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圣莫尼卡工作室制作的《戰神》系列一直是索尼的扛鼎之作。今年,這個經典系列來到了PC平臺。雖說是系列重啟,不過本作的主角并沒有換人,還是大家的老熟人奎托斯。只是這次奎爺不再孤身一人與神魔作戰,而是多了一位同伴——奎爺年輕的兒子阿特柔斯。本作的舞臺也不再是溫暖宜人的奧林匹斯,而是冰天雪地的阿斯加德。奎爺帶著兒子在北歐一路觀光,主要目的是增長見聞和培養父子感情,打怪那都是順便的事。
新作的戰斗系統自然圍繞這對父子兵展開。奎爺一身的肌肉沒有退化,身手依然矯健,手中的巨斧也有了更多變化。除了橫劈豎砍的威風之外,這把巨斧還可以通過投擲劃出一道奪人性命的血色弧線。阿特柔斯則擅使弓箭,他不由玩家直接控制,而是通過奎爺的技能指令從旁協助發動攻擊。弓箭的威力雖然不大,但它的速度與牽制作用正好彌補奎爺的收招硬直。掌握新系統后,玩家就可以通過熟練操作沖殺敵陣,殺個七進七出也毫發無損。




本作剛上市時就以其高質量的畫面作為賣點,現在借助PC硬件的性能,游戲畫面得到進一步提升:無論是被積雪覆蓋的樹木還是被冰凍封住的巖洞都栩栩如生,戰斗時場景的破壞效果非常真實,巨大的BOSS怪物在高清貼圖的渲染之下顯得更具壓迫力。官方推薦的配置要求為英特爾酷睿i5-6600K/AMD銳龍5 2400G級別的4核處理器、英偉達GTX 1060/AMD RX 570顯卡及8GB內存,只是當前入門級甚至過時的游戲PC水平,可見相對于PS4,如今的游戲PC能力其實已經相當強大。如果玩家的顯卡能夠達到英偉達RTX 2060或更高級別,那么還可以打開PC版新增的DLSS與Reflex功能,享受4K分辨率與無鎖幀畫面輸出。此外游戲還支持21∶9超寬屏幕,讓玩家能獲得電影般的視聽體驗。

作為共斗狩獵游戲的代表作,《怪物獵人》系列一直名氣在外。這次介紹的“崛起”是該系列最新一部作品移植到PC平臺的版本。相比于前作《怪物獵人:世界》主打的開放世界,“崛起”回歸傳統,帶給玩家更原汁原味的“怪獵”體驗。
本作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游戲的主村回歸了日式和風風格,日式元素點綴在村落建筑之中,既能讓老玩家備感親切,又能給新玩家帶來充滿幻想的新奇體驗。游戲的背景故事也結合了日式傳說。村外的怪物與魔獸在“百龍夜行”的影響下蠢蠢欲動,玩家需要接受村人的委托向各種不同的怪物發起討伐。本作的游戲地圖包含不同的自然風光,登場魔物除了“怪獵”的經典角色之外,大多為結合日本民間傳說而設計,雖說缺乏一些巨大化的BOSS,但怪物們的多樣性與新鮮度還是有保證的。




游戲的戰斗系統除了保留核心的武器技能之外,還繼承了前代的“翔蟲”系統。在新作中翔蟲的功能被進一步挖掘,玩家除了可以利用它在地圖上像蜘蛛俠一樣快速移動之外,還可以在狩獵時利用收集到的翔蟲進行受身回避或困住獵物,大大增加了狩獵的容錯度。這個新機能如果再搭配玩家自己打造的武器,更是能在后期改變游戲的戰斗節奏,讓玩家打出華麗的連招。此外,本作還追加了一個“百龍夜行”玩法。在這個模式中,玩家需要在村子中布置各種防御工事,以塔防的玩法抵御魔物的一次次沖擊。魔獸們一波比一波強,當然打倒終極魔獸之后的獎勵也非常豐盛。
作為系列的第16款正統作品,“崛起”由于一開始登錄掌機平臺而在畫面上有一定的妥協。移植到PC平臺后,雖然引擎的潛力得到解放,但優化后的畫面效果依然無法達到最頂尖的水平。好在制作方經驗豐富,畫面細節還是很出色的。如果玩家將游戲設置在畫質“中等”并想達到1080P以上的分辨率,游戲官方推薦的硬件要求為英特爾酷睿i5-4460/AMD FX-8300處理器、英偉達GTX 1060/AMD RX 570顯卡、8GB內存以及23GB硬盤空間。



這年頭扮作小動物戰斗的游戲可不少,十二生肖里出場最多的大概當屬老鼠。在這部由Odd Bug工作室開發的《鐵尾傳奇》游戲中,玩家就將化身為鼠國王子。游戲故事起始于一場王位繼承決斗戰,玩家作為候選王子之一,需要在這場決斗中學習游戲的基本操作與玩法。但教程結束之后,迎接玩家的并不是加冕典禮,而是突如其來的蛙族入侵與王國覆滅,身為新鼠王的玩家只得帶領為數不多的幸存者逃離故土,步上自己的復國之路。
面對百廢待興的王國與遍布世界的敵人,玩家必須迅速行動起來,在2D橫版卷軸的地圖上冒險探索,收集復國所需的金幣與資源。強大的敵人把守著各處要道,玩家需要小心應對,找出破綻將其擊破。隨著敵人越來越強大,玩家也需要不斷加強自己,強有力的同伴分布于未知的角落,需要玩家完成任務或支付傭金才能招入麾下。傳奇武器的設計圖與特色料理的菜譜散落于王國各處,需要玩家發動老鼠一般的洞察力尋找并帶回基地制作。當一切準備就緒,玩家便可率領自己的大軍痛擊蛙族,完成復國大業。
作為一款2D動作游戲,本作手繪風格的暗黑風畫面顯得很有特色,無論是主角團的“老鼠”形象還是各類BOSS的動物形態都表現得風格鮮明。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操作手感經過細致調整,動作判定精細,打擊感很好,只是偏硬核的玩法對新手有一定挑戰。相比難度,游戲對電腦硬件的要求則比較友好,最低僅要求主頻2.8GHz的酷睿雙核處理器、顯存2GB的英偉達GTX 660級別顯卡、4GB內存及2GB硬盤空間,推薦配置也只需3.2GHz四核處理器、8GB內存和英偉達GTX960(4GB顯存)。

大過年的怎么能少了合作同樂的游戲呢?由SplitSide Games開發的《終極拉扯》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款游戲的核心玩法并不復雜:兩名玩家控制的小人被拴在了同一根彈力繩上面,兩位玩家必須通力合作才能闖過關卡中的重重障礙到達終點,可謂從玩法層面詮釋了什么叫做“拴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游戲完全模擬現實世界的物理規律,玩家會在游戲世界中自由地滾動、擺蕩與掉落。游戲的關卡設計比較豐富,從簡單的溝渠、樹樁、管道到太空中的小行星帶應有盡有,而前進的一切借力都要依靠兩位玩家之間的那根彈力繩。玩家之間配合默契,再復雜的障礙都不在話下,玩家之間若沒有默契,那么簡單的一根木樁都可能讓人抓狂。胡亂的操作甚至會讓繩子在障礙物上打上死結,讓玩家哭笑不得。
為了體現派對游戲的特性,游戲設計了多種不同的玩法。玩家可以單人闖關挑戰,也可以參加在線競技爭取率先到達終點。好友之間既可以遠程分屏游玩,也可以本地同屏游戲,甚至共用同一個手柄進行合作,在現實中體驗“連在一起”的感覺。只是同伴之間可別因為繩子打了死結而在現實里也打作一團哦。
本作的畫面色彩鮮艷,3D場景經過低模處理,十分簡明,物品也大多可以互動,留給玩家充足的開腦洞空間。游戲的硬件硬件要求是英特爾酷睿i5處理器、英偉達GTX 860M顯卡及4GB內存,似乎是針對筆記本、一體機的配置。不過如果是本地雙人游戲的話,那么最好還是準備一塊大屏幕和稱手的手柄,多人游戲則一定要擁有足夠高速無延遲的網絡才行。

本期的《戰神4》與《終極拉扯》從兩個方向為我們展現了超寬屏幕,也就是所謂“帶魚屏”對玩家的意義,即使沒有特別為超寬屏幕優化,用它來玩《怪物獵人:崛起》這樣的大作也會有更宏大的場景表現,而《鐵尾傳奇》這樣的橫版冒險則會帶來一種全景壁畫式的體驗。隨著面板降價,超寬屏這種顯示器中的“貴族”也將迎來更喜人的報價,正是我們獲得新體驗的好機會。
超寬屏的好處當然就是足夠寬大的視野,除了玩游戲之外,在欣賞大片的時候也是更加震撼的。至于應用上的好處,很多考慮過多屏顯示的玩家應該會很理解,足夠寬的屏幕可以設置成好幾個顯示分區,比如玩模擬駕駛的時候可以分區同時顯示不同角度的畫面,工作的時候則可以分區顯示參考網頁、文本、表格、圖片等,一些專業軟件更是本身就使用多個分區,可以充分利用超寬視野。
我們還可以使用自帶或第三方分區軟件把屏幕顯示區域直接劃分成多個區域,顯示不同的內容或分類不同的桌面圖標。這樣在顯示的時候不會互相影響,真的就像是在使用多個不同的屏幕,而且這“幾個”屏幕之間還完全沒有邊框,畫面更完整、操作更方便。

超寬顯示器的刷新率、色彩等參數與一般顯示器類似,選購原則也類似,例如玩家可以優選高刷新率產品等。不過也有一些參數是有差別的,需要注意,比如它們使用的WFHD、WQHD分辨率,這可以看做是FHD、QHD標準的超寬(Wide)版,而且縱向像素數相同,而橫向像素數實際上提升了一個檔次,表現更好。但要注意的是,分辨率更高,顯示面積可不一定更大,因為顯示器的標識尺寸為對角線長度,長寬比越大,對角線的相對長度越大,實際面積越小。這也是為什么超寬屏顯示器基本上都是29/30英寸起步,因為它的實際顯示面積恰好可以和目前主流的27英寸的16∶9顯示器類似,才能滿足中端用戶的需求。
另外,筆者強烈建議在實際選擇的時候優先考慮曲面屏,大于等于34英寸的更是一定要曲面屏。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屏幕太寬的情況下,視線與最邊緣的像素已經有了很大的角度,很可能出現色彩偏差;第二則是長條狀的顯示器非常占用空間,而將它彎過來就可以在左右方向上減少空間占用,更適合一般的辦公和家庭電腦桌。
目前還出現了更夸張的32∶9等超超寬比例的顯示器,這些產品筆者就暫不推薦了,首先是價格仍然普遍較為昂貴,其次是它在桌面占用、實際可視面積等方面的劣勢比21∶9顯示器更明顯,相對于帶來的好處,這些代價真的有點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