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摘要:我國的現代化社會建設進程逐步推進,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等融入到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各領域當中,取得了顯著的應用成效,在技術支持下新媒體行業快速崛起,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關鍵載體,新聞傳播的市場活力增強,人們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更加便利地獲取新聞資訊。此背景下的電視新聞的輿論傳播影響力,以及傳播新聞的效果極大地被削弱,流失了大量的電視新聞觀眾。因此媒體融合時代,電視新聞要提升輿論傳播的影響力,加強對現階段發展形勢的掌握,不斷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腳步。本文首先對電視新聞輿論傳播影響力的重要作用進行論述,然后對媒體融合中提升電視新聞輿論傳播的影響力的策略進行分析,希望對電視新聞發展帶來幫助。
關鍵詞:媒體融合;電視新聞;輿論傳播;影響力
電視新聞輿論傳播影響力的重要作用
電視新聞是人們獲取了解新聞資訊的途徑和載體,電視臺的新聞工作人員對于某一個新聞事件,要通過確定選題、實時報道、跟蹤采訪、節目制作、播出等各環節,將新聞資訊傳遞給受眾。新聞受眾接收了有關新聞的資訊信息之后,可以探討新聞事件,形成反響和共鳴,在社會范圍內民眾廣泛探討,使社會的力量被動員起來,推動新聞事件發展,以達到解決民眾困難的目的,并且不斷地改進和優化民眾的行為習慣、價值觀念,革新社會的意識形態,為我國的社會穩定發展發揮保障
作用。我國電視新聞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新媒體的沖擊,失去了一些忠實的粉絲,影響力逐漸減弱,但是其社會正向輿論的作用并沒有消失。電視新聞傳播的輿論影響力非常重要,發揮著關鍵的核心作用,只有具備較強的電視新聞輿論傳播影響力,才能夠實現電視新聞內容的廣泛傳播,引起社會討論,發揮出電視新聞媒體輿論傳播的影響力和正面引導作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增長,創建起人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在媒體融合時代下,電視新聞輿論傳播的影響力更是需要電視新聞行業人們不斷探索和深入研究的關鍵,因為融媒體時代,新媒體平臺等快速發展、新媒體產業不斷崛起,對電視新聞行業造成了嚴重的沖擊,電視新聞節目的受眾大幅度削減,轉移到了新媒體平臺中,不受時間、空間束縛地進行信息的傳播和分享。因此電視新聞必須要發揮出自身的權威性優勢,同時積極地借鑒新媒體的新聞播放內容和形式,做到取長補短,將電視新聞好的一面通過高質量的播報來展示給松,提高電視新聞輿論傳播影響力,適應媒體融合時代的發展腳步和要求,強化電視新聞的行業競爭力,推動電視新聞行業邁向更高的發展臺階,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媒體融合中提升電視新聞輿論傳播影響力的有效策略
合理選題
選題是媒體融合時代下電視新聞輿論傳播影響力提升的首要環節,傳統媒體的發展中,要結合新媒體發展形勢之下的挑戰,立足于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融合新媒體平臺的優勢,實現和新媒體平臺之間的有機融合與共進發展。吸引更多受眾的關注和目光,獲取更多的受眾群體,保證電視新聞節目能夠不斷提高輿論影響力,在媒體融合時代強化自身的競爭力,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社會問題、民生問題。在新聞的選題環節,要保證合理選題,將人民群眾團結起來,探討有關的新聞事件內容,調動起人民群眾的自發性、主動性,參與到解決社會民生問題中來,強調電視新聞輿論傳播的影響效果。在選題的過程中,電視新聞節目的工作人員可以關注突然發生的新聞事件,對于此類突發事件,社會的關注度通常較高,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特點和良好的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力,電視新聞工作者要合理選題,站在黨和國家的立場上,將突發事件的細節、來龍去脈等,面向社會民眾進行動態化的追蹤報道,明確突發事件的正確立場和觀點,啟發民眾,使民眾從電視新聞節目中取得收獲。典型事件也是選題過程中值得電視新聞工作人員關注的一類事件,典型事件更注重有特色的報道,選題人員要強調事件的典型性,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事件背后的警醒作用、激勵作用傳遞給人們,體現出電視新聞節目的全部輿論影響力。同時,在電視新聞選題的時候,應該增加選題范圍,不應為了博取大眾的眼球而大量選擇娛樂性的事件,而應該充分發揮電視新聞這種主流媒體的作用,以社會新聞、時政新聞為主,通過一些小故事、小采訪等投射出社會問題,讓大眾自己去深思,最后再以總結性的新聞將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闡述,這樣不僅能吊足大眾的胃口,而且讓電視新聞更真實、更合理,發揮社會正向輿論的導向作用。
創新傳播渠道
傳播渠道的拓展和創新,是提升電視新聞輿論傳播影響力的重要舉措,媒體融合時代下新媒體平臺傳播速度更快,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更加廣泛,而電視新聞的信息傳播中,以電視為途徑,人們若是錯過了觀看時間,很難再關注相關事件報道的內容,對于新聞事件輿論影響力的提升產生了制約。媒體融合時代,電視新聞需要豐富傳播渠道,對新聞信息的傳播渠道進行創新,改變輿論影響力渠道單一的現狀,而是要將電視新聞輿論傳播影響力導向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抓住機遇,發揮出新媒體播報新聞的優勢,利用新聞客戶端、電子報刊、互聯網社交論壇、微信公眾號、微博平臺、抖音短視頻等播報電視新聞,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下進行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和分享,調動起群眾的參與性,使群眾從多種途徑獲取電視新聞,接收有關電視新聞節目的相關信息,增強對電視新聞節目的興趣。電視新聞的輿論影響力逐漸擴大,輿論影響范圍也有所增長,對于社會民眾想法和動態,形成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強化電視新聞節目的輿論傳播影響力效果。與此同時,電視新聞要與時俱進,針對當下年輕人的心理特征,可以采用全知性的事實傳播方式,借助社會案例、人物傳記、過往影視畫面等對新聞事件進行多層面的全知性編輯,跌宕起伏的情節、感人至深的細節,這些無疑會更大程度上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也能夠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比如在展示一個案件的發生和偵破的新聞中,可以先展示現場畫面,這起事件引起的社會恐慌,讓大眾認識到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性。然后再展示主持人的畫面,主持人一邊解說,一邊展現不同的破案畫面,從而讓大眾不覺得只是主持人一個人在說,提高了看下去的能動性。最后展示采訪辦案民警、現場觀眾的畫面,讓他們對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進行說明,形成豐富而真實的事件還原。因此,電視新聞也應該更好地利用它集音、畫、字于一體的優勢,使整個新聞立體起來,成為傳播手段的同時也能夠使觀眾得到視聽的享受,提升電視新聞輿論傳播的影響力。
強調與受眾之間的積極互動
媒體融合時代提升電視新聞的輿論傳播影響力的過程中,離不開與群眾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通常情況下,電視臺在播出新聞節目時群眾處于被動、單方面的狀態下接收新聞信息,電視臺對于大眾在觀看了新聞之后的想法、建議等,難以獲得及時的了解和掌握,群眾缺少表達訴求和觀點的渠道,導致電視新聞媒體影響力提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媒體融合環境下,電視新聞媒體需要積極地與群眾展開交流和互動,采取多種方式進行與受眾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利用網絡交流的方式,收集客戶的反饋,在新聞事件播報之后將民眾的想法、建議等收集起來并加以分析,做出及時的響應,充分體現出電視新聞對受眾所產生的輿論引導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群眾的思想觀念,在互動板塊中由專職的人員,及時回復群眾的關切,并且要收集用戶反饋,以此為依據,結合群眾對新聞報道后續的訴求,有針對性地制作電視新聞節目。改變和革新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形式,使人民群眾發揮出監督的作用,提高新聞媒體的輿論影響力和傳播力,強化電視新聞行業的競爭力。同時,在與受眾進行互動的時候,廣大電視新聞工作者一定要了解大眾的內心需要,采訪的時候要誠懇,讓大眾將自己關心的問題說出來,可以多邀請他們發表個人主觀意見,對大眾的意見進行整理,最終確定新聞報道主題,這樣的電視新聞才是大眾最喜歡的,也最能反映出大眾的心聲。為了提高互動的質量,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也可以借助一些問答小活動進行,通過現場發放一些小禮品等,讓大眾感覺到電視采訪的新穎性,從而主動的與采訪者進行互動,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讓采訪的內容更加真實。
增強時效性
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電視新聞一定要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線才能將自己的輿論影響力凸顯出來。我們都知道,雖然微博、抖音等自媒體在新聞傳播上具有“短平快”的特點,但是其畢竟不是社會主流新聞媒介,其報道的內容以娛樂性內容為主,偶爾也會進行一些社會、時政類新聞的播報,但都是以個人發表意見或轉載為主,容易使觀眾對其真實性產生懷疑,而電視新聞由于官方性和地方性強,觀眾不會產生這樣的擔心。基于電視新聞的這種特點,在媒體融合時代,我們就應該充分發揮電視新聞的真實性特征,通過增強時效性,讓其收獲一批觀眾。首先,電視媒體要具備較強的發揮輿論監督熱點問題的能力,通過新聞的形式發現社會熱點問題之后,及時展開后續的報道,并將政府的應急預案及時向市民和大眾說明,從而讓觀眾感覺到電視新聞的權威性,對傳統電視新聞產生青睞。在遇到一些大家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時,不要采取避而不談的方式,這樣會讓大眾失去興趣。而是要積極出擊,去尋找隱藏在新聞背后的線索,讓觀眾通過電視新聞了解事件的全過程,保證電視媒體與網絡媒體信息的一致性與及時性,最大限度地提升輿論監督傳播的速度與效果。其次,要對網絡平臺加以利用,因為網絡平臺信息傳播速度更快,電視新聞可以借鑒其優點,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網絡信息數據進行整理,選擇觀眾最想了解的新聞事件,對其進行深度挖掘、整理線索,通過電視新聞的方式播報出去,同時為了增強時效性,可以讓記者參與事件的全過程,與廣大網民積極地開展互動,這樣不僅利用起了各種新媒體,而且也讓電視新聞增加了新穎性,發揮出新媒體短平快的特點。最后,電視新聞媒體必須要面對網絡發展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要發揮出電視新聞正面監督的作用,而不能像各種新媒體一樣,為了吸引更多的粉絲,過度地進行娛樂播報以及對社會新聞惡意扭曲,影響大眾的價值觀。
創新電視新聞傳播方式
在媒體融合的大趨勢下,創新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將會大大提升其輿論影響力,讓更多的大眾喜歡上電視新聞。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方式比較固定,即通過每晚、每早的固定時間段進行新聞播報,錯過了這個時間段大眾很難再獲取完整的新聞,只能通過電視的回放功能進行查看,而這樣畢竟會失去很多忠實的電視新聞粉絲。基于這種現狀,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必須要創新。目前新興的數字技術給電視新聞采制、播出、傳輸覆蓋和接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一個特定的只能傳送一套節目的模擬頻道,使用數字數據壓縮后,就可以傳送8-10套節目。同時數字技術還改變了受眾收看的方式,根據自己喜歡的新聞形式有選擇地觀看各種新聞,打破節目的先后順序。基于此,電視新聞在建立起一批忠實觀眾之后,可以基于數字技術打造互聯網電視平臺,讓這些觀眾下載電視客戶端,定期向他們推送電視新聞并指導他們將喜歡的電視新聞類型置頂,這樣不僅能滿足電視新聞愛好者的觀看意愿,而且讓他們能借助客戶端觀看其他電視臺的新聞,從而提升電視新聞輿論傳播的影響力,讓電視新聞也像自媒體那樣為客戶推送喜歡的內容,最終實現媒體融合,提高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和影響力。因此,電視新聞在傳播方式上不僅要借鑒新媒體,而且要打造適合自己的傳播形式,在新聞傳播中發揮其正面輿論導向作用,滿足時代賦予其的責任。
綜上所述,媒體融合時代下傳統的電視新聞媒體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新媒體沖擊。電視新聞作為一種傳統的媒介,其新聞內容往往較為單一,新聞傳播方式也比較固定,即便是一些主題較好、教育意義非常好的欄目也很難第一時間讓大眾獲取,其輿論的影響力沒有發揮出來。因此,在媒體融合的大環境下,電視新聞要借鑒各種新媒體的新聞播報形式,除了要打造短平快的欄目外,也要增加與大眾的互動,及時了解大眾最喜歡的新聞類型及播報方式,從而順應時代的要求,讓電視新聞重新回到大眾視野中。同時,電視新聞要適應新的發展環境,必須要以提高市場競爭力為目標,強化電視新聞的輿論傳播影響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出傳統媒體的優勢,在電視新聞的傳播中,豐富新聞內容和形式,開拓新的發展路徑,為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行業發展獲得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