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偉紅
時代發展迅速,中國的高鐵飛快地馳騁在城區之間,而同時在偏遠地區,慢火車也依然保持著活力,帶著當地的人民出行。快的是發展,慢的是心安,國家這種“因地制宜”的做法,令人贊不絕口。
快速發展的高鐵馳騁于城市之間,對于個人來說能夠縮短人們的時空距離,提高出行的效率,優化出行的體驗。朝發夕至,人們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會再像李白《蜀道難》中感嘆的“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那樣。況且,高鐵代表的是我國科技的發展實力,它們和潛水的“奮斗者號”、探測火星的“天問一號”、組網成功的北斗等,共同顯示出我國科技的發展變遷,威震四方。
那么一定會有人問:“高鐵這么好,為什么有些地方還在使用慢悠悠的綠皮火車呢?”誠然,高鐵的運行確實更便捷,更休閑。但高鐵本身為時代科技的產物,其對于地形條件有著較高要求,自身的維護和保養也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而在一些偏遠地區,“落后”的綠皮火車仍然具有相當大的市場。由于建設要求低,綠皮火車能夠覆蓋那些高鐵暫時無法到達的地方;這類車型的保養和運營成本也不高,因此票價也比高鐵要便宜得多……在偏遠的山區、在僻靜的小城、在散落的村莊,有數不清的家庭,要依靠這些綠皮車才能“走出去”。便宜的票價解決了沿途村民出行難的問題,將農產品從山里運到城里,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慢火車所帶來的,是心安。因為慢,所以格外溫情;因為慢,所以能讓更多的村民走出大山;因為慢,所以能讓當地的民眾不被快時代落下,可以慢慢地追趕上去。
快的是發展,慢的是心安,不變的是國家對全體人民利益的保障。的確,生活在城市的大多數人更喜歡高鐵,但是慢火車的存在給予了貧困地區的人們“走出大山”的機會和“勤勞致富”的權利。我們不能為了一味地求快而落下部分人的身影。我們要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觀念,讓所有人都走在奔向致富路的光明大道上,讓全體人民共享國家發展的成果和福利。
快的是發展,慢的是心安,不變的是國家為全體人民帶來幸福的初衷。看,中國的列車,正帶著全體中國人民駛向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