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執意竄訪中國臺灣地區,外交部8月5日宣布8項重磅反制措施,并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對佩洛西及其直系親屬實施制裁。“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執意竄臺,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踐踏一個中國原則,嚴重威脅臺海和平穩定。”在宣布中方對佩洛西的制裁決定時,外交部發言人這樣表示。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說,對佩洛西的制裁措施可能包括禁止其本人及直系親屬進入內地及香港、澳門,限制與其關聯的企業、機構同中國打交道,查封、扣押、凍結佩洛西及其直系親屬在我國境內的財產等。“制裁美國政府三號人物表明,中國對任何侵犯我核心利益的人員都會采取果斷措施。”
就在外界對中方的反制力度感到驚訝之際,中國外交部隨即公布的第二波制裁更顯示出中方的決心。外交部宣布,中方將取消安排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取消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取消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暫停中美非法移民遣返合作、暫停中美刑事司法協助合作、暫停中美打擊跨國犯罪合作、暫停中美禁毒合作以及暫停中美氣候變化商談。
多名分析人士表示,中方的反制措施包含三個“取消”、五個“暫停”。其中,三個“取消”均是中美兩軍間的工作機制。軍事專家宋忠平說,國防部層級、戰區層級、海上安全層級都是中美軍事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上到下各級機制的取消,意味著中美軍事互信、政治關系降至谷底。“臺灣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是中美關系發展的基石,一旦美國觸及這一底線,交流和互信必然受到重挫。”
對于五個“暫停”,多名專家均認為,禁毒合作、氣候合作等都是美國政府期待并需要中國協助配合的領域。在佩洛西竄臺事件后,暫停在這些領域的合作是中國對美國政府作出的一種“懲戒性措施”。“此次中方的反制措施很有針對性,在實踐中將產生明顯效果。”一名美國事務專家這樣評論。
美國空軍原定上周在加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試射“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在大陸軍方于臺灣周邊展示軍力之際,拜登政府推遲了這次試射,以避免進一步激化與中國的關系。
佩洛西竄臺之舉在國際上遭到廣泛批評。法國《世界報》發表社論稱,佩洛西的臺灣之行是危險的,不合時宜,在臺灣這個“高度易燃”的地方火上澆油。《紐約時報》報道稱,佩洛西訪臺或削弱美國與亞太盟友的統一戰線。香港《南華早報》評論稱,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這樣的東盟成員國不應被美政客用來作為故意挑釁的亞洲之行的開場。盡管地區國家歡迎美國增加接觸和投資,但很可能厭倦了披著外交外衣的挑釁行為。
(摘自《環球時報》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