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行走和兩腿奔跑,是我們區別于其他動物的重要特征。現有的一些證據表明,我們的祖先早在1000多萬年前就已學會直立行走,但學會兩腿奔跑則晚得多。
兩腿奔跑的能力就與跟腱(連接小腿肌肉和腳跟的結締組織)的進化密切相關。現代人的跟腱很長,延伸到小腿的一半以上。當我們跑起來時,它會伸展,先儲存起彈性能量,然后爆發性地釋放出來。這有助于我們在跑步時減少35%的能量消耗。長長的跟腱對于兩腿奔跑尤為重要。所以,當我們判斷人類的祖先有無兩腿奔跑的能力時,只需考察一下他們的跟腱即可。
很遺憾,跟腱很少能留下化石。但科學家通過研究人類和其他11種靈長類動物的跟骨形狀后發現,跟骨后面的一部分大小,與跟腱的長度成比例。他們測量了南方古猿的跟骨,計算出這個物種的跟腱可能已經延伸到了小腿的一半以上,跟現代人已經不相上下。相比之下,不會兩腿奔跑的黑猩猩的跟腱幾乎伸不到腳踝。
這就說明,南方古猿已具備了與兩腿奔跑相適應的肌肉骨骼特征。這樣人類學會奔跑的時間,至少可以追溯至南方古猿生活的約390萬年前。
(據中新社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