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


對于汽車品牌來說,格柵設計決定了消費者的第一印象。第三代榮威RX5帶來了全新家族化設計語言,巨大的鳳羽格柵相當有辨識度。前燈組設計比較靈動,日行燈組隱藏在格柵內部,車主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變換多種形態。
第三代榮威RX5的外觀設計更加精致。車身側面呈現出前低后高的姿態,前機艙蓋縫和車身腰線采用了一體化設計。前后輪眉使用雙層設計,讓車身顯得更加低矮。側裙從前向后方延伸時明顯上翹,增加了運動態勢。后備廂上方的兩塊翼片與車頭設計相呼應。尾燈下方的飾條,用弧線代替了直線設計。
內飾方面,第三代榮威RX5采用了大面積皮革包裹和鋼琴飾板的組合。中控面板角度直立,讓車內空間顯得更大。第三代榮威RX5提出了“情感交互智艙”理念,高配車型配備可以左右滑動的27英寸4K顯示屏,同時承擔儀表和中控屏的功能。屏幕采用了Mini LED背光技術,顯示細膩的同時,一體化玻璃面板的觸控手感出色。8155芯片提升了系統菜單的響應速度,配合東方意境HMI設計。榮威在細節方面非常考究,面板中央留出了屏幕滑軌的空間,接縫處理比較用心。無論屏幕在左側還是右側,都有一側屏幕背面緊靠出風口幫助降溫。屏幕下方的觸控按鈕還提供了振動反饋。
與競品相比,榮威提出的東方意境HMI設計有一定辨識度。榮威認為駕駛者應該將注意力放在路面上,轉速和續航里程分別放在左右兩個角落。值得注意的是,方向盤需要調整到離腿兩拳的位置才能同時看到速度表和轉速表。
MR模式下屏幕顯示周圍行人和車輛的位置信息。AR模式下儀表中央將變成實景區域,800萬像素120度高清前攝像頭的畫面與輔助系統相結合,用紅色方框加感嘆號提醒駕駛者注意前車和禮讓行人,可以幫助車主少收罰單。 由于試駕在白天進行,夜間環境下前攝像頭的清晰度和辨識能力有待測試。相信道路試駕時有機會詳細體驗視覺司南智駕系統的具體功能。
第三代榮威RX5在座椅方面花了不少心思。為了體現高級感,新車提供了主駕座椅迎賓功能。前排座椅側翼支撐充分,在繞樁時能固定身體。雖然中控T字區較高,但也不會顯著影響副駕駛腿部空間。座椅骨架和填充物方面也進行了加強,能隔絕大部分底盤上傳的震動。后排空間足夠寬敞,底板凸起幅度很小。與RX5 PLUS相比,第三代榮威RX5的內飾氛圍更加溫馨。



試駕現場提供了第三代榮威RX5汽油版和混動版eRX5,本次體驗以汽油版為主。新車使用了上汽“珠峰架構”,包含五種發動機搭配變速箱驅動系統。第三代榮威RX5采用了全新1.5升 VTGI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配合DM21 PLUS 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最大功率188馬力,最大扭矩300牛 · 米。混動版eRX5增加了EDU G2Plus超級電驅,可實現10擋變速,綜合最大功率432馬力,最大扭矩570牛 · 米。混動版的動力輸出已經接近一些EV車型的表現。
新車在NVH及日常駕乘舒適性方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升級。首先是“T形發動機懸置和錐形變速箱懸置結構形式”,發動機怠速時方向盤幾乎沒有可感振動。第三代榮威RX5在發動機噪聲和路噪控制方面表現不錯。
駕駛體驗方面,第三代榮威RX5汽油版和混動版將加速過程處理得比較柔順,車身俯仰控制更好。第三代榮威RX5在菜單中可以無級調節方向盤轉向手感,從輕盈到沉穩之間跨度較大。特別是轉向中心區附近的響應速度有驚喜,左右小幅擺動方向盤時車身跟隨性較好,在變道超車的工況下有好的表現。當你進一步增加轉向角度,車身響應和預期有些許不同。推薦駕駛者根據自己的主觀體驗,手動校準方向盤轉向手感。
模擬現實中的駕駛工況,第三代榮威RX5在30公里/小時左右進彎時車頭比較聽話。當你進一步轉向時線路將向外側膨脹。兩個因素導致了該現象,其一是懸架橡膠塊厚度增加20%,降低沖擊震動提升過坎時的舒適性,也犧牲了部分路感。另一是減震器阻尼增加了25%,提升了彎道支撐性。駕駛者在彎中需要多一些轉向和剎車幫助減震器壓縮。
對于日常公路駕駛來說,第三代榮威RX5在懸架柔度方面做得不錯,從輪胎到座椅都考慮到了小顛簸過濾,乘坐舒適性方面體現了一定的高級感。工程師提到的車身動態更平衡四輪抓地力更好的優點,需要在道路試駕中一探究竟。
第三代榮威RX5對用戶需求的分析比較充分,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升級。從車輛外觀到平臺架構,以及創新的滑移屏設計,都為用戶帶來了全新體驗。在10萬元到15萬元的主流SUV市場,廠商對產品力的完善優化,對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