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月,姚依林副總理在國務院召開的國家商業部門機構調整會議上,宣布我(本文口述者黃涼塵)為新組建的商業部顧問,那時談到了寶元通公司,他指出,寶元通是全國第一家轉到國營的民族資本企業。
寶元通興業公司是1920年創辦的民族資本企業,具有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共性,又有它的特性,就是搞改良。寶元通主要創辦人蕭則可長期擔任總經理,思想進步,有事業心。到了20世紀40年代后期,國內局勢急劇變化,寶元通年年出現虧損,幾乎難以為繼,于是確定了“現在拖得過,將來站得起”的應變原則,進行艱苦的努力。
1947年夏天,寶元通總管理處在重慶北溫泉召開了主干人員擴大會議,確立了寶元通只有在人民解放和建設的偉大事業里,才能求得新生的宗旨。那時,寶元通已經換屆,蕭則可身體欠佳,推辭不當總經理,由我繼任,鄭星垣出任董事長。因我同一些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有交往,遂決定由我出面尋求寶元通新的前途。
1949年8月4日,我離開重慶赴香港,準備自港轉赴北平。此時我已正式受命聯系寶元通的出路,決定在重慶解放前不再回來。離渝前,我對愛人講了一些情況,囑咐她帶著孩子等到團聚的一天。我說波折肯定會有,但寶元通同仁會全力保護你們的。我就帶著國民黨特務追捕的進步學生楊代蘊(民生公司楊成質之女)脫離了虎口,一道飛往香港。
1949年11月,我經天津抵達北京,由章元善陪同見到了黃炎培、章乃器。他們對寶元通轉向國營的意愿表示贊成。隨后,章乃器即在政務院會議上代寶元通向中財委主任陳云申請。不久,章乃器告訴我,中央財經委員會原則同意。重慶解放后,章又告知中財委原則同意的電報已發,囑我回重慶向西南財委申請。
章乃器給西南財委秘書長劉岱峰、西南財貿部副部長李斌和川東行署財委副主任沈蘭芝寫了信,表示在政治上他對寶元通負完全責任。
我當即發電報回渝,將情況報告總管理處。總管理處為了使全體職工提前做好轉向國營的思想準備,于1949年12月9日發出解放后的“通關信”,號召全體職工“認清新民主主義所規定的革命任務……提早轉向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廣大職工聞訊后歡欣鼓舞。
1949年12月4日我離京去上海,后與樊陶齋一同取道武漢回重慶。到武漢后,我找 到以前認識的地下黨員趙忍安,由他寫了一封信,讓我面交西南局統戰部秘書長林蒙。
回到重慶后,第一個見到的是林蒙,我向他介紹了寶元 通的情況。總管理處指定我和樊陶齋向西南區財經貿易方面的負責同志洽商,提出轉向國營的申請。我們與西南局貿易部副部長劉卓甫、李斌懇談,樊陶齋連續數晚向李斌介紹寶元通的經營管理情況和人事情況,問答極詳。總管理處又廣泛開展民主討論,召開了重慶、成都、宜賓、瀘縣四地總、分公司主干人員和職工代表擴大聯席會議,取得了一致的意見。很快,西南財委正式批準寶元通貿易部門轉向國營。
1950年4月上旬,樊陶齋按照中央貿易部副部長姚依林的指示,由北京去香港,將寶元通設在香港和印度加爾各答的貿易機構交給國家,之后回到上海,將上海、南京兩地的貿易機構轉為國營。至此,寶元通申請轉向國營的愿望,得以完全實現。(摘自《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慶口述回憶錄》 黃涼塵/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