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悅
兒時的記憶中,總有那么一道菜,令人魂牽夢縈。后來,就算嘗遍了山珍海味,可記憶中被時光浸潤滋養的那道菜,始終是獨一無二的。但若有朝一日,真的得償所愿,再次品嘗,心中又難免有些失望,因為現實中的味道沒有記憶中的那么好。
味道其實是一樣的味道,只不過兒時美食少,對于眼前的食物,那是投入全身心去品嘗的。事先的期盼,過程的細嚼慢咽,事后的久久回味,都令食物的味道中浸透了時光的滋味,從此縈繞于心。
在通訊不便、交通不發達的年頭,一個人的活動范圍有限,能接觸到的人,大多也僅限于身邊的人。于是,彼此都投入了很多心思,經常交往交流,無論友情、親情還是愛情,這樣滋養出來的感情,滋味悠長。
后來,身邊的朋友、熟人越來越多,飯局不斷,但其實沒有什么時間進行精神交流,看似認識的人多了,交情卻似走馬觀花,淺嘗輒止。點頭之交、點贊之交多,讓人不禁想念當年的三五知己。
少則貴,多則寡。少食,能將更多的注意力傾注于眼前的味道,精神上反倒豐富了。多了,容易蜻蜓點水,過則無痕,精神上的收獲反倒少了。
食至八分飽,有時還得輕食,留有余地,對健康有益。為人處世亦如此,不貪多,少而精,生活的真滋味更加豐富。
(摘自《廣州日報》 郭華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