顆顆心。
在公眾感動之余也必須看到,要解決患者和家屬的做飯吃飯難題,單純依靠民間人士獻愛心是不夠的。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地方政府也拿出了一些指導意見。政府指導、醫院推進、民間出力,構成一股合力,才有可能有效推進愛心廚房系統化、規?;蛯I化地運營下去,促進患者康復,減輕家屬負擔。這就需要有關方面提前介入,明晰各方在愛心廚房的責權利邊界,對衛生、營養和安全進行規范指導等。越是惠民好事,越要做細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