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最愛“快進”、狂點“刷新”。評論,要搶“沙發”;寄信,最好是特快專遞;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車,最好是高速、磁懸浮;創業,最好是一夜暴富;結婚,最好有現房現車……
沒有時間感的現代人變成了最著急最不耐煩的地球人。
我們喜歡插隊;我們搶著打出租車;我們在交通燈變黃的時候加速沖過去;我們由親戚帶著走VIP通道;我們在電話里對著客服人員吼:“馬上給我搞定,馬上!”我們急急忙忙旅游、拍照,又匆忙離去。
可是,我們同時又是世界上最有耐心的人。以前排隊炒股,頭天晚上就排隊買認購證,現在我們排隊買房,提前三天就全家輪班開始排;我們喜歡買促銷減價貨,排一上午隊也在所不惜;人越多的餐廳,我們越喜歡,我們寧肯坐在門口塑料凳子上吃兩個小時的瓜子,也不肯換一家店;我們就是感冒也要去掛專家號,提前一個月就開始排。
傳統心態和現代境遇扭合在一起,我們焦躁不安卻又心安理得。
人們的時間觀,自近代以來歷經多次提速,已經停不下來了。我們需要的是時刻看看鐘表,計劃自己的人生:一步到位、名利雙收、嫁入豪門、一夜暴富、三十五歲退休……
生活越現代化,煩躁情緒就越嚴重。
電話不普及的時候,沒人介意幾個月收一封信。但手機隨身的時代,幾十分鐘內不回短信的人就會被諷為沒有“機德”;只有公交車坐的年代,等上半小時也不足為奇。如今打車,隨時都要提醒司機抄近道、超車;以前我們用電話線撥號上網,56K的網速,很慢,可是并沒有人覺得煩躁。如今,帶寬以兆來衡量,但網頁打開稍有遲緩,我們第一反應就是點刷新鍵。
這是現代化加重的煩躁癥,既然可以快,就絕不能慢。有了比較,就有了煩躁。
你可以不必在銀行里排在第三十三位——只要你是VIP, 你就可以欣欣然地直接走到柜臺前,把那三十二個可憐蟲拋在身后。難道就不可以給非VIP的人提供舒適的基本服務嗎?可以,我們的基本服務就是在鐵椅子上坐兩個小時。
人們的煩躁癥,來自于社會機會不均衡。因為你總在擔心,如果這個機會不抓住,你就會被社會拋棄;如果你現在乖乖排隊,那么就一定會有人插你的位。所以我們一定急躁,我們不顧規則,抓到手的才是硬通貨,排隊等待永遠都只是愿景。
我們就像在超市收銀臺前的購物者,推著購物車在幾條長龍之間躑躅,無論排隊還是不排隊都是兩難。插位加塞擠來擠去,一分鐘也不愿意等,我們總是焦躁不安。而且,我們總覺得別人排的隊比我們的快。(摘自《青年文摘》 陳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