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發現,在一些金店,市民購金熱情再度升溫,投資金條尤受青睞。北京國華商場的黃金柜臺銷售人員在與顧客交談時提到,6月以來,店內金飾價格就下調了數次,足金飾品價格從每克520元附近一路跌到了現在的每克480多元。
在投資金條柜臺,前來詢問的顧客也不少。“現在買金條很劃算,畢竟黃金價格跌了這么多。”一位看金條的顧客說。
數據顯示,6月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出庫總量為140噸,較5月增加37噸,較去年同期增加7噸。這說明,市場上實物黃金的需求確實出現了增長。
而“虛擬黃金”的持倉者卻紛紛撤退。截至7月15日收盤,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 Gold Trust黃金ETF的總持倉量已經連續第16個交易日下滑(至1014.28噸)。這16個交易日來,該ETF累計減持54.59噸黃金,最大日減持量為7月5日的9.86噸。
隨著國際黃金期貨價格下跌,“虛擬黃金”與實物黃金之間又一次出現了“蹺蹺板”現象。對于本輪黃金大跌,美元被認為是不二推手。
6月以來,為應對高通脹,美聯儲采取強硬加息立場,美元指數一舉躥至近20年來高位,黃金價格承壓走弱。實際上,此前漲勢強勁的黃金在進入今年3月后便已乏力,自3月8日2078.8美元/盎司高點以來,國際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便開啟下跌之旅,迄今已累計下跌近18%。
東證期貨貴金屬資深分析師徐穎分析認為,對于目前投資者購金熱情升溫的現象,目前國內現貨黃金價格已經跌至370元/克附近的較低水平,較疫情出現后的高點450元/克顯著走低。下半年強勢美元對黃金價格的壓制將逐漸減弱,相對利多黃金。
目前全球金融市場普遍面臨滯脹風險,投資黃金有望實現超額收益,但也需要注意合理配置,如果經濟進一步向滯脹后期情況演變,黃金價格或面臨下滑。
(據新華財經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