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新驍龍8手機是否值得期待,首先還得先來看看這顆芯片的性能表現。簡單來說,新驍龍8的CPU部分全面升級到了ARMv 9指令集,也就是由Cortex-X2、Cortex-A710和Cor tex-A510構成的三叢集方案,同時GPU也進化到了Adreno 730(表1),與驍龍888集成的Adreno 660相比也更換了底層架構。可以說,新驍龍8的CPU和GPU架構與早些年上市的前輩們都有著巨大差異,而這些也就都成為了它性能提升的底蘊所在。

*高通驍龍的CPU核心均以Kryo命名,屬于在ARMCortex基礎上的優化版
新驍龍8 的理論跑分成績也沒有讓我們失望。和上代旗艦驍龍888相比,它的安兔兔和魯大師跑分都能突破百萬大關(圖1),綜合性能較之前輩提升了24%左右(表2)。在比較新的GeekBench 5測試軟件中,新驍龍8的單核和多核性能均提升了13%左右,而其單核性能在GeekBench 4中更是領先了37%。實際上,GPU性能才是這顆芯片的真正看點所在,3DMark Wile Life的Vulkan測試提升70%,GFXBench阿茲特克廢墟的ES3.1提升了56%,這種增幅就好像過去驍龍8系對驍龍7系的碾壓一樣,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此外,新驍龍8的AI性能也提升了400%(圖2),結合更強的ISP可以搭配更好的鏡頭和算法。

大家不要忙著高興,現實中是有“摩擦力”的,理論跑分和實際體驗的提升并不對等,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關注。

*3DMark測試均取離屏分數
在小米12手機上市初期,很多用戶都在吐槽一類問題:某些第三方APP的內容顯示不流暢,啟動過程中存在動畫掉幀和卡頓等問題,與小米發布會上強調的MIUI13更流暢的宣傳特性不符。奇怪的是,也有不少用戶表示自己的小米12并無此類問題,日常操作流暢非常。這種兩極分化體驗的背后,則是ARMv9指令集“惹的禍”。
簡單來說,在Cortex-X2、Cortex-A710和Cortex-A510架構中(圖3),Cortex-X2和Cortex-A510僅支持64位應用,只有Cor tex-A710同時支持6 4位和32位應用。這意味著,當你打開某個32位的老舊APP時,無論它處于前臺還是后臺掛起狀態都會觸發Cortex-A710大核以高功耗運行。如此一來,32位APP既無法享受Cortex-X2的更高性能,也無緣Cortex-A510的節能特性,再加上整體兼容性偏差,更容易觸發卡頓掉幀等問題。

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也很簡單,通過應用商店,將32位APP全部升級到64位版本即可(圖4)。隨著ARMv9芯片的普及,凡是還有人維護的APP都會逐步過渡到64位,這一點大家還是可以放心的。

就Android系統生態而言,硬件性能在很多時候都處于“過剩狀態”,哪怕是搭載驍龍7系的中端手機,只要手機廠商優化到位,也能確保日常操作和包括《和平精英》在內3D游戲的流暢運行。
當然,中端手機能流暢玩《和平精英》的原因也并非它們的性能真的夠強,而是游戲本身會針對當前運行手機的硬件配置匹配無法修改的分辨率和幀數上限(圖5),少數可以開啟“超高清”、“極清”和“超高幀數”的手機不僅需要硬件性能達標,還需要被游戲開發商將對應機型加入白名單,而手機廠商也會將其作為噱頭大肆宣傳一番。沒錯,Android手機游戲都存在“鎖幀”和“鎖分辨率”的問題,很多手機無法開啟超高清和90Hz模式,只是因為手機廠商沒有和游戲開發商談好開通的價碼,性能再強也是枉然。
另一方面,手機的散熱設計,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抹平硬件在性能上的優勢。以《原神》——為例,目前上市的所有新驍龍8手機的最高幀數上限只到60FPS,而搭載上代驍龍888的手機最高也是60FPS(圖6),當持續玩1個小時之后,再看實際幀數都會降到40FPS~55FPS。原因很簡單,《原神》對硬件的負載極高,更強的新驍龍8只能提升最高極限幀數,但在60FPS鎖幀的情況下,最高幀數就與其他手機持平,長時間游戲會因過熱降頻導致幀數下降,最終40FPS~55FPS的運行幀數,甚至和驍龍870、天璣1200的手機相差無幾。

實際上,米哈游曾為iPhone13 Pro系列和搭載Apple M1芯片的iPad Pro開放過《原神》的120 FPS模式選項。但哪怕是散熱設計最寬裕的iPad Pro,在中等畫質下也僅能支撐2分鐘左右,游戲幀數就會從120Hz降到60FPS~100FPS,而且機身發熱顯著。調到極高畫質后,進入游戲1分鐘后幀率就開始下降,2分鐘后徹底趴在60FPS以下,即便換到神廟場景后幀率也沒有明顯改善,而此時的幀數表現其實就和Android陣營的高端機持平了。
此時,你能說Apple M1芯片的性能不夠強?顯然不是,而是高負載下芯片的發熱和功耗已經超過了影響續航和持握體驗的閾值,所以必須通過降頻實現降溫和降低能耗。新驍龍8自然也會遇到這個問題,雖然它的理論性能,特別是3D性能甩開上代驍龍888一大截,但在真實的游戲體驗散熱功耗影響性能發揮環節,流暢與否和實際的幀數表現,其實更多的還是取決于手機的散熱設計,散熱不好的新驍龍8手機,游戲體驗往往還不如散熱好的驍龍888(甚至驍龍870)手機。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只有看重瞬時爆發性能的應用場景,才能體現出新驍龍8的強大,比如安兔兔跑分。但在真正高負載的應用環境下,并將時間線拉長(如持續玩1個小時的《原神》),新驍龍8和驍龍888的差異并不大(圖7)。

⑦很多旗艦手機長時間玩原神,超過一個時間閾值后幀數都會驟降
限于篇幅,本文就不對所有新驍龍8旗艦進行一一的點評了,而且當大家拿到本期雜志時也應該會有其他新品上市,所以筆者在這里主要分享一下選購方面的思路和建議。
新一代的旗艦手機在理論性能方面基本相同,但散熱設計更好的手機,絕對可以帶來更好的長時間游戲體驗。至于如何判斷散熱設計的好壞,主要看VC均熱板的面積(注意不是總散熱面積,那個數據意義不大)(圖8),以及是否內置散熱風扇。

屏幕是與我們日常交互最長的部件,它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比性能還要重要。2022年主要流行E5材料和LTPO 2.0的搭配,但LTPO2.0卻存在“場景識別”和“內容逐幀識別”兩條技術路線,從目前來看唯有支持“內容逐幀識別”的LTPO 2.0,才能在更多場景和時間里實現低至1Hz的省電功效。究其原因,可參考本期CFan講堂欄目中的《變速也有別 淺析LTOP2.0屏幕間的差異》這篇文章。
在攝像頭的搭配方面,小米12 Pro武裝的索尼IMX707主攝素質最高,升級第二代哈蘇手機影像系統2.0的一加10 Pro也有著不俗的成像效果,其他旗艦手機的鏡頭則處于伯仲之間。今年會有更多旗艦機引入150°的超廣角鏡頭,可以帶來有趣的魚眼模式。在這里我們需要留意第三顆副攝的類型,最好的當然是長焦,至于微距和景深一類的都屬于湊數(圖9)。可惜,第一批上市的新驍龍8旗艦機沒有一款配備潛望式長焦鏡頭,如果你追求完美焦段覆蓋,建議等等第二批或第三批旗艦的問世。

⑨摩托羅拉edgeX30的景深鏡頭意義不大,但好在它的起價僅2999元,足以抵消這點缺陷
此外就是一些特色功能,支持120W閃充的能在20分鐘內充滿全部電力,支持無線充電的可以擺脫線纜束縛。iQOO9 Pro主打獨立顯示芯片2.0,可以通過插幀的方式在更多游戲中實現120FPS顯示(圖10),也能通過45FPS鎖幀的方式,插幀到90 FPS提升流暢度并節省電力。摩托羅拉edge X30的USB支持視頻輸出,能以Windows桌面的風格進入辦公狀態,對商務用戶極為友好。榮耀Magic V則是首款新驍龍8折疊屏手機,獨特的形態輔以最強性能,更適合喜歡嘗鮮的用戶選擇。

最后,筆者還是希望大家在關注新驍龍8旗艦之余,不要忘記在售的驍龍888老將們。正如前文所述,在實際操作和游戲體驗上,新驍龍8和驍龍888(哪怕是驍龍870)沒啥區別。比如小米11 Pro和vivo X60 Pro+都是驍龍888陣營中少有的配備潛望式長焦鏡頭的手機,為了給新品鋪路,它們的價格也都有跌破了4000元大關,性價比開始顯現,實際體驗不比一些更貴的新品差。此外,真我上代realme GT頂配版(驍龍888+12GB+256GB)在節前曾降到過2100元左右,較之新品性價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