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婷
作為“生態功能區”,昆崳山保護區遵循市委、市政府對保護區“嚴格保護,特色發展”的工作要求,保持戰略定力,聚焦生態保護主責主業,在生態昆崳山、和諧昆崳山、潔凈昆崳山、精致昆崳山、品位昆崳山建設上全面發力,全力創建全國一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實行最嚴格的保護,持續鞏固提升生態保護水平。昆崳山從歷史走到今天,森林生態系統得到完好保護,近年來科學考察新記錄野生物種289種,物種數量達到2523種。在同緯度地區,昆崳山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種類、森林生態系統完好程度具有突出優勢。昆崳山保護區生態保護和特色發展的工作典型經驗被省政府新聞發布會專題推介,被在煙臺召開的第22屆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大會向全國推介。昆崳山保護區倍加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保護成果,重點抓好森林防火、松材線蟲病防控、生態修復3項工作,確保持續實現“零火災”目標,嚴防嚴控松材線蟲病疫情蔓延,不斷進行生態修復,持續實施最嚴格保護,確保昆崳山生態安全,為全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態產品,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生態支撐和環境貢獻。
建設科研科普體系,持續突破提升科研科普水平。近兩年來,昆崳山保護區按照全國一流標準,加快規劃建設昆崳山自然中心、自然驛站、自然山房、科普路徑、馬恩沛蝴蝶館等生態科普工程,構建集科學研究、交流合作、自然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科研科普體系,為全社會提供一流的自然教育場所,目前已初見成效。持續舉辦“無痕山林種子講師”“自然體驗師”教育培訓班,開展野外觀鳥、植物認知、自然探尋等研學活動,與國內一流的自然教育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把昆崳山打造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自然教育基地。保護區充分利用與中國林科院合作建設的昆崳山森林生態定位研究站這一國家級平臺,積極發揮沈國舫院士、李玉院士領銜的昆崳山保護區專家組指導作用,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斷提升行業內知名度和影響力。目前正在有序推進菌類、草本植物、鳥類、昆蟲自然資源本底調查工作,全面摸清家底,為未來更好的保護打下基礎。
改善旅游服務設施,持續突破提升生態旅游發展水平。以游客思維審視生態旅游發展,重點解決有風景、少風情的問題,不斷完善景區交通和休閑服務設施,這兩年先后建立了獨具昆崳山特色的山地衛生間、云屏書屋、觀光車站、瞭望臺、沿途休閑設施等一系列旅游設施,努力把昆崳山建設得更具風情、更有魅力,為全社會提供更好的休閑度假體驗。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持續聘用高水平的設計團隊,精心設計、把控,力求昆崳山的每一個小項目都是從昆崳山長出來的,都具有昆崳山特色;堅持從細節入手,用工匠精神去砌一道墻、修一段路、美化一處空間,相信凡能真正用心,必有動人之處,從一點一滴做起,一直堅持,時間自有深情。目前正在推進昆崳山革命陳列館改造提升和云屏公園、觀景平臺建設,對標奧地利全景之路標準改造九龍池景區,營造具有昆崳山特色的魅力和風情。
昆崳山保護區將時刻牢記主責主業,錨定“走在前、開新局”的要求,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堅持扎實做小事的理念,把小事做到位,做出品位,按照給昆崳山留下作品、留下遺產的標準,將每一個小項目都做成精品、做出神韻,全力創建全國一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把昆崳山這張煙臺的“綠色名片”擦得更亮,以特色發展為煙臺爭光添彩,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昆崳山力量。